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85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已被大量地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设置背光模组来提供其所需要的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效果。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时,主要依靠遮光胶带将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粘合在一起。然而,现业界使用的遮光胶带多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胶带,其下表面与背光模组的胶框向粘合,其上表面与液晶显示模组的下偏光片相粘合。因此,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当液晶显示模组在进行信赖性测试时,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会产生膨胀及收缩,引起气压变化,如此将造成光学膜片产生褶皱,从而产生发光不均的现象,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的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对贴形成了至少一个透气部,该透气部将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当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空气在膨胀及收缩时,该空间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从而减少了上增亮膜发生褶皱的问题,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以及至少一个透气部;

所述第一遮光胶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

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与各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所述透气部。

优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增亮膜,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下偏光片,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四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上增亮膜。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非粘性区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非粘性区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

所述透气部为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三表面的通孔。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上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上分别设置有透气材料部件,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

所述透气部为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

优选地,其中:

所述透气材料部件为透气泡棉。

优选地,其中:

所述透气部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三表面基材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范围为:大于等于1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10平方毫米。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遮光胶带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相互贴合成为矩形框状,包括相互连接的四条侧边。

优选地,其中:

两条相邻所述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气部。

优选地,其中:

位于一条侧边上的透气部分别与位于相对的另一条侧边上的透气部在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其中:

位于同一侧边上的多个透气部等间距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其中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粘性层和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第二遮光胶带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粘性层和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二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下偏光片,第二遮光胶带的第四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上增亮膜,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遮光胶带的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透气部。对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进行高低温测试时,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将通过透气部与外界保持相通,当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空气在膨胀及收缩时,该空间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从而减少了上增亮膜发生褶皱的问题,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现象。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相互贴合形成的透气部可以是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平行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三表面的通孔,以确保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透气部还可以是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当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构成本申请中的透气部时,既可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又能够有效防止粉尘等异物进入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贴合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的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二遮光胶带的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分别贴附于下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气部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实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个透气部的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个透气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六个透气部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9为在遮光胶带上特定位置贴附屏蔽胶带的示意图;

图10为将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对贴的示意图;

图11为利用裁切模具进行裁切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贴合后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遮光胶带10、第二遮光胶带20以及至少一个透气部30。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的构成示意图,所述第一遮光胶带10包括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上均设置有粘性层13,且所述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14;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第二遮光胶带的构成示意图,所述第二遮光胶带20包括第三表面21和第四表面22,所述第三表面21和所述第四表面22上均设置有粘性层23,且所述第三表面2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24。

所述第一遮光胶带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20的所述第三表面21相互贴合,且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14与各所述第二非粘性区24一一对应,形成所述至少一个透气部30,参见图1。

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40,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增亮膜50,参见图4,所述第一遮光胶带10的所述第二表面12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下偏光片40,所述第二遮光胶带20的所述第四表面22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上增亮膜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遮光胶带10和第二遮光胶带20对贴,由于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14,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24,当将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对贴时,位于第一遮光胶带10第一表面11上的各第一非粘性区14与位于第二遮光胶带20第三表面21上的各第二非粘性区24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透气部30。当将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二表面12粘贴到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40,将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四表面22粘贴到背光模组的上增亮膜50时,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将通过上述至少一个透气部30与外界保持相通,当对显示装置进行高低温测试时,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气压将与外界气压相等,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上增亮膜50发生褶皱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的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非粘性区14在第一遮光胶带10第一表面11上的厚度小于该第一表面1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1,第二非粘性区24在第二遮光胶带20第三表面21上的厚度小于该第三表面2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2,此种情况下,本申请中的透气部30为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遮光胶带10上的第一非粘性区14和第二遮光胶带20上的第二非粘性区24组成的平行于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和/或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的通孔,参见图1和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分别贴附于下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上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方案中,将本申请中的透气部30设为平行于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和/或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的通孔,这样就使得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该通孔与外界相通,无论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温度发生何种变化,该空间中的气压总与外界的气压保持相同,从而有效避免了上增亮膜50发生褶皱的现象发生,从而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的现象。

本申请中的透气部30除采用通孔的方式实现外,还可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实现,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气部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实现的结构示意图。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的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的第一非粘性区14上和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的第二非粘性区24上分别设置有透气材料部件,所述第一非粘性区1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所述第一表面11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1,所述第二非粘性区2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所述第三表面21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表面2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2,透气部30为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

上述方案中,当第一非粘性区1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第一表面11上的厚度小于第一表面1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1时,和/或第二非粘性区2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第三表面21上的厚度小于第三表面2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2时,透气部30由位于第一表面11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和位于第二表面12上的透气材料部件组成,此时,一一对应的位于第一表面11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和位于第二表面12上的透气材料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透气部30的此种构成同样能够确保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也就是能够保证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相同。

上述方案中,当将当第一非粘性区1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第一表面11上的厚度等于第一表面1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1时,且第二非粘性区24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在第三表面21上的厚度等于第三表面21上的粘性层的厚度d2时,透气部30由位于第一表面11上的透气材料部件和位于第二表面12上的透气材料部件组成,且一一对应的位于第一表面11上的透气材料部件与位于第三表面21上的透气材料部件之间没有空隙,在实际应用时,透气部30采用两个完全贴合的透气材料部件的形式组成,一方面能够通过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实现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另一方面,两个完全贴合的透气材料部件还能有效阻止灰尘落入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有效避免了由于灰尘的落入导致的显示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发生。

本申请中,当将透气部30设置为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14和第二非粘性区24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时,透气材料部件可选用透气泡棉实现。

本申请中,透气部30在第一表面11和/或第三表面21基材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范围为:大于等于1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10平方毫米。进一步地,为保证透气部30的面积不会过小二无法达到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的效果,并避免透气部30面积过大出现水汽、灰尘进入显示装置的现象,具体可将透气部30在第一表面11和/或第三表面21基材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设为1平方毫米、2平方毫米、3平方毫米、4平方毫米、5平方毫米、6平方毫米、7平方毫米、8平方毫米、9平方毫米、10平方毫米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透气部3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个数,在此不作限制。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个透气部的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设有两个透气部30,第一遮光胶带10与第二遮光胶带20相互贴合成为矩形框状,包括相互连接的四条侧边,两个透气部30分别设置在两条相邻的侧边上。如此设置,有利于空气流通,能够保证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

可选地,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个透气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设置有两个透气部30,第一遮光胶带10与第二遮光胶带20相互贴合成为矩形框状,包括相互连接的四条侧边,两个透气部30分别位于相对的两条侧边上,且位于一条侧边上的透气部30与位于相对的另一条侧边上的透气部30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将更有利于空气流通,可以更好地保证下偏光片40和上增亮膜5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从而更好地解决上增光片发生褶皱的问题,消除显示装置发光不均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

图中示出的两个透气部30的形状完全相同,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两个透气部30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且可以设置多对一一对应、相对设置的透气部30。可选地,请参考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六个透气部的实现方式示意图,包括六个透气部30,第一遮光胶带10和第二遮光胶带20相互贴合成为矩形框状,包括相互连接的四条侧边,六个透气部30中的三个位于同一个侧边上且等间距设置,另外三个位于相对的另一条侧边上等间距设置且与相对侧边上的透气部30一一对应。如此设置,将更便于透气部30的加工,同时,将位于同一侧边上的透气部30等间距设置,可以更均匀地保持气压与外界相通,从而更好地解决上增亮膜50发生褶皱的问题。图中示出的六个透气部30的形状完全相同,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六个透气部30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

本申请中的透气部可采用通孔的形式实现,参见图6和图7,也可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的形式实现,参见图8。

本申请中,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分别位于第一遮光胶带10的基材15的两个表面,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和第四表面22分别位于第二遮光胶带20的基材25的两个表面。

本申请中,第一遮光胶带10的基材15和第二遮光胶带的基材25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该基材较为柔软,不容易断裂。当然那,基材15和基材25还可以为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膜(BOPP)等等,基材的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以下提供一种本申请显示装置的生产及应用实施例。

第一步、在涂胶之前,在第一遮光胶带10的基材15的第一表面11的特定位置上贴附一条屏蔽胶带,同理在在第二遮光胶带20的基材25的第三表面21的特定位置上贴附一条屏蔽胶带70,参见图9,图9为在遮光胶带上特定位置贴附屏蔽胶带的示意图;

第二步、在第一遮光胶带10基材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遮光胶带20基材的第三表面21进行涂胶;

第三步、涂胶完成后,将第一遮光胶带10第一表面11和第二遮光胶带20第三表面21上的屏蔽胶带70撕除,此时,屏蔽胶带70所在位置下方将无粘着剂,如此此位置将无粘性,且厚度比其他有粘性位置要小,即在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形成了第一非粘性区14,在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形成了第二非粘性区24;

第四步、将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三表面21相互贴合,且将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了至少一个透气部30,参见图10,图10为将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对贴的示意图;

第五步、在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二表面12和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四表面22进行涂胶处理;

第六步、按照设计要求,利用裁切模具60进行定位裁切,参见图11,图11为利用裁切模具进行裁切的过程示意图,形成特定大小的二合一遮光胶带;

第七步、在使用时,将第一遮光胶带10的第二表面12的粘性层粘结于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40上,将第二遮光胶带20的第四表面22的粘性层粘结于背光模组的上增亮膜50上。

采用上述方式时,第一遮光胶带10和第二遮光胶带20之间形成了至少一个透气部30,该透气部30为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14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24组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或所述第三表面21的通孔。

当然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将上述第一步中的屏蔽胶带70替换为透气材料,且将透气材料的厚度设计得小于等于涂胶的厚度,这样,透气部30将变为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14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24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其中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粘性层和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第二遮光胶带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粘性层和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二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下偏光片,第二遮光胶带的第四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上增亮膜,第一遮光胶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遮光胶带的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透气部。对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进行高低温测试时,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将通过透气部与外界保持相通,当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空气在膨胀及收缩时,该空间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从而减少了上增亮膜发生褶皱的问题,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现象。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相互贴合形成的透气部可以是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平行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三表面的通孔,以确保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透气部还可以是由一一对应的第一非粘性区和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透气材料部件组合,当采用透气材料部件组合构成本申请中的透气部时,既可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又能够有效防止粉尘等异物进入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