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旋槽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491发布日期:2018-09-18 22:0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螺旋槽的光缆,属通信光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信息通信领域,光缆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信息通信建设的基础材料。目前光缆的敷设存有空中架线和地下管道埋线的两种方式。其中通过地下管道埋线时,若光缆的长度在500m可通过贯穿引导绳牵引的方式进行快速敷设;而对于长距离的光缆,用上述方法进行敷设就较为复杂,需进行分段开井口施工,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施工周期都会增大,影响线路开通和运营。目前运营商为了减少投入大量采用高压气吹的方式进行敷设,施工方式快捷、成本更低。但由于现有的普通光缆结构等原因的限制,使用高压气吹方式对其进行敷设时,其存有敷设距离短和需要较大的气压才能完成敷设,经常造成光缆管道爆裂的问题;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光缆,以便于其气吹敷设,进而解决现有光缆敷设时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更适合气吹敷设的,以解决采用气吹方式敷设现有光缆时存有的敷设距离短和易造成光缆管道爆裂等系列问题的带螺旋槽的光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螺旋槽的光缆,它由护套层、防护层、中心加强件和松套管构成;护套层中心设置有中心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护套层的内层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与中心加强件之间均布有松套管;护套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槽。

所述的螺旋槽的个数为6-8个,螺旋槽的截面呈“U”形或梯形。

所述的螺旋槽的深度为0.5-1mm。

所述的各螺旋槽内间隔状设置有挡风凸起,同一螺旋槽内的挡风凸起呈交错状设置;不同螺旋槽内的挡风凸起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的防护层由铝带纵包而成,铝带的接口部分相互搭接在一起。

所述的中心加强件由加强钢丝构成或由加强钢丝外包裹塑料加强层构成。

所述的松套管由光纤套管和光纤构成;光纤套管内呈规则状安装有多个光纤;各光纤与光纤套管内部空间内填充有专用防护纤膏。

所述的松套管与防护层之间填充有防护阻水型油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带螺旋槽的光缆,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了在护套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槽的结构设计,采用该种设计后,当采用气吹方式敷设该光缆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气流可沿着螺旋槽向前推送该光缆,即增加了气流与光缆的接触面积,又使光缆在周向上均匀受力,使其推送光缆的力量更为集中,如此即可解决现有光缆存有的敷设距离短和易造成光缆管道爆裂的问题,满足了现场施工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槽的截面呈“梯”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槽设置有挡风凸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层,2、防护层,3、螺旋槽,4、挡风凸起,5、加强钢丝,6、塑料加强层,7、光纤套管,8、光纤,9、专用防护纤膏,10、防护阻水型油膏。

具体实施方式

该带螺旋槽的光缆由护套层1、防护层2、中心加强件和松套管构成;护套层1中心设置有中心加强件。

中心加强件由加强钢丝5构成或由加强钢丝5外包裹塑料加强层6构成。设置中心加强件的目的在于:加强光缆的强度;尤其是加强钢丝5外包裹塑料加强层6时,该光缆具备钢丝和塑料的双重特性,即具备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又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如此即保证了该光缆既能弯曲盘绕呈卷便于输送;又能保证其在气吹敷设过程中,不至于发生晃动摆动的问题。

护套层1的内层设置有防护层2;防护层2由铝带纵包而成,铝带的接口部分相互搭接在一起。设置防护层2的目的在于:一是利用金属带的屏蔽性能,增强其通信效果;二是增强其防护性能,避免了护套层1受到破坏后,损伤松套管问题的发生。

防护层2与中心加强件之间均布有松套管;松套管由光纤套管7和光纤8构成;光纤套管7内呈规则状安装有多个光纤8。

各光纤8与光纤套管7内部空间内填充有专用防护纤膏9。松套管与防护层2之间填充有防护阻水型油膏10。设置专用防护纤膏9的目的可使光纤8在光纤套管7内和松套管与防护层2内均处于自由的低应力状态,最大限度的降低光缆的微弯曲损耗,进而保证光纤8稳定的数据传输;设置防护阻水型油膏10的目的可防止空气中的潮气和水分对光缆的侵蚀,也可以缓解外界对光缆的震动、冲击和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护套层1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槽3。螺旋槽3的个数6-8个,螺旋槽3的个数需根据光缆直径选定。

螺旋槽3的深度为0.5-1mm,螺旋槽3的宽度为该光缆直径的十分之一时,其即不影响护套层1的强度,又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敷设效果。

设置螺旋槽3的目的在于:当该光缆采用高压气吹的方式进行敷设时,高压气流作用在该光缆的表面时,气流将沿着螺旋槽3冲击该光缆,从而在圆周面上冲击该光缆,增加其前行力度,使其在同样的施工条件下,能够敷设得更远,需要的气压更小,进而解决了现有光缆采用高压气吹方式敷设时,存有的敷设距离短和易造成光缆管道爆裂的问题。

螺旋槽3的截面呈“U”形(参见说明书附图1)或梯形(参见说明书附图2)。当螺旋槽3的截面呈梯形时,气流沿着该螺旋槽3流动时,会对“梯形”的等腰部分进行冲击,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其前行力度,相对于呈“U”形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可在各螺旋槽3内间隔状设置有挡风凸起4。设置挡风凸起4的目的在于:以使气流沿着螺旋槽3流动时,能够直接作用于挡风凸起4上,使其通过挡风凸起4增加其推动该光缆的推动力。

同一螺旋槽3内的挡风凸起4呈交错状设置;不同螺旋槽3内的挡风凸起4相互错开设置,将该挡风凸起4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使气流能够顺利在螺旋槽3内流动,避免挡风凸起4堵塞螺旋槽3问题的发生;二是使该光缆的表面均匀受力,避免了各挡风凸起4在同一圆面时,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

该带螺旋槽的光缆,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现有光缆存有的敷设距离短和易造成光缆管道爆裂的问题,满足了现场施工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