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144发布日期:2019-05-03 19:2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TFT-LCD中具有用于向该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背光模组中包括多片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在显示装置使用、测试或运输等状态下,部分光学膜片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褶皱,导致显示图像出现牛顿环、摩尔纹等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背光模组、显示装置,能够减小部分光学膜片发生相对位移的几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光层、第一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的多个第一微棱镜和多个第二微棱镜;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位于所述导光层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位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微棱镜与所述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导光层的出光面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层还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之间;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相连接,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底为粘结层或者透明树脂薄膜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所述第三衬底和第四衬底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之间;所述第三衬底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相连接;所述第四衬底靠近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直接接触,且为一体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棱镜上,在与所述第二微棱镜交叉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微棱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第二微棱镜上,在与所述第一微棱镜交叉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微棱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棱镜为三棱柱,所述第一微棱镜的底面与所述导光层相接触;所述第一微棱镜的两个侧面的夹角为60°~120°;所述第二微棱镜为三棱柱,所述第二微棱镜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衬底相接触;所述第二微棱镜的两个侧面的夹角为60°~120°。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棱镜的两个侧面通过圆弧面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微棱镜的两个侧面通过圆弧面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上的抗吸附层;所述抗吸附层具有多个凹槽和凸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上的多个网点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层的厚度为250μm~600μ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中的第一衬底靠近所述阵列基板,导光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盒基板一侧的第二反射层;在背光模组中未设置第一反射层的情况下,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对盒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中的第一衬底靠近所述对盒基板,导光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微棱镜上,在与第二微棱镜交叉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微棱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小于沿竖第二方向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或者,在第二微棱镜上,在与第一微棱镜交叉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微棱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大于沿竖第二方向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视角在0°至±30°之间;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的微棱镜的高度之比S为:0<S≤1/5;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的微棱镜的高度的方向一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视角在0°至±60°之间;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的微棱镜的高度之比S为:0<S≤3/5;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的微棱镜的高度的方向一致。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导光层的出光面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的多个第一微棱镜;在第一衬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延伸方向均与第二方向平行的多个第二微棱镜;将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一微棱镜与所述第二微棱镜直接接触,并通过固化工艺,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为一体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远离导光层的一侧表面,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粘接的第二衬底;将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粘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远离导光层的一侧表面,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粘接的第四衬底;在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粘接的第三衬底;将所述第四衬底基板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三衬底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粘接。

由上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第一微棱镜与第二微棱镜固定连接。此外,第一微棱镜的底面与导光层的出光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且第二微棱镜的底面与第一衬底靠近导光层的一侧表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在此情况下,复合层中相邻部件彼此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复合层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相对固定。这样一来,对于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而言,在使用、测试或运输等状态下,复合层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很小,从而能够减小复合层产生褶皱,导致显示图像出现牛顿环、摩尔纹等不良现象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微棱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第一微棱镜和第二微棱镜相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对应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背光模组;02-复合层;03-显示面板;10-导光层;100-网点结构;11-第一微棱镜;20-第一衬底;21-第二微棱镜;22-第二衬底;23-第三衬底;24-第四衬底;30-光源;40-抗吸附层;41-第一反射层;42-第二反射层;50-散射层;300-阵列基板;301-对盒基板;1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如图1所示的复合层02,该复合层02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光层10和第一衬底20。

此外,上述复合层02如图1所示,还包括位于导光层10与第一衬底20之间的多个第一微棱镜11和多个第二微棱镜21。

多个第一微棱镜11位于导光层10靠近第一衬底20的一侧表面上,即该导光层10的出光面上,并且上述多个第一微棱镜1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H平行。

多个第二微棱镜21位于第一衬底20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并且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二方向V平行。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导光层10的出光面上采用构图工艺,形成上述多个第一微棱镜11,从而使得第一微棱镜11的底面与导光层10的出光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

构成上述导光层10的材料可以为使得光源30入射至导光层10的光线,能够在其内部发生全反射的透明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该导光层10可以为材质较硬的板材结构或者材质较软的膜材结构,本身对此不做限定。

同理,可以在第一衬底20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采用构图工艺,形成上述多个第二微棱镜21,从而使得第二微棱镜21的底面与第一衬底20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

构成上述第一衬底2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树脂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向H和第二方向V所在的平面与导光层10的出光面平行。导光层10的出光面是指,导光层10内部的光线由导光层10出射的表面。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H可以为与显示面板的水平视角相对应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V可以为与显示面板的垂直视角相对应的纵向。

此外,上述构图工艺,可以为光刻(Mask)工艺、喷墨打印工艺或者滚涂转印工艺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上述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的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的工艺。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形成的结构选择相应的构图工艺。

如图2所示,上述背光模组01还包括光源30,该光源30设置于导光层10的至少一个侧面,以下将导光层10设置有光源30的侧面称为导光层10的入光面。

光源30发出的光束呈锥形(锥角为120°左右)。在此情况下,该光源30入射至导光层10内部的光线中,一部分光线沿第一方向H传播,而另一部分光线沿第二方向V传播。其中,第一方向H与导光层10的入光面垂直,第二方向V与导光层10的入光面平行。

此外,如图2所示,上述复合层02还包括设置于该导光层10的非出光面上的多个网点结构100。该导光层10的非出光面与导光层10的出光面相对设置。

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导光层10内部沿第一方向H传输的光线,能够在导光层10中发生全反射,当沿第一方向H传输的光线照射到上述网点结构100时,该网点结构100能够破坏该光线在导光层10中的全反射,从而使得该光线由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而未入射至网点结构100的光线会继续在导光层10内发生全反射。

基于此,导光层10中沿第一方向H传输的光线,在上述网点结构100的作用下,由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后,入射至第二微棱镜21,该第二微棱镜21能够对入射光进行汇聚,使得由第二微棱镜2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提高该范围内光线的亮度。因此,多个第二微棱镜2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一方向H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微棱镜21为三棱柱。如图1或2所示,第二微棱镜21的底面与第一衬底20相接触。该第二微棱镜21的两个侧面的夹角,以下简称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为60°~120°。当上述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小于60°或大于120°时,由第二微棱镜2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α太大,从而使得显示装置的水平视角(与第一方向H对应)太大,导致显示装置边缘发出的显示光线无法被人眼接收,而造成光线的浪费。

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而言,其水平视角要求较小。在此情况下,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可以选择90°。此时,由第二微棱镜2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α可以控制在±30°左右,使得水平视角具有较高的亮度。

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大的显示装置,例如平板电视而言,其水平视角要求较大。在此情况下,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可以选择60°或120°,从而能够在使得显示装置边缘发出的显示光线能够被人眼接收的同时,增大显示装置水平视角,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导光层10中沿第二方向V传输的光线,不会在导光层10中发生全反射,且沿第二方向V传输的光线入射到导光层10的出光面时的入射角较小,从而使得沿第二方向V传输的光线中的大部分能够由该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

如图3所示,导光层10中沿第二方向V传输的光线由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后,入射至第一微棱镜11,该第一微棱镜11能够对入射光进行汇聚,使得由第一微棱镜1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β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提高该范围内光线的亮度。因此,多个第一微棱镜1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二方向V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微棱镜11为三棱柱。如图3所示,该第一微棱镜11的底面与导光层10相接触。第一微棱镜11的两个侧面的夹角,以下简称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为60°~120°。当上述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小于60°或大于120°时,由第一微棱镜1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β太大,从而使得显示装置的垂直视角(与第二方向V对应)太大,导致显示装置边缘发出的显示光线无法被人眼接收,而造成光线的浪费。

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平板电视而言,其垂直视角要求较小。在此情况下,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可以选择90°。此时,由第一微棱镜11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β可以控制在±30°左右,从而使得垂直视角具有较高的亮度。

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大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而言,其垂直视角要求较大。在此情况下,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可以选择60°或120°,从而能够在使得显示装置边缘发出的显示光线能够被人眼接收的同时,增大显示装置垂直视角,提高显示效果。

由上述可知,通过对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和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进行设置,可以使得显示装置在其中一个视角,例如水平视角(或垂直视角)具有较大的亮度,在另一个视角,例如垂直视角(或水平视角)获得较大的视角范围。

此外,当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γ1一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垂直视角的视角范围,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微棱镜11的两个侧面通过圆弧面相连接。

同理,当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γ2一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水平视角的视角范围,第二微棱镜21的两个侧面也可以通过圆弧面相连接。

在此基础上,上述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固定连接。由上述可知,第一微棱镜11的底面与导光层10的出光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且第二微棱镜21的底面与第一衬底20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相接触,且固定连接。在此情况下,复合层02中相邻部件彼此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复合层02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相对固定。这样一来,对于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而言,在使用、测试或运输等状态下,复合层02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很小,从而能够减小复合层02产生褶皱,导致显示图像出现牛顿环、摩尔纹等不良现象的几率。

此外,由上述可知,复合层02中的导光层10能够将光源30发出的光线由该导光层10的出光面导出。且复合层02中的第一微棱镜11和第二微棱镜21可以分别对导光层10导出的中第二方向V和第一方向H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从而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

基于此,具有上述复合层02的背光模组01中无需再设置上导光板、上、下棱镜以及扩散片等结构。此外,在复合层02中的导光层10采用材质较软的树脂材料构成时,该导光层10可以为导光膜。在此情况下,导光层10的厚度可以为200μm。此时,上述复合层02的厚度为250μm~600μm。当复合层02的厚度小于250μm时,对制作工艺精度的要求较高,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当复合层02的厚度大于600μm时,会使得背光模组01的厚度太大,从而不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超薄化设计。

以下对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复合层02还包括第二衬底22。

该第二衬底22位于多个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之间。

该第二衬底22靠近第一衬底20的一侧表面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相连接,第二衬底22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与多个第一微棱镜11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衬底22可以为一层粘结层,以将第一微棱镜11的顶部与第二微棱镜21的顶端相粘结。

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衬底22还可以为透明的树脂薄膜层。

在此情况下,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先制作具有多个第一微棱镜11的导光层10,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第一衬底20。然后,将第二衬底22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下表面)涂覆胶层,并与第一微棱镜11的顶部相粘接。接下来,在第二衬底22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表面)涂覆胶层,然后将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顶部粘接于第二衬底22上。这样一来,第二衬底22的上、下表面能够分别为第二微棱镜21和第一微棱镜11提供较大的粘接面积,从而能够降低上述粘接工艺的难度。

或者,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固定连接的方式又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复合层02还包括层叠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三衬底23和第四衬底24。

第三衬底23和第四衬底24位于多个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之间。

第三衬底23靠近第一衬底20的一侧表面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相连接。

第四衬底24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与多个第一微棱镜11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衬底23、第二衬底24可以为透明的树脂薄膜层。基于此,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先制作具有多个第一微棱镜11的导光层10,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第一衬底20。

然后,将第四衬底24靠近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下表面)涂覆胶层,并与第一微棱镜11的顶部相粘接。接下来,在第三衬底23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表面)涂覆胶层,然后将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顶部粘接于第三衬底23上。这样一来,第三衬底23的上表面、第四衬底24下表面能够分别为第二微棱镜21和第一微棱镜11提供较大的粘接面积,从而能够降低上述粘接工艺的难度。

或者,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固定连接的方式再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3所示,多个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直接接触,且为一体结构。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半固化工艺在导光层10上形成第一微棱镜11,以及在第一衬底20上形成第二微棱镜21。接下来,再通过全固化相接触的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连接在一起。

上述固化工艺可以为热固化或者光固化,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此,经过半固化的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直接接触时,如果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的硬度不同,那么如图7所示,质地脚软的微棱镜,例如第一微棱镜11上,会形成凹槽110,而质地较硬的微棱镜,例如第二微棱镜21的一部分会位于上述与凹槽110内,且与该凹槽110的内壁相接触。

由上述可知,第二微棱镜2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一方向H(水平方向)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此外,对于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而言,由于水平尺寸较小,因此对水平方向的光线进行汇聚,更容易提升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

在此情况下,第一微棱镜11在与第二微棱镜21交叉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凹槽110,该第二微棱镜21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10内。这样一来,如图2所示,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形状能够完整的保留,从而使得第二微棱镜21在水平方向上,对光线的汇聚效果不受影响。

同理,由上述可知,第一微棱镜1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二方向V(纵向)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此外,对于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平板电视而言,由于纵向尺寸较小,因此对纵向方向的光线进行汇聚,更容易提升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

在此情况下,第二微棱镜21上,在与第一微棱镜11交叉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凹槽110,该第一微棱镜11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10内。这样一来,如图3所示,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形状能够完整的保留,从而使得第一微棱镜11在纵向,对光线的汇聚效果不受影响。

此外,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面积越大,对光线的散射效果越好,显示装置具有的视角越大。例如当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直接接触时,显示装置具有0°的视角。而当如图7所示,在一微棱镜,例如在第一微棱镜11上设置凹槽110,且增加凹槽110的深度H1时,会使得第二微棱镜21位于凹槽110中的部分越多,从而增加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面积,达到增大显示装置视角的目的。

在此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中心亮度要求较高的显示装置,例如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小的手机而言,手机需要的视角较小,即视角需求通常在0°至±30°之间,凹槽110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110的微棱镜(例如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之比S=H1:H2;S的取值范围为0<S≤1/5。

当上述凹槽110的深度H1占据设置有该凹槽110的微棱镜,例如上述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1/5时,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深度为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1/5。此时,手机的视角可以达到±30°。

当进一步减小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深度,以使得凹槽110高度H1小于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1/5时,手机的视角可以达到±10°。

其中,凹槽110的深度方向与微棱镜的高度方向一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中心亮度要求较低的显示装置,例如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小的平板电视而言,平板电视需要的视角较较大,即视角需求水平0°至±60°之间,凹槽110的深度与具有该凹槽110的微棱镜(例如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之比S=H1:H2;S的取值范围为0<S≤3/5。

当上述凹槽110的深度H1占据设置有该凹槽110的微棱镜,例如上述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3/5时,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深度为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3/5。此时,平板电视的视角可以达到±60°。

当进一步减小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接触深度,以使得凹槽110高度H1小于第一微棱镜11高度H2的3/5时,平板电视的视角可以达到±10°。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还包括与该复合层02的出光面相接触的其他薄膜层,例如,当其他薄膜层为偏光片时,为了避免该偏光片吸附于复合层02的出光面,导致偏光片产生褶皱。如图8所示,上述复合层0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20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的抗吸附层40。该抗吸附层40具有多个凹槽和凸起,以提高复合层02出光面的粗糙度。这样一来,抗吸附层40上的凹槽内可以容纳空气,从而能够达到降低复合层02的出光面与上述偏光片或其他薄膜层之间的吸附力。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如图8所示,该背光模组01还包括第一反射层41,该第一反射层41设置于导光层10的远离第一衬底20的一侧。通过第一反射层41,可以将有导光层10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再次发射至导光层10,从而减小光线的损耗。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图9或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03以及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01。该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01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

上述显示装置按照该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01的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后置背光型显示装置和前置背光型显示装置。以下对上述两种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该显示装置为后置背光型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03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300和对盒基板301。该阵列基板300和对盒基板301之间设置有液晶层。当该对盒基板301包括彩膜基板时,该对盒基板301可以为彩膜基板。

此外,上述背光模组01位于阵列基板300远离对盒基板301的一侧。

该背光模组01中的第一衬底20靠近阵列基板300,导光层10远离阵列基板300。

由图9可以看出,光源30如设置导光层10中的光线由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并在第一微棱镜11和第二微棱镜21的聚光作用下,入射至显示面板03中的阵列基板300,并经过液晶层和对盒基板301后出射,以实现画面显示。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过的前置背光型显示装置,如图10或图11所示,显示面板03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300和对盒基板301,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300远离对盒基板301一侧的第二反射层42。

在上述背光模组01中未设置第一反射层41的情况下,该背光模组01位于对盒基板301远离阵列基板300的一侧。此外,背光模组01中的第一衬底20靠近对盒基板301,导光层10远离阵列基板。

如图10所示,光源30如设置导光层10中的光线由导光层10的出光面出射,并在第一微棱镜11和第二微棱镜21的聚光作用下,入射至显示面板03中的对盒基板301,然后经过液晶层和阵列基板300后如设置第二反射层42。接下来,在第二反射层42的反射作用下,光线再次经过显示面板03、背光模组01后进行显示。

为了使得显示面板03的各处都能够均匀的接收到背光模组01发出的光线,如图10所示,可背光模组0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20远离导光层10一侧的散射层50。该散射层50能够对如设置至显示面板03的光线进行散射。

或者,还可以如图11所示,将上述散射层50去除,同时增加位于第一衬底20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上的抗吸附层40的粗糙度,以通过抗吸附层40实现对入射至显示面板03的光线进行散射。

由上述可知,后置背光型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对入射至显示面板03的光线进行散射的结构,因此会减弱第一微棱镜11和第二微棱镜21对光线的汇聚效果。因此后置背光型显示装置可以用于制备在弱光环境下,例如液晶使用的显示装置,例如具有显示功能的手表等,这些显示装置对显示画质效果的要求较低,在微弱环境光下,能够显示出有效信息,例如时间或日期即可。

此外,由上述可知,由于第二微棱镜2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一方向H(水平方向)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因此为了使得第二微棱镜21在水平方向上,对光线的汇聚效果不受影响,第一微棱镜11在与第二微棱镜21交叉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凹槽110,该第二微棱镜21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10内,以使得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形状能够完整的保留。

基于此,对于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而言,由于水平尺寸较小,因此对水平方向的光线进行汇聚,更容易提升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所以上述保留第二微棱镜21的顶角形状的设置方式更适用于水平尺寸相对于纵向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即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沿第一方向H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小于沿竖第二方向V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

或者,由上述可知,第一微棱镜11能够对导光层10出射的沿第二方向V(纵向)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因此为了使得第一微棱镜11在纵向,对光线的汇聚效果不受影响,第二微棱镜21上,在与第一微棱镜11交叉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凹槽110,该第一微棱镜11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10内,以使得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形状能够完整的保留。

基于此,对于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例如平板电视而言,由于纵向尺寸较小,因此对纵向方向的光线进行汇聚,更容易提升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所以上述保留第一微棱镜11的顶角形状的设置方式更适用于纵向尺寸相对于水平尺寸较小的显示装置,即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沿第一方向H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大于沿竖第二方向V排列的亚像素的数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S103。

S101、在导光层10的出光面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H平行的多个第一微棱镜11。

例如,如图13所示,卷轴1上卷有已经制作有网点结构100的导光膜。该导光膜切割后形成上述导光层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点结构100可以在第一微棱镜11、第二微棱镜21制作好后再制作。

导光膜展开后,通过滚涂工艺将多个第一微棱镜11转印至导光膜未设置网点结构100的一侧表面,然后对上述多个第一微棱镜11进行半固化。

S102、在第一衬底20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延伸方向均与第二方向V平行的多个第二微棱镜21。

例如,如图13所示,卷轴2上卷有已经制作有抗吸附层40的树脂薄膜。该树脂薄膜切割后形成上述第一衬底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抗吸附层40可以在第一微棱镜11、第二微棱镜21制作好后再制作。

树脂薄膜展开后,通过滚涂工艺将多个第二微棱镜21转印至树脂薄膜未设置抗吸附层40的一侧表面,然后对上述多个第二微棱镜21进行半固化。

S103、将多个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固定连接。

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卷轴3和卷轴4,将制作有第一微棱镜11的导光膜和制作有第二微棱镜21的树脂薄膜相对设置,然后将第一微棱镜11与第二微棱镜21的顶端直接相接触,并经过全固化处理,使得多个第一微棱镜11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为一体结构。

接下来,对导光膜远离第一微棱镜11的一侧表面,以及树脂薄膜远离第二微棱镜21的一侧表面贴附保护膜,并通过卷轴5收卷成型,以在背光模组01后续制作和组装过程中,进行切割。

或者,上述S103可以包括:

首先,在多个第一微棱镜11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微棱镜11粘接的第二衬底22。

然后,将第二衬底22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粘接。

这样一来,第二衬底22的上、下表面能够分别为第二微棱镜21和第一微棱镜11提供较大的粘接面积,从而能够降低上述粘接工艺的难度。

又或者,上述S103可以包括:

首先,在多个第一微棱镜11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形成与多个第一微棱镜11粘接的第四衬底24。

在多个第二微棱镜21远离第一衬底20的一侧表面,形成与多个第二微棱镜21粘接的第三衬底23;

接下来,将第四衬底24基板远离导光层10的一侧表面与第三衬底23远离第一衬底20的一侧表面粘接。

这样一来,第三衬底23的上表面、第四衬底24下表面能够分别为第二微棱镜21和第一微棱镜11提供较大的粘接面积,从而能够降低上述粘接工艺的难度。

上述制作方法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