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模组膜片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68发布日期:2019-07-10 09: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模组膜片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膜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光膜材生产过程中,当有多层膜片叠加时,没有固定位置或是固定不足,生产或运输过程中易出现移位,造成光学不良和结构不良,导致频繁返修,返修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膜片固定结构,结构简单方便,能够更好的固定背光源膜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源模组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源模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框、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反射片以及下框,导光板一侧连接有FPC组件,FPC组件与扩散膜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朝背光源模组中央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定位块,下增光膜在于第一定位块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扩散膜在与第一定位块位置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缺口,实现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的接触固定从而实现下增光膜、扩散膜和FPC组件之间的固定;上框与上增光膜通过遮光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块至少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双面均具有粘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双面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和所述缺口在数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很好的固定住膜片,使得背光源在生产过程中不良降低,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上框,2-上增光膜,3-下增光膜,4-扩散膜,5- FPC组件,6-导光板,7-反射片,8-下框,9-固定件,10-第一定位块,11-缺口,12-第二定位块,13-背光源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背光源模组13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源模组1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框1、上增光膜2、下增光膜3、扩散膜4、导光板6、反射片7以及下框8,导光板6一侧连接有FPC组件5,FPC组件5与扩散膜4通过固定件9固定。

固定件9朝背光源模组13中央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定位块10,第一定位块10至少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分布在固定件9两侧。下增光膜3在于第一定位块10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2,扩散膜4在与第一定位块10位置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缺口11,实现第一定位块10与第二定位块12的接触固定从而实现下增光膜3、扩散膜4和FPC组件5之间的固定,避免出现移位;上框1与上增光膜2通过遮光胶固定。固定件9为双面胶,双面均具有粘性。

第一定位块10、第二定位块12和缺口11位置相对应且数量一致。

每一层膜材都是有固定和限位,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相应的膜片就不会轻易移位,导致不良,影响成本。第一定位块10、第二定位块12和缺口11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充分利用了背光的空间和膜片间的层叠关系,解决了其他位置空间不足所导致的膜片难以固定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