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23165发布日期:2020-06-09 19:4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量子点材料具有发光光谱集中,色纯度高、且发光颜色可通过量子点材料的尺寸、结构或成分进行简易调节等优点,近年来量子点彩膜被用来提升显示产品的色域以提高显示效果。

现有技术通常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彩膜,然而在形成量子点彩膜的工艺中,受量子点吸收紫外光的特性的限制,无法通过光刻的方式制备微米级厚度的量子点彩膜层,而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虽然可以制备微米级的量子点彩膜层,但是受打印机喷头精度和材料的限制,像素密度(ppi)的上限为200ppi左右,无法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显示要求。

综上,现有技术量子点彩膜基板无法满足高分辨率的显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用以提高显示产品分辨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区;

至少部分所述子像素区包括:具有凹槽的透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子像素区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量子点微球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利用量子点微球作为彩膜层,并且量子点微球设置在透光层的凹槽内,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凹槽的尺寸以及对应的量子点微的直径来改变显示产品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产品色域的同时满足显示产品分辨率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

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以及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包括: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以及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同一所述透光层内;

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微球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第一凹槽仅位于第一透光子层内,后续形成的位于第一透光子层上的第二透光子层覆盖第一量子点微球并填充第一量子点微球与第一凹槽之间的空隙以固定第一量子点微球。并且第一透光子层和第二透光子层的总厚度大于第一量子点微球的直径,从而可以避免后续图形化工艺形成第二凹槽的过程中对第一量子点微球造成破坏。

可选地,所述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子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透光子层;

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层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子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子层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为红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为绿色子像素区;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为红色量子点微球,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为绿色量子点微球;

所述子像素区还包括蓝色子像素区;

所述彩膜基板入射蓝光,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包括贯穿所述透光层的第三凹槽;

或者,所述彩膜基板入射白光,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包括:蓝光量子点微球以及第三凹槽。

可选地,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光封装层。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微球包括:高聚物微球以及注入所述高聚物微球中的量子点。

可选地,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为球面;

或者,在所述凹槽覆盖所述透光层的区域,所述透光层具有多个透光子结构;所述透光子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透光层的厚度,且在沿所述凹槽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对称轴指向所述凹槽侧面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子结构的厚度逐渐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凹槽的底面为球面,或者凹槽底面沿所述凹槽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对称轴指向所述凹槽侧面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子结构的厚度逐渐增加,从而,凹槽的底面与量子点微球的形状更接近,有利于量子点微球填入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凹槽,并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在衬底基板上设置透光层,并在透光层形成凹槽,以容纳作为彩膜层的量子点微球,后续通过流体自组装工艺可以实现将量子点微球填入凹槽,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凹槽的尺寸以及对应的量子点微的直径来改变显示产品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产品色域的同时满足显示产品分辨率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容纳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凹槽,具体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透光子层;

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上形成第一凹槽,以及在所述第而颜色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上形成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具体包括:

将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衬底基板置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二凹槽;

将填入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后的衬底基板置于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且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容纳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凹槽,具体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透光子层;

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形成第一凹槽;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之上形成第二透光子层;

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子层形成第二凹槽。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之上形成第二透光子层之前,将衬底基板置于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一凹槽;

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子层形成第二凹槽之后,将衬底基板置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透光封装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以及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膜基板,如图1、图2所示,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1之上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区2;

至少部分所述子像素区2包括:具有凹槽3的透光层4,以及位于所述凹槽3内且与所述子像素区2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5;所述凹槽3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3内的所述量子点微球5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利用量子点微球作为彩膜层,并且量子点微球设置在透光层的凹槽内,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凹槽的尺寸以及对应的量子点微的直径来改变显示产品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产品色域的同时满足显示产品分辨率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量子点微球设置在子像素区的开口区。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子像素区2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6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7;

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6包括: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8,以及第一凹槽9;

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7包括: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10,以及第二凹槽11;

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8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10的直径。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凹槽9和所述第二凹槽11位于同一所述透光层4内;

所述第一凹槽9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微球10的直径。

图1所示的彩膜基板中,仅设置一层透光层,并在该透光层上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第二量子点微球的直径,从而可以避免第二量子点微球误填入第一凹槽。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设置多层透光膜层。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层4包括第一透光子层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层12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第二透光子层13;

所述第一凹槽9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层12内,所述第二凹槽11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子层13和所述第一透光子层12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彩膜基板,第一凹槽仅位于第一透光子层内,后续形成的位于第一透光子层上的第二透光子层覆盖第一量子点微球并填充第一量子点微球与第一凹槽之间的空隙以固定第一量子点微球。并且第一透光子层和第二透光子层的总厚度大于第一量子点微球的直径,从而可以避免后续图形化工艺形成第二凹槽的过程中对第一量子点微球造成破坏。

可选地,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为红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为绿色子像素区;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为红色量子点微球,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为绿色量子点微球。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子像素区还包括第三子像素区14,所述第三子像素区为蓝色子像素区。

在具体实施时,彩膜基板例如可以入射蓝光。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包括透光层。或者,可选地,也可以是如图3、图4所示,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包括贯穿所述透光层的第三凹槽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由于入射蓝光,从而蓝色子像素区可以不设置量子点彩膜,红色量子点微球中的量子点材料吸收蓝光出射红光,绿色量子点微球中的量子点材料吸收蓝光出射绿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3、图4所示的彩膜基板,在蓝色子像素区去除透光膜层,可以提高光透过率从而提高显示产品的发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绿色量子点对蓝光的转光效率低于红色量子点对蓝光的转光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当彩膜基板入射蓝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绿色子像素区的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区的第一凹槽的尺寸,且绿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大于红色量子点微球的直接,从而降低对蓝色背光的性能要求及驱动,平衡整体的全彩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彩膜基板例如可以入射白光,如图5、图6所示,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包括:蓝光量子点微球16以及第三凹槽15。

图5中,以在单层透光层上形成凹槽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不同出光颜色的子像素区中的量子点微球直径不同,每一凹槽仅能容纳与该凹槽对应的量子点微球。

图6中,透光层4还包括位于第二透光子层13之上的第三透光子层18,第三透光子层18覆盖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10,第三凹槽15位于第三透光子层18、第二透光子层13以及第一透光子层12内。

可选地,如图1~图6所示,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光封装层17。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4所示,当彩膜基板入射蓝光时,蓝色子像素区设置第三凹槽15时,第三凹槽15还贯穿透光封装层17。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微球包括:高聚物微球以及注入所述高聚物微球中的量子点。

可选地,高聚物微球的直径为0.1微米(μm)~100μm。

在具体实施时,透光封装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与高聚物折射率接近的材料,从而可以减少透光封装层与量子点微球界面的光损失,提高光利用率。高聚物例如可以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透光封装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类聚合物材料。

在具体实施时,红色量子点材料例如可以包括硒化镉(cdse),绿色量子点材料例如可以包括硫化锌(zns)。透光层的材料列入可以包括光刻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图6所示的彩膜基板,以凹槽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截面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即凹槽的底部为平面,在具体实施时,凹槽的底部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凹槽3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的表面为球面;

或者,如图8所示,在所述凹槽3覆盖所述透光层4的区域,所述透光层4具有多个透光子结构19;所述透光子结构19的厚度小于所述透光层4的厚度,且在沿所述凹槽3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对称轴20指向所述凹槽3侧面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子结构19的厚度逐渐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凹槽的底面为球面,或者凹槽底面沿所述凹槽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对称轴指向所述凹槽侧面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子结构的厚度逐渐增加,从而,凹槽的底面与量子点微球的形状更接近,有利于量子点微球填入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提供衬底基板;

s1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凹槽,并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在衬底基板上设置透光层,并在透光层形成凹槽,以容纳作为彩膜层的量子点微球,后续通过流体自组装工艺可以实现将量子点微球填入凹槽,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凹槽的尺寸以及对应的量子点微的直径来改变显示产品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产品色域的同时满足显示产品分辨率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制备不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的步骤。

接下来以利用ps微球为例对量子点微球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制备量子点微球包括:

提供ps微球并将分散于乙醇溶剂中,获得ps微球溶液;

提供量子点材料并将量子点材料均有分散于氯仿溶剂中,获得量子点溶液;

将量子点溶液注入到ps微球溶液中并进行超声分散,获得分散液;

将分散液进行离心分离,保留沉淀部分,并用乙醇对沉淀部分多次清洗直至上层清液澄清,保留清洗后的沉淀物获得量子点微球;

将量子点微球分散到第一溶剂中,形成分散均匀的悬浊液,获得量子点微球溶液。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溶剂例如可以是乙醇,异丙醇等极性溶剂,可以采用超声分散将量子点微球分散到第一溶剂中。

在具体实施时,当彩膜基板入射蓝光,需要制备红色量子点微球和绿色量子点微球时,为了证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的光转换效率,降低蓝光泄露的风险,可控制分散液中的量子点的浓度至少为ps微球浓度的10倍。需要说明的是,ps微球尺寸越大,对量子点的浓度要求越低,例如直径为5μm的红色量子点ps微球,其量子点与ps微球的浓度比大于10%,直径为7μm的绿色量子点ps微球,量子点与ps微球的浓度比大于20%。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仅设置一层透光层。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步骤s102中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容纳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凹槽,具体包括:

s1021、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透光子层;

s1022、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上形成第一凹槽,以及在所述第而颜色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上形成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透光子层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光刻胶,即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光刻胶层。对光刻胶层进行图形化工艺具体可以包括: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凹槽,之后对光刻胶层进行固化。

在具体实施时,为同时保证后续量子点微球自组装的固定能力,并降低对光刻胶厚度的要求,光刻胶层厚度与量子点微球直径的比为1:2~2:3。

可选地,步骤s102中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具体包括:

s1023、将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衬底基板置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二凹槽;

s1024、将填入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后的衬底基板置于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且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例如可以是红色量子点微球,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例如可以是绿色量子点微球。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设置多层透光膜层。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区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区和第二颜色子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透光层,以及在需要设置量子点微球的子像素区的所述透光层上形成容纳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凹槽,具体包括:

s102-1、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透光子层;

s102-2、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形成第一凹槽;

s102-4、在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之上形成第二透光子层;

s102-5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子层形成第二凹槽。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透光子层和第二透光子层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光刻胶,即在衬底基板上先形成一层光刻胶层,形成第一凹槽的图形化工艺具体可以包括: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凹槽,之后对光刻胶层进行固化。之后,在已经固化的第一层光刻胶层之上形成第二层光刻胶层,形成第二凹槽的图形化工艺,除了需要对第二次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还需要对已经固化的第一层光刻胶层进行刻蚀。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具体包括:

s102-3、在所述第一透光子层之上形成第二透光子层之前,将衬底基板置于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一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一凹槽;

s102-6、采用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区的第一透光子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子层形成第二凹槽之后,将衬底基板置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微球填入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将与所述子像素区的出光颜色对应的量子点微球通过自组装工艺填入所述凹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透光封装层。

可选地,在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透光封装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加热衬底基板,去除衬底基板上的残余溶剂。

接下来,以在衬底基板上设置一层透光层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制备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衬底基板1上涂覆光刻胶形成第一透光子层12;

s202、对第一透光子层12进行图形化工艺形成第一凹槽9以及第二凹槽11;其中,所述第一凹槽9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1的宽度,且第一凹槽9的宽度小于绿色量子点微球的直径;

s203、将衬底基板1置于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绿色量子点微球20填入第二凹槽11;

s204、将衬底基板1从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取出,将衬底基板1置于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红色量子点微球21填入第一凹槽9;

s205、将衬底基板1从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取出,加热衬底基板1去除残留的量子点微球溶液中溶剂;

s206、形成覆盖第一透光子层12、红色量子点微球21以及绿色量子点微球20的透光封装层17。

接下来,以在衬底基板上设置多层透光层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制备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1所示,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衬底基板1上涂覆光刻胶形成第一透光子层12;

s302、对第一透光子层12进行图形化工艺形成第一凹槽9;

s303、将衬底基板1置于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红色量子点微球21填入第一凹槽9;

s304、将衬底基板1从红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取出,加热衬底基板1去除残留的量子点微球溶液中溶剂;

s305、在第一透光子层12上形成第二透光子层13,并形成贯穿第一透光子层12和第二透光子层13的二凹槽11;

s306、将衬底基板1置于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并控制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流动,以使绿色量子点微球20填入第二凹槽11;

s307、将衬底基板1从绿色量子点微球溶液中取出,加热衬底基板1去除残留的量子点微球溶液中溶剂;

s308、形成覆盖第二透光子层13、红色量子点微球21以及绿色量子点微球20的透光封装层17。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去除蓝色子像素区域的透光层和透光封装层时,对于设置一层透光层的方案,可以在步骤s206形成透光封装层后,采用图形化工艺去除蓝色子像素区的透光封装层和第一透光子层。对于设置多层透光层的方案,可以在步骤s308形成透光封装层后,可以采用图形化工艺去除蓝色子像素区的透光封装层、第二透光子层以及第一透光子层。

需要说明的是,图10、图11中以形成的凹槽暴露衬底基板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形成如图7、图8所示的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以及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

当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阵列基板包括oled器件,具体实施时,oled可以是蓝光oled或白光oled。当显示面板为lcd时,显示面板还包括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对于lcd显示,背光可以出射蓝光或白光,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的显示要求,背光可以选择microled器件。当显示面板为microled显示面板时,阵列基板包括microled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利用量子点微球作为彩膜层,并且量子点微球设置在透光层的凹槽内,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凹槽的尺寸以及对应的量子点微的直径来改变显示产品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产品色域的同时满足显示产品分辨率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