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72328发布日期:2020-12-11 19:0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产品行业内,电视机、手机等显示产品的设计日新月异,产品的轻薄化、窄边框是现代人审美的一种趋势。采用窄边框设计可以提高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然而随着显示产品的边框变窄,相应的显示产品的导电区域变小,使用于消散显示产品上静电的金属导电胶易上到偏光片的保护膜上,造成显示产品撕除保护膜后金属导电胶的金属碎屑残留在偏光片上,在后续的贴合制程中容易形成贴合异物气泡不良。

因此,现有显示产品存在金属碎屑残留在偏光片表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缓解显示产品存在金属碎屑残留在偏光片表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偏光片、及导电元件。所述上偏光片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且所述第一导电部沿着所述第二基板及所述上偏光片的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一体式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导电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胶。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导电元件覆盖并接触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基板及所述上偏光片的所述侧边以及所述上偏光片上表面的所述边缘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和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贴附在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的相对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贴附上偏光片,其中所述上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贴附有保护膜。步骤s20、对所述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区域开孔处理,以裸露出部分所述上偏光片。步骤s30、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制备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上偏光片的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电部,且所述导电元件还沿着裸露出的所述上偏光片表面延伸到所述开孔内形成第二导电部。步骤s40、剥离所述保护膜,在所述上偏光片上贴附盖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20中,采用冲切工艺对所述保护膜的所述部分边缘区域开孔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中,所述开孔的长为500微米,宽为250微米。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中,所述保护膜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中,所述导电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中,通过对所述上偏光片上的保护膜进行避空设计,并把导电元件的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避空区域,避免了去除保护膜后导电元件的金属碎屑残留在上偏光片表面造成贴合异物气泡不良的问题。而且增大了导电元件与上偏光片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消散显示装置上的静电。同时由于增大了导电元件与上偏光片的接触面积,在实现消除静电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导电元件的占用空间,更利于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至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制得各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0、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0、贴附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上表面的上偏光片30、贴附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表面的下偏光片40。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上表面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面,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表面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面向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面。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及设置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的多个液晶分子23。所述背光模组10可以为侧入式背光设计或直下式背光设计。

具体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还包括封框胶24,所述封框胶2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的边缘,如图1所示为显示装置100部分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侧的所述封框胶24。所述封框胶24用于密封所述多个液晶分子23,同时把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粘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21的边缘区域因需要设置绑定走线、防静电电路等各种走线或电路,故所述第二基板22在所述第一基板21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第一基板21内,且未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基板2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板21大于所述第二基板22,所述上偏光片30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2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1的一面,且所述上偏光片30的覆盖区域小于所述第二基板22。其中,所述第一基板21的边缘区域也即位于所述第一基板21上未被所述第二基板22覆盖的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导电元件50,所述导电元件50包括第一导电部51和第二导电部52,所述第一导电部51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且所述第一导电部51沿着所述第二基板22及所述上偏光片30的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1的方向延伸。第二导电部52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30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5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52一体式设置,图1中导电元件50内的虚线表示第一导电部51和第二导电部52的虚拟分界线。当然的,本发明的导电元件50的第一导电部51还沿着所述封框胶24的侧边延伸,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因所述上偏光片30的覆盖区域小于所述第二基板22,故所述第一导电部51沿着所述第二基板22的侧边延伸后,还会覆盖所述第二基板22的部分边缘区域。

具体的,所述上偏光片30通过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胶(图未绘示)贴附在所述第二基板22的上表面,oca光学胶为透明的高粘性胶。

具体的,所述导电元件50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胶等导电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元件50覆盖并接触所述第一基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基板22及所述上偏光片30的所述侧边以及所述上偏光片30上表面的所述边缘区域。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导电元件50,第一导电部51和第二导电部52的截面形状示意为矩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导电部51和第二导电部52的截面形状组合起来为近似倒“l”型的块状。

具体的,所述导电元件50与所述第二基板22和所述上偏光片30的侧边以及所述上偏光片30的部分上表面接触,以消散液晶显示面板内的静电。其中,所述上偏光片30的上表面指所述上偏光片30远离所述第二基板22的一面。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部52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30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具体的,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偏光片30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31,所述保护膜31的大小与所述上偏光片30相同。在对应需要设置导电元件50的区域对所述保护膜31进行开孔设计,形成开孔311,以裸露出所述上偏光片30。所述开孔311的长为500微米,宽为250微米。当然的本发明的所述开孔311的形状及开孔311的大小不限于图2示例出的,本发明的所述开孔311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圆弧等,所述开孔311的大小能满足保证导电元件50不会设置到所述保护膜31的上表面即可。所述第二导电部52即设置在此开孔311内,如此在去除所述上偏光片30上的所述保护膜31时,可以避免导电元件50的金属碎屑残留在所述上偏光片30的上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图2为所述显示装置未去除所述保护膜31之前的上视结构示意图。所述保护膜31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等。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通过对上偏光片30上的保护膜31进行开孔设计,并把所述第二导电部52设置在所述开孔311内,增大了导电元件50与上偏光片30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消散液晶显示面板表面的静电。同时在使导电元件50实现消散液晶显示面板静电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导电元件50的占有区域。从而可以增大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60,减小可视区域60与上偏光片30之间的非可视区间距d1,使非可视区间距d1缩小到100微米,更利于产品的窄边框设计。

当然的,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盖板(图未绘示),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30的上表面。

具体的,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基板21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22为彩膜基板。当然的,所述阵列基板可以为常规的阵列基板,也可以为goa(gatedriveron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基板或coa(color-filteronarray,阵列上彩色滤光片)基板。

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20,液晶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在所述第二基板2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1的表面上贴附上偏光片30,其中所述上偏光片30远离所述第二基板22的表面上贴附有保护膜31,如图4所示。

具体的,所述第一基板21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22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基板21的边缘区域因需要设置绑定走线、防静电电路等各种走线或电路,故所述第一基板21大于所述第二基板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液晶分子23和封框胶24,所述封框胶24用于密封所述多个液晶分子23,同时把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粘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偏光片30通过oca光学胶(图未绘示)贴附在所述第二基板2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1的一面上。所述上偏光片30的表面上的保护膜31用于保护所述上偏光片30。所述保护膜31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等。

步骤s20、对所述保护膜31的部分边缘区域开孔处理,以裸露出部分所述上偏光片30,形成如图5和图2所示的开孔311,其中图2示出的为开孔311的上视结构,图5示出的为开孔311的侧视结构。

具体的,采用冲切等其他工艺对所述保护膜31的部分边缘区域开孔处理。所述开孔311的长为500微米,宽为250微米。当然的本发明的所述开孔311的形状及开孔311的大小不限于本发明示例出的,本发明的所述开孔311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圆弧等,所述开孔311的大小以制程实际上能满足保证导电元件50不会设置到所述保护膜31的上表面即可。

步骤s30、在所述第一基板21的边缘区域制备导电元件50,所述导电元件50沿所述第二基板22和所述上偏光片30的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电部51,且所述导电元件50还沿着裸露出的所述上偏光片30表面延伸到所述开孔311内形成第二导电部52,形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

具体的,所述导电元件50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胶等导电材料。所述金属导电胶可以采用涂布工艺涂布在所述第一基板21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基板22及所述上偏光片30的侧面,并延伸到所述开孔311内。

步骤s40、剥离所述保护膜31,在所述上偏光片30上贴附盖板,形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其中所述盖板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还包括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对组,以及下偏光片的贴附等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偏光片及导电元件。所述上偏光片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且所述第一导电部沿着所述第二基板及所述上偏光片的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通过对所述上偏光片上的保护膜进行避空设计,并把导电元件的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避空区域,避免了去除保护膜后导电元件的金属碎屑残留在上偏光片表面造成贴合异物气泡不良的问题。而且增大了导电元件与上偏光片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消散显示装置上的静电。同时由于增大了导电元件与上偏光片的接触面积,在实现消除静电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导电元件的占用空间,更利于窄边框设计。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