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显影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005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液体显影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体显影剂。
【背景技术】
[0002] 液体显影剂具备绝缘性液体和分散于绝缘性液体的调色剂粒子,因此具有调色剂 粒子的粒径小于干式显影剂且均匀的特征。因此,液体显影剂对高画质化是有利的。此外, 也可以使调色剂粒子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量减少,因此对低CPP(cost per page)化是有利 的。
[0003] 液体显影剂中含有的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着色剂。例如日本特开2009-133973 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026511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6-113514号公报中公开有含有炭黑 作为着色剂、含有苯胺黑作为电场控制剂的液体显影剂。

【发明内容】

[0004] 如上所述,液体显影剂可以使调色剂粒子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量减少。但是,如果 减少调色剂粒子在记录介质上的附着量,则有时会导致图像浓度的降低。虽然若增加着色 剂的含量则图像浓度变高,但即使着色剂的含量相同,有时也会由于光泽度而使图像浓度 变化。
[0005] 此外,如果使用炭黑作为着色剂时增加炭黑的含量,则有时由于炭黑的填充效果 而光泽度降低。因此,即使增加炭黑的添加量,有时也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浓度。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含有炭黑的液体显影剂且 可形成具有高的图像浓度的图像的液体显影剂。
[0007] 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具备绝缘性液体、以及分散于绝缘性液体且含有树脂和着色 剂的调色剂粒子。树脂含有第1树脂,该第1树脂是含有来自结晶性的聚酯树脂的成分的 树脂。着色剂含有炭黑和苯胺黑。调色剂粒子的降温时的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曲线在30°C~50°C具有峰。
[0008] "第1树脂"可以是结晶性的聚酯树脂,也可以是来自结晶性的聚酯树脂的成分被 含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扩链而成的聚酯树脂(以下记为"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也可以是结晶性的聚酯树脂与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的混合。
[0009] "来自聚酯树脂的成分"在第1树脂为聚酯树脂时是指聚酯树脂自身,第1树脂为 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时是指将来自异氰酸酯基的部分从第1树脂去除的部分。调色剂 粒子的降温时的DSC曲线具有2个以上峰时,2个以上峰中,位于最低温侧的峰优选存在于 30°C~50°C。
[0010] 将相对于调色剂粒子的着色剂的质量比设为W、将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炭黑的质 量设为Wc(g)、将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苯胺黑的质量设为Wn(g)时,优选满足下式(I)和
[11] 的关系。
[0011] 0· 83W-0. 08 彡 Wn/Wc 彡 I. 3W+0. 31 · · ·式(I)
[0012] 0· 15 彡 W 彡 0· 45 · · ·式(II)
[0013] 这里,W是以"(着色剂的合计质量(g)) +(调色剂粒子的质量(g))"定义的。以 下,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着色剂的含量记为"着色剂的含量",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炭黑的 质量记为"炭黑的含量",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苯胺黑的质量记为"苯胺黑的含量"。
[0014] 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以及其它目的、特征、方式和优点通过结合附图来理解的与本 发明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0015] 图IA是表示储能弹性模量G'的温度依赖性的测定结果的图,图IB是表示使用图 IA求出|Al〇g(G')/AT|的温度依赖性的结果的图。
[0016] 图2是表示W与Wn/Wc的关系的图。
[0017] 图3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概念图。
[0018]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液体显影剂的构成>
[002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显影剂作为复印机、打印机、数码印刷机或简易印刷机 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后述)中使用的电子照相用液体显影剂、涂料、静电记录 用液体显影剂、喷墨打印机用油性油墨或电子纸张用油墨是有用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 液体显影剂具备绝缘性液体和分散于绝缘性液体的调色剂粒子,优选含有10~50质量% 的调色剂粒子和50~90质量%的绝缘性液体。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显影剂也可以含 有除调色剂粒子和绝缘性液体以外的任意成分。除调色剂粒子和绝缘性液体以外的任意成 分例如优选为增粘剂或分散剂等。
[0021] <调色剂粒子>
[0022] 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分散于树脂中的着色剂。优选以使调色剂 粒子在纸等记录介质上的附着量为规定范围内时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浓度的方式来决定调 色剂粒子中的树脂和着色剂各自的含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粒子可以含有除树脂 和着色剂以外的任意成分。除树脂和着色剂以外的任意成分例如优选为颜料分散剂、蜡或 荷电控制剂等。
[0023] 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树脂含有第1树脂,该第1树脂含有来自结 晶性的聚酯树脂的成分。"结晶性"是指树脂的软化开始温度(以下简写为"Tm")与树脂 的熔化热的最大峰温度(以下简写为"Ta")的比(Tm/Ta)为0. 8~1. 55,意味着通过DSC 法得到的热量变化的结果不显示阶梯状的吸热量变化而具有明确的吸热峰。另外,若Tm与 Ta的比(Tm/Ta)大于1.55,则可以说该树脂的结晶性不优异,也可以说该树脂具有非结晶 性。
[0024] 可以使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CFT-500D)测定Tm。 具体而言,一边将Ig的试样以升温速度6 °C /分钟加热,一边利用柱塞对上述试样施加 I. 96MPa的负荷,将上述试样从直径Imm和长度Imm的喷嘴挤出。然后,将"柱塞下降量(流 量值)"与"温度"的关系绘成图。从图中读取柱塞的下降量为该下降量的最大值的1/2时 的温度,将该值(从喷嘴挤出一半测定试样时的温度)作为Tm。
[0025] 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例如Seiko Instruments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 "DSC210")测定Ta。具体而言,将试样在130°C熔融后,以I. (TC /分钟的速度从130°C降 温至70°C,其后,以0. 5°C /分钟的速度从70°C降温至10°C。其后,利用DSC法,使试样以 升温速度20°C /分钟升温,测定该试样的吸放热变化,将"吸放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绘成 图。此时,将在20~100°C观测到的吸热峰的温度设为Ta'。吸热峰有多个时将吸热量最 大的峰的温度设为Ta'。然后,将试样在(Ta' -10) °C保存6小时后,在(Ta' -15) °C保存6 小时。
[0026] 对试样的预处理结束后,利用DSC法将实施了上述预处理的试样以降温速度 l〇°C /分钟冷却至0°C后,以升温速度20°C /分钟使其升温。根据这样测得的吸放热变化, 将"吸放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绘成图。然后,将吸热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作为熔化热 的最大峰温度(Ta)。
[0027] 通过研宄储能弹性模量G'的温度依赖性也可知树脂的结晶性是否优异。储能弹 性模量G'的温度依赖性可以使用TA Instrument Japan株式会社制的粘弹性测定装置 (ARES)通过以下所示的条件测定。
[0028] 用于测定的夹具:8mm平行板
[0029] 频率:IHz
[0030] 变形率:5%
[0031] 测定开始温度:40°C
[0032] 升温速度:5°C /分钟。
[0033] 图IA是表示储能弹性模量G'的温度依赖性的测定结果的图,图IB是表示使用图 IA求出I Al〇g(G')/ΛΤ|的温度依赖性的结果的图。在图IA和图IB中,Lll表示结晶性 的聚酯树脂的结果,L12表示非结晶性的聚酯树脂的结果。
[0034] 就结晶性的聚酯树脂而言,图IB中可以明确地确认来自结晶性树脂的软化的峰, 可以求出调色剂粒子的软化开始温度为56°C。在80°C的储能弹性模量约为2X10 6(dyn/ cm2)。另一方面,就非结晶性的聚酯树脂而言,图IB中无法确认来自非结晶性树脂的软化 的峰。另外,在80°C的储能弹性模量约为lX10 8(dyn/cm2)以上,较大,认为在80°C未开始 调色剂粒子的恪融。应予说明,IPa= 10dyn/cm2。
[0035] 如此,结晶性的聚酯树脂明确地具有来自其软化的峰,且该峰温度较低。此外,在 80°C的结晶性的聚酯树脂的储能弹性模量在所希望的范围内。因此,如果调色剂粒子含有 第1树脂,则可以提供一种低温定影性优异、不会导致定影性的降低且可防止产生高温偏 移(定影时,熔融的调色剂容易附着于定影辊)的液体显影剂。如果树脂含有80质量%以 上的第1树脂,则可以有效地得到这些效果。
[0036] 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粒子含有炭黑和苯胺黑作为着色剂。苯胺黑作为炭黑的分 散剂与炭黑一起使用。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宄,结果得知,苯胺黑在含有 第1树脂的液体显影剂中使调色剂粒子的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降低。通常可知就如 第1树脂等这样的高分子材料而言,其软化开始温度与其再结晶化温度互相不同。但是,就 含有第1树脂和炭黑但不含苯胺黑的调色剂粒子而言,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与软化 开始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如果使该调色剂粒子定影于记录介质后使该记录介质的温 度降低至室温,则几乎没有对第1树脂给予再结晶化的时间,因此,无法得到光泽度优异的 图像。另一方面,就含有第1树脂、炭黑和苯胺黑的调色剂粒子(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 粒子)而言,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低于软化开始温度。因此,如果使该调色剂粒子定 影于记录介质后使该记录介质的温度降低至室温,则给予了第1树脂充分的再结晶化的时 间,因此,可以得到光泽度优异的图像。
[0037] 调色剂粒子的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优选为30°C~50°C。由此,调色剂粒子 的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与调色剂粒子的软化开始温度相比非常低。因此,可以得到 上述效果。调色剂粒子的降温时的DSC曲线的峰温度可以按照以下所示的方法求出。
[0038] 首先,将调色剂粒子液体显影剂中分离。具体而言,对液体显影剂进行离心分离, 除去上清液。以有机溶剂(例如己烷)清洗残留的固体成分后,使用真空干燥机等在常温 下干燥。也可以将这些一连串操作进行2次以上。接着,使用从液体显影剂中分离的调色 剂粒子,按照以下所示的条件进行DSC测定。DSC测定的结果成为以纵轴为热流、以横轴为 温度或时间的曲线(DSC曲线)。放热反应在DSC曲线中显现为山的峰,吸热反应在DSC曲 线中显现为谷的峰。
[0039] 差示扫描量热仪: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DSC6200"
[0040]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