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7227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备轻薄、节能、无福射等诸多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
[0003]以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TFT阵列基板、与TFT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及位于TFT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TFT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配线区,用于接收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TFT阵列基板上的配线区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数据线,且相邻的两条栅极线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交叉形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TFT。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 circuit)和源极驱动电路(source drivecircuit) ο液晶显示面板与驱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栅极驱动电路通过与栅极线电性连接的TFT向栅极线送出栅极驱动信号,依序将每一行的TFT打开,然后由源极驱动电路同时将一整行的像素单元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以改变液晶的状态,从而显示不同的灰阶。
[0004]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50及与上基板50相对设置的下基板70,上基板50和下基板70之间通过框胶(图中未不出)粘连在一起,且上基板50和下基板70之间具有预定的空间,以注入液晶层60。
[0005]下基板70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72及多条数据线71。其中,多条扫描线72沿某一方向以预定距离排列,多条数据线71沿与扫描线72垂直的方向排列,从而限定了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TFT 73及对应的像素区75。像素区75上形成有像素电极。通过扫描线72施加的扫描信号选择性的打开某一行的TFT,从而使对应的像素区75的像素电极接收通过数据线71施加的数据信号。
[0006]上基板50包括第二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包括远离第一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玻璃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对应于像素区75的红(R)、绿(G)、蓝(B)的彩色滤光层53。彩色滤光层53上形成有公共电极层54。
[0007]其中,为了在液晶显不面板的上基板50和下基板70之间形成所需的间隔(cellgap),间隔物(spacer)被均勾的分布在上基板50和下基板70之间。其中,间隔物通常为由光敏材料构成的实心正棱柱体且通常间隔物(spacer)被均匀的分布在配线区例如栅极线上,但由于间隔物的底面的宽度大于配线区的宽度,因此,间隔物分布在配线区会影响液晶显不面板的开口率。
[0008]图2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间隔物位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间隔物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间隔物1000被均匀分布在多个像素单元的整个TFT 1002的上方,但上述方法布置的间隔物,在有压力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时,会导致TFT的沟道区通过间隔物受到压力,而产生漏电,从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0009]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10]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能避免了 TFT产生漏电,从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风险。
[001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间隔物。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相对设置,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上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TFT,每个TFT均包括沟道区。多个间隔物用于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形成间隔,每个间隔物均设置在对应TFT上,每个间隔物均包括主间隔部、副间隔部。主间隔部包括主间隔区及挖空区,所述挖空区设置在对应的TFT的沟道区上。所述副间隔部位于所述主间隔部的挖空区,所述副间隔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主间隔部的高度。
[0012]优选地,所述副间隔部的高度与所述主间隔部的高度相差0.35微米。
[0013]优选地,所述副间隔部与所述主间隔区之间设置有空隙。
[0014]优选地,所述主间隔部为与所述副间隔部形状相同的空心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副间隔部为圆柱体或正棱柱体。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上基板;形成包括多个TFT的下基板;及形成多个间隔物;其中,每个TFT均包括沟道区,每个间隔物均设置在对应TFT上,每个间隔物均包括主间隔部、副间隔部。主间隔部包括主间隔区及挖空区,所述挖空区设置在对应的TFT的沟道区上。所述副间隔部位于所述主间隔部的挖空区,所述副间隔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主间隔部的高度。
[0017]优选地,所述形成多个间隔物的步骤包括利用镀膜工序在下基板上形成间隔膜,并在间隔膜上涂布光阻层;以第一道光罩图案对间隔膜上的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第一光阻层图案;以形成的第一光阻层为遮罩对间隔膜进行蚀刻,以形成图案化的第一间隔膜;并以第二道光罩图案对图案化的第一间隔膜上的第一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第二光阻层图案,并以第二光阻层为遮罩对第一间隔膜进行蚀刻,以形成图案化的第二间隔膜;以第三道光罩图案对图案化的第二间隔膜上的图案化的第二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第三光阻层图案及图案化的第三间隔膜;及去除涂布的第三光阻层。
[0018]优选地,所述副间隔部的高度与所述主间隔部的高度相差0.35微米。
[0019]优选地,所述主间隔部为与所述副间隔部形状相同的空心结构。
[0020]优选地,所述副间隔部为圆柱体或正棱柱体。
[0021]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的主间隔部的挖空区设置在对应的TFT的沟道区上,所述副间隔部位于所述主间隔部的挖空区,所述副间隔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主间隔部的高度,因此,在有压力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时,主间隔部的主间隔区承受主要压力,使得TFT的沟道区受到的压力较小,避免了 TFT产生漏电,从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不面板的结构分解不意图。
[0023]图2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间隔物位置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间隔物位置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间隔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如图4所示的间隔物的剖面结构的流程示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间隔物位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图中未示出)、下基板(图中未示出)及多个间隔物40(图中仅仅示出一个),下基板与上基板相对设置,下基板朝向上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TFT 201 (图中仅仅示出一个),每个TFT 201均包括栅极210、源级211、漏极212及位于源级211与漏极212之间的沟道区213。多个间隔物40用于在上基板与下基板20之间形成间隔,每个间隔物40均设置在对应的TFT 201上。
[00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间隔物40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每个间隔物40均包括主间隔部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