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结构以及包括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984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像素结构以及包括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像素结构以及包括此像素结构的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减少暗线产生的像素结构以及包括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规格不断地朝向大尺寸发展,市场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是朝向高对比、快速反应及广视角等特性。为了克服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问题,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技术也必须不停地进步与突破。目前常见的广视角技术包括:扭转向列型液晶(TN)加上广视角膜(wide viewing film)、共平面切换式(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边际场切换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液晶显示器与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1-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液晶显不器等。
[0003]以共平面切换式液晶显示器为例,其具有广视角、低色偏(color shift)以及高饱和度等优点特性。然而,在习知的共平面切换式液晶显示器中,由于在像素电极上方的液晶分子以及在像素电极的分支部之间的配向狭缝上方的液晶分子会因感受到的电场大小不同而造成倾倒方向不一致,产生非预期的暗线(disclinat1n line),导致液晶效率降低。因此,如何开发出透光度较高且不易产生暗线现象的像素结构,实为研发者所欲达成的目标之一O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结构,能减少暗线的产生。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较佳的液晶效率。
[0006]本发明的像素结构配置于一像素区域中。虚拟分隔线将像素区域划分为二。像素结构包括主动元件与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与多个第二分支,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分别位于虚拟分隔线的相对两侧且对称于虚拟分隔线配置,至少一第一分支具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一末端部,第一延伸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一方向,第一延伸部的后端与第一末端部的前端连接,第一末端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一弯折方向,其中第一方向朝向虚拟分隔线且第一弯折方向平行或远离虚拟分隔线,或第一方向远离虚拟分隔线且第一弯折方向平行或朝向虚拟分隔线。
[0007]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像素阵列层、一彩色滤光层、一液晶层以及一配向层。像素阵列层包括多个前述的像素结构。液晶层配置于像素阵列层与彩色滤光层之间。配向层配置于像素阵列层与液晶层之间,具有一配向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与配向方向不平行。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虚拟分隔线为一水平线,将像素区域划分为一上部分与一下部分。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分支具有一第二延伸部与一第二末端部,第二延伸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二方向,第二延伸部的后端与第二末端部的前端连接,第二末端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二弯折方向,其中至少一第二分支与至少一第一分支对称于虚拟分隔线配置。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电极更包括一第一主干,位于像素区域的一第一侧,其中第一延伸部的前端以一第一连接点与第一主干物理性连接,且第一延伸部以未弯折的方式由第一连接点延伸至后端。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延伸部的前端以一第二连接点与第一主干物理性连接,且第二延伸部以未弯折的方式由第二连接点延伸至后端。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中与第一主干物理性连接的部分实质上呈三角形。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共享电极,其中共享电极包括多个第三分支与多个第四分支,第三分支与第一分支位于虚拟分隔线的同一侧且交错配置,第四分支与第二分支位于虚拟分隔线的同一侧且交错配置。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三分支具有一第三延伸部与一第三末端部,第三延伸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三方向,第三延伸部的后端与第三末端部的前端连接,第三末端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三弯折方向,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且相反,第三弯折方向与第一弯折方向平行且相反。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分支与第三分支位于像素区域的上部分,第一末端部由第一方向朝下弯折,第三末端部由第三方向朝上弯折,或者是,第一分支与第三分支位于像素区域的下部分,第一末端部由第一方向朝上弯折,第三末端部由第三方向朝下弯折。
[00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四分支具有一第四延伸部与一第四末端部,第四延伸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四方向,第四延伸部的后端与第四末端部的前端连接,第四末端部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为一第四弯折方向,其中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且相反,第四弯折方向与第二弯折方向平行且相反。
[00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分支与第四分支位于像素区域的下部分,第二末端部由第二方向朝上弯折,第四末端部由第四方向朝下弯折,或者是,第二分支与第四分支位于像素区域的上部分,第二末端部由第二方向朝下弯折,第四末端部由第四方向朝上弯折。
[00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共享电极包括一第二主干,第二主干位于像素区域的一第二侧,其中第三延伸部的前端以一第三连接点与第二主干物理性连接,且第三延伸部以未弯折的方式由第三连接点延伸至后端,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对两侧。
[00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延伸部的前端以一第四连接点与第二主干物理性连接,且第四延伸部以未弯折的方式由第四连接点延伸至后端。
[0020]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像素结构中,使得分支的末端部与延伸部分别定义出的方向与虚拟分隔线之间具有特定关系,以减少暗线的产生。如此一来,能提升液晶效率,使得采用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具有良好的穿透率与显示质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0023]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1C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2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0026]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2C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3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0029]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3C为图3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层的上视示意图。
[0032]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6A与图6B分别为比较例与实验例的像素结构的影像分析结果,其中虚框部分为进行影像分析的区域。
[0034]图6C为比较例与实验例的像素结构的影像强度与位置的间的关系图。
[0035]其中,附图标记:
[0036]100:像素结构
[0037]102:像素区域
[0038]102a:第一侧
[0039]102b:第二侧
[0040]104、106:接触窗
[0041]120:像素电极
[0042]121:第一主干
[0043]122:第一分支
[0044]124:第一延伸部
[0045]124a, 126a, 134a, 136a, 144a, 146a, 154a, 156a:前端
[0046]124b、126b、134b、136b、144b、146b、154b、156b:后端
[0047]125:第一连接点
[0048]126:第一末端部
[0049]132:第二分支
[0050]134:第二延伸部
[0051]135:第二连接点
[0052]136:第二末端部
[0053]140:共享电极
[0054]141:第二主干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