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46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拦截)从第一遮光层330泄露的光以及从导光板300的上表面边缘和下表面边缘泄露的光。
[0173]这样的第一遮光层330和第二遮光层340能够防止漏光的外部可视现象和亮度的降低。
[0174]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缠绕膜的平面图。图20至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至第八个实施方式的每个都包括图19的缠绕膜并且沿图2中的长短交替的点划线E-F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175]参照图20至图22,除了去除第一引导构件510之外,根据本发明第六至第八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每一个都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的那些显示装置类似的构造。
[0176]这样的显示装置10每一个仅包括设置在其中设置有光源600的底端边缘区域中的第二引导构件520。换句话说,在显示装置10的任何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顶端边缘中都没有设置引导构件。在这种情形下,液晶面板100和(包括光学片200、导光板300和反射片400的)光学部件通过缠绕膜704彼此结合。缠绕膜704可用来代替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板的左侧边缘部分、右侧边缘部分和顶端边缘部分以及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设置在光学部件下面的底盖。
[0177]以这种方式,液晶面板100和光学部件通过缠绕膜704的方式彼此结合,而不包括第一引导构件510。这样,第六至第八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不仅能够减小左侧边缘区域和右侧边缘区域中的边框,而且还能够减小(与光源的设置区域相对的)顶端边缘区域中的边框。
[0178]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缠绕膜704可被限定为包括第一区域710以及从第一区域710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起在向外方向上扩展的第二区域720和第三区域730,如图19所示。除第二区域720和第三区域730以外,缠绕膜704还可被限定为进一步包括从第一区域710的顶端边缘起在另一向外方向上扩展的第四区域743。
[0179]对应于第四区域743的部分可与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区域710、720和730的部分一体形成。此外,对应于第四区域743的部分可与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区域710、720和730的部分通过相同的形成工艺同时形成。
[0180]第四区域743可被限定为第一子区域744和第二子区域745。第一子区域744可与光学部件的后表面的顶端边缘区域相对(或与之重叠),如图20所示。第二子区域745可与光学部件的顶端侧表面相对(或与之重叠)。
[0181]详细地说,第一子区域744可面向(或与之重叠)反射片400的后表面的顶端边缘区域。此外,第一子区域744可通过诸如双面胶带900之类的粘结部件贴合到反射片400的后表面的顶端边缘区域。
[0182]第二子区域745可面向(或与之重叠)光学片200的侧表面、导光板300的侧表面和反射片400的侧表面。
[0183]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可使用诸如双面胶带之类的粘结部件将缠绕膜704的第一区域710贴合到下偏光板130的后表面和光学片200的上表面。
[0184]参照图21,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遮光层330。第一遮光层330能够将从导光板300泄露的光反射到导光板300的内部。这样,第七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能够防止导光板300的漏光现象。
[0185]如图22所示,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第八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遮光层330和第二遮光层340。第二遮光层340能够遮蔽从第一遮光层330泄露的光。此外,第二遮光层340能够遮蔽从导光板300的上表面边缘区域和下表面边缘区域泄露的光。
[0186]这样的第一遮光层330和第二遮光层340不仅能够防止由于漏光导致的外部可视现象,而且还能够防止亮度降低。此外,第一遮光层330和第二遮光层340能够将亮度增加到期望程度之上。此外,第一遮光层330和第二遮光层340能够减小对应于亮度增量的功耗量。
[0187]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通过缠绕膜700、701、702、703或704将液晶面板100和光学部件紧固。这样,可去除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或顶端边缘和底端边缘中的引导构件、以及底盖。能够减小边框及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详细地说,显示装置10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边框可被减小到低于0.6_。此外,显示装置10的顶端边缘的边框可被减小到低于1_。据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优化用户的视觉沉浸感。此外,显示装置10的总厚度可被减小到低于1.2_。
[0188]尽管仅针对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限制性地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确定,而并不限于对本公开内容的描述。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配置成给所述液晶面板施加光;和 缠绕膜,所述缠绕膜配置成缠绕所述光学部件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以及至少一个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部件包括: 光学片;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光学片的后表面上;和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后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限定为包括: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光学片的上表面相对; 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与所述光学部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相对;和 至少一个第三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区域与所述反射片的后表面的至少一个边缘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至少包括遮光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光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以及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边缘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并配置成将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至少一个上表面边缘和至少一个下表面边缘上并配置成遮蔽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是利用移印方法形成的。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端侧表面上; 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底端侧表面上;和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端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进一步包括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相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包括遮光图案,所述遮光图案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中并配置成遮蔽光。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是三醋酸纤维素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和聚碳酸酯膜之一。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左侧表面、右侧表面、顶端侧表面、以及用作光输入表面的底端侧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缠绕膜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左侧表面、所述右侧表面和所述顶端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对。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之一是利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与所述导光板一起形成的。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输入表面上;和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输入表面与所述引导构件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进一步包括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配置成缠绕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输入表面相对的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膜包括遮光图案,所述遮光图案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中并配置成遮蔽光。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并配置成将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的内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至少一个上表面边缘和至少一个下表面边缘上并配置成遮蔽光。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是白色油墨,并且所述第二遮光层是黑色油墨。
【专利摘要】披露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配置成给液晶面板施加光;和缠绕膜,所述缠绕膜配置成缠绕所述光学部件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以及至少一个侧表面。
【IPC分类】G02F1/1335, G02F1/13357
【公开号】CN105301824
【申请号】CN201510315635
【发明人】金镇鍊, 文源铎, 李相贤, 昌秀真, 姜昇模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公告号】US20150378207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