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37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再进行加热步骤。在这种态样中,可在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侧进行加热。在这种态样中,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例如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例如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0028]另外,加热步骤可在框胶固化之前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在液晶形成在第一基板且二基板对位贴合之后,需要对框胶进行固化,例如是光固化、热固化、或其组合。而在框胶固化之前,可对液晶进行加热步骤。在这种态样中,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例如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例如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0029]另外,加热步骤可在框胶固化的同时进行。当框胶进行光固化、热固化、或光固化与热固化的同时,可对液晶进行加热步骤。在一情况中,框胶的热固化与液晶的加热可使用相同的热源。在这种态样中,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例如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例如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003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前可还包括一步骤:将液晶显示面板薄化。液晶显示面板薄化的方法例如是化学薄化、物理薄化、或其组合。当然,要产生液晶显示装置还需一些工艺步骤,例如使液晶显示面板与一电路连接、使液晶显示面板与一背光模块进行组装等等。然而,由于这部分可应用现有技术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0031]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液晶形成在一第一基板由一框胶界定的区域内(步骤S11);将一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藉由框胶贴合,以形成一液晶显示面板(步骤S12);形成一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步骤S13);以及在框胶固化后与形成导电层之前,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一加热步骤(步骤S15)。
[0032]由于步骤S11、S12、S13已在上述实施例详述,故在此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加热步骤的时间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加热步骤是在框胶固化后与形成导电层之前来进行,以下举例说明。
[0033]例如,加热步骤可在框胶固化之后并在下一个工序之前来进行。在这种态样中,当框胶例如进行热固化之后,可在使用与框胶固化同一个热源(例如加热板或烤箱)的情况下对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进行加热。或者,加热步骤所使用的热源是与框胶的热源不同。加热步骤可例如包括使液晶显示面板进入烤箱。在这种态样中,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例如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例如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0034]另外,加热步骤可在框胶固化之后并在至少下一个工序之后来进行。在这种态样中,在框胶固化之后,液晶显示面板可进行出厂包封UV胶及/或薄化等工艺,然后可进行加热步骤。或者,当框胶固化之后,液晶显示面板可进行出厂包封UV胶及/或薄化、回厂投入等工艺,然后可进行加热步骤。在这种态样中,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例如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例如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003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前可还包括一步骤:将液晶显示面板薄化。液晶显示面板薄化的方法例如是化学薄化、物理薄化、或其组合。当然,要产生一液晶显示装置还需一些工艺步骤,例如使液晶显示面板与一电路连接、使液晶显示面板与一背光模块进行组装等等。然而,由于这部分可应用现有技术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0036]需特别注意,上述对液晶或液晶显示面板加热的态样可单独进行或合并使用。
[0037]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液晶与固化框胶之间对液晶进行一加热步骤,也就是说,在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前对液晶进行一加热步骤,因此可使液晶藉由加热而加速、提高其扩散以消除气泡并避免气泡产生,如此一来,本发明可避免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步骤对液晶显示装置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闻良率。
[0038]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框胶固化后与形成导电层之前,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一加热步骤,也就是说,在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前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一加热步骤,因此可使液晶藉由加热而加速、提高其扩散以消除气泡并避免气泡产生,如此一来,本发明可避免形成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之步骤对液晶显示装置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闻良率。
[0039]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主权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液晶形成在一第一基板由一框胶界定的区域内; 将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藉由所述框胶贴合,以形成一液晶显示面板; 形成一导电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 在形成所述液晶与固化所述框胶之间,对所述液晶进行一加热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藉由滴下式液晶注入法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导电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之前还包括一步骤: 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薄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液晶形成在一第一基板由一框胶界定的区域内; 将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藉由所述框胶贴合,以形成一液晶显示面板; 形成一导电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 在框胶固化后与形成所述导电层之前,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一加热步骤。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导电层之前还包括一步骤: 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薄化。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包括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进入烤箱或加热板。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介于摄氏50度与摄氏250度之间。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时间介于15分钟与5小时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液晶形成在一第一基板由一框胶界定的区域内;将一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藉由框胶贴合,以形成一液晶显示面板;形成一导电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在形成液晶与固化框胶之间,对所述液晶进行一加热步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液晶气泡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IPC分类】G02F1/1333
【公开号】CN105319747
【申请号】CN201410365824
【发明人】唐大庆, 郑千芳, 林荣震
【申请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