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94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且在滑槽1121内滑动;挡块134设置在滑块133上,用以将滑块133限制在滑槽1121内。
[0037]具体地,滑槽112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串接的第一部分1121a和第二部分1121b,第二部分1121b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部分1121a的横截面积;挡块134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部分1121a的横截面积且大于第二部分1121b的横截面积,这样,挡块134可自滑块133所在的第一部分1121a的一侧贯穿第一部分1121a位于其另一侧(即,位于背板11的背面板112的外侧);滑块133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二部分1121b的横截面积,以使滑块133可在第二部分1121b内滑动。
[0038]其中,滑块133的滑动方向(图4中的虚线方向)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所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即水平方向X)之间夹角A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90°,以实现滑块133由上至下滑动至预设位置。
[0039]如图4所示,滑槽1121在背板11的背面板112上的轮廓形状为由直线和弧线串接形成的图形;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滑槽1121在背板11的背面板112上的轮廓形状还可以为由多条直线串接形成,如图5所示;或者,还可以为其他直线和曲线串接形成的图形,在此不一一列举。
[0040]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滑块133的滑动方向(图5和图6中的虚线方向)与水平方向X之间的夹角A等于90°,这便于滑块133在第二部分1121b内滑动,从而提高背光源模组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0041]另外优选地,如图3所示,每个定位部件13还包括有平行于导光板12正面且朝向导光板12凸出的第一辅助板135,用以在前后方向Z上限制导光板12,从而可以提高光源10的发光面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在前后方向Z上的对应准确度,以避免光源10的出光面部分高出或低于导光板12的入光面边缘,造成漏光而影响光学效率。
[0042]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定位部件13还包括在其定位部131和连接部132相连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平行导光板12的与光源10所在侧壁的相邻侧壁的第二辅助板13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定位部件13在其定位部131和连接部132相连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平行导光板12左侧板的第二辅助板136,以及右侧的定位部件13包括在其定位部131和连接部132相连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平行导光板12右侧板的第二辅助板136,用以在水平方向X上限制导光板12,从而可以降低导光板12在水平方向X上的活动量,以减低在运输过程中导光板12活动产生的碎肩。具体地,图3所示的定位部件13为左侧的定位部件,因此,第二辅助板136设置在定位部131和连接部132相连的左侧端面。
[0043]此外,优选地,在导光板12的非入光面与背板11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图中未示出),弹性部件用于将导光板12固定在背板11上,不仅可以进一步固定导光板12,而且还可以借助弹性部件吸收导光板12因受热引起的膨胀量,另外,还可以借助弹性部件向导光板12施加向下的弹性,以使导光板12更快速地置于定位部件13上。具体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垫片、弹簧、气垫。
[0044]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13的预设位置为定位部件13所在的其下滑至背板11的底面板111上时的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导光板12的入光面和光源10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以及定位部件13的厚度来设置预设位置,定位部件13的厚度是指定位部件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0045]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121设置在背板11的背面板112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滑槽1121还可以设置在背板11的侧面板上,例如,对应左端的定位部件13,滑槽1121设置在背板11的左侧面板上;对应右端的定位部件13,滑槽1121设置在背板11的右侧面板113上。
[004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定位部件13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如图7所示,该定位部件13相对图3所示的定位部件13,省去了第二辅助板136 ;再如,如图8所示,该定位部件13相对图3所示的定位部件13,省去了第一辅助板135和第二辅助板136。
[0047]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部件13和背板11动连接实现定位部件13可滑动至固定的预设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只要能够确定定位部件13在位置固定即可,关于是否经过滑动之后再固定在预设位置不硬性限制。
[0048]值的在此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在光源10设置在背板11的底面板111的内侧下进行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若光源10设置在背板11的除去底面板的其他侧壁(包括,上面板、右面板和左面板)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导光板12的非入光面与背板11之间,借助弹性部件向导光板12施加弹性力使其卡在定位部件13上,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即为定值,这与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模组相比,既不存在定位槽和定位柱的加工误差影响该间距,又可实现导光板尺寸的加工误差不会影响该间距,因此,不仅可以保证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为稳定值,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均匀性;而且对于不同的液晶显示装置,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差异较小甚至相同,从而可以避免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作为影响不同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品质的因素。
[0049]同样地,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借助弹性部件不仅还可以进一步固定导光板12,而且还可以吸收导光板12因受热引起的膨胀量。
[0050]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定位部件13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例如,定位部件13与背板11动连接,以实现定位部件13可滑动至预设位置;在此不
详述。
[0051]作为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源模组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
[0052]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不仅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均匀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作为影响不同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品质的因素。
[0053]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光源、背板、导光板和定位部件,其中,所述背板形成具有容纳所述导光板的壳体;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侧壁内侧,且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所在的背板一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和所述光源之间; 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的除去底面板的其他侧壁的内侧,所述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非入光面与所述背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背板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定位部件可滑动至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面板的内侧; 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定位部件所在的其靠近背板底面的一侧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接触时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部、连接部、滑块和挡块,所述背板的背面板或与所述光源所在侧壁的相邻侧壁上设置有滑槽,其中, 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部相固定,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背板的背面板或与所述光源所在侧壁的相邻侧壁设置; 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用以将所述滑块限制在所述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积; 所述滑块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积; 所述挡块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所在方向之间夹角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90°。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部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导光板正面且朝向所述导光板凸出的第一辅助板。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部件还包括在其定位部和连接部相连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平行所述导光板的与述光源所在侧壁的相邻侧壁的第二辅助板。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非入光面与所述背板之间的缝隙中设置有弹性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气垫、弹簧和弹性垫片。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模组采用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背光源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包括光源、背板、导光板和定位部件,其中,背板形成具有容纳导光板的壳体;光源设置在背板的侧壁内侧,且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定位部件设置在光源所在的背板一侧的两端,且位于导光板入光面和光源之间;若光源设置在背板的除去底面板的其他侧壁的内侧,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导光板的非入光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不仅可以保证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之间的间距为定值,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均匀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导光板的入光面和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作为影响不同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品质的因素。
【IPC分类】G02F1/13357
【公开号】CN204903917
【申请号】CN201520696310
【发明人】马永达, 张玉欣, 乔勇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