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009发布日期:2018-06-05 23:1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目前普遍应用在显示设备中的光学产品,其可向本身不具备发光功能的显示面板提供用于显示画面影像时所需的光线,故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会实际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早期应用在背光模组中的供光源为冷阴极管,但随发光源技术的发展,发光二极管(下称LED)的高演色性、低耗电等特性皆优于冷阴极管,故LED已渐取代冷阴极管成为背光模组的光源首选。然而,LED虽具有较佳的出光优点,但基于其高指向性与有限的出光角度,使得背光模组普遍具有明暗不均的出光现象,这点为当前相关厂商急需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另一方面,为使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更为提升,也就是为了增进显示画面影像的对比度,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技术也被使用在背光模组中,以有效在控制显示设备各区域在显示画面时的明暗效果。但是,现有的背光模组,仍无法妥善地兼顾均匀出光,以及在后续使用时具有较佳的区域调光效果,尤其在目前显示设备均朝着大尺寸发展的现状下,区域调光的准确度更是难以掌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无法提供均匀的出光,并且难以区域调光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以用于提供均匀的出光效果,并且还具有极佳的区域调光功效,以增进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创作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及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垂直邻接设置,且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多个第一光源,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对应所述第一入光面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光源的主出光轴垂直所述出光面的法线;及多个第二光源,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对应所述第二入光面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光源的主出光轴平行所述出光面的法线,以使所述导光板具有均匀的出光。

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光源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一轴向间隔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二轴向延伸排列,且邻近于所述导光板一侧边设置,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相互垂直。换而言之,通过使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主出光方向相互垂直,以充分分布在导光板的整体区域内并进行导光从而形成均匀的出光。

此外,为提升光线利用率,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一反射板上。此外,较佳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增强反射效果。

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撑抵件,至少一个所述撑抵件设于所述反射板及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向所述第二光源提供些许的发光空间。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由此,使撑抵件稳固地设置在导光板及反射板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光源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一轴向间隔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二轴向延伸排列,且邻近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二侧边设置,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相互垂直,以使复合式背光模组具有足够的出光亮度。

同样地,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下,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一反射板上,以提升光线利用率。此外,较佳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以增强反射效能。

并且,为了使第二光源具有发光空间,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撑抵件,所述撑抵件设于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

较佳地,在次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以使该撑抵件稳固地设置于导光板与反射板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具有多个第三光源,且所述导光板还具有一第三入光面,所述第三入光面相对所述第一入光面并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垂直邻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光源对应所述第三入光面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及多个所述第三光源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一轴向延伸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沿该导光板的一第二轴向延伸排列,且邻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设置,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相互垂直。以使复合式背光模组具有足够的出光亮度。

同样地,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下,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一反射板上,以提升光线利用率。此外,较佳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以增强反射效果。

并为使第二光源具有发光空间,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撑抵件,其设于所述反射板及所述导光板之间。

较佳地,在次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以使撑抵件稳固地设置在导光板与反射板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具有多个第三光源,且所述导光板还具有一第三入光面,所述第三入光面相对所述第一入光面并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垂直邻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光源对应所述第三入光面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及多个所述第三光源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一轴向延伸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沿所述导光板的一第二轴向延伸排列,且邻近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二侧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相互垂直。以使复合式背光模组具有足够的出光亮度。

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一反射板上,以提升光线利用率。此外,较佳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由此增强反射效能。

此外,为了向第二光源提供发光空间,在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撑抵件,至少一个所述撑抵件设于所述反射板及所述导光板之间。

较佳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揭示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以稳固地隔开导光板与反射板。

为了提升光线的使用率,避免光线损耗造成出光亮度不足与不均现象,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一反射板上。且更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

此外,在次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撑抵件,至少一个所述撑抵件设于所述反射板及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向所述第二光源提供发光空间。

较佳地,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以使导光板与反射板稳固分隔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呈矩阵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两侧边缘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角落,以使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各区域均可有均匀一致的出光效果。

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具有多个第三光源,且所述导光板还具有一第三入光面,所述第三入光面相对所述第一入光面并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垂直邻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光源对应所述第三入光面的两侧边缘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角落,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两侧边缘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角落,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呈矩阵排列设置,以有效提升导光板的整体出光亮度。

较佳地,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设置在一反射板上,以增进光线的利用率。且更进一步地,在次一实施方式中,该反射板具有多个容置槽,以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以强化光线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撑抵件,至少一个所述撑抵件设于所述反射板及所述导光板之间,以给第二光源预留发光空间。

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撑抵件为一柱体,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板分别对应所述撑抵件设有一安装槽及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用于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以稳固地隔开导光板与反射板。

本实用新型还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一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及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设置,以用于接收所述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光线以显示画面;由此,透过控制该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可进而实现区域调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复合式背光模组,通过利用混合设置的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并搭配导光板,以消除导光板出光面的暗区,进而提供具均匀亮度的出光效果。在应用到显示器上后,就可通过控制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实现极佳的区域调光功能。而复合式背光模组在光源的配置上,如之前的各实施方式所述,可依据需求进行调整与设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次一实施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复合式背光模组

10:导光板

101:第一入光面

102:第二入光面

103:出光面

104:安装槽

105:第三入光面

11:第一光源

12:第二光源

13:反射板

131:容置槽

132:安装孔

14:撑抵件

141:第一端

142:第二端

1421:卡抵部

15:第三光源

A:第一光源主出光轴

B:第二光源主出光轴

N:出光面法线

L1:第一轴向

L2:第二轴向

2:显示器

2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背光模组领域中,如何使背光模组整体呈现出均匀且一致的出光状态,为首要且重要的开发设计要点。现有的背光模组受限于LED光源的高指向性的出光特性以及光源配置极限,在出光时仍会产生部分区域过暗现象,进而导致出光不均的问题。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以提供具有一致的出光强度的光学产品。请参阅图1A及图1B,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及平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1,其包括一导光板10、多个第一光源11及多个第二光源12。

导光板10具有一第一入光面101、一第二入光面102及一出光面103,第一入光面101及第二入光面102分别与出光面103垂直邻接设置,且第二入光面102与出光面103相对设置,其中出光面103可设置有微结构网点(图中未示出)以利于形成出光。第一光源11分别对应第一入光面101设置,且第一光源11的主出光轴A垂直出光面103的法线N。第二光源12分别对应第二入光面102设置,且第二光源12的主出光轴B系平行出光面103的法线N。由此,通过第一光源11与第二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不同的配置,可有效补足导光板10各区如角落或边缘区域产生的暗区。其中,第一光源11可分别为LED,且一并设置在电路板上而形成例如灯条的式样,第二光源12也可为LED,除了可如图所示的单独排列设置以外,也可一并设置在电路板而形成灯条的式样。

较佳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为沿着导光板10的一第一轴向L1间隔排列设置,第二光源12分别沿该导光板10的一第二轴向L2延伸排列,且邻近导光板10一侧边设置,其中第一轴向L1与第二轴向L2相互垂直,其中,第一轴向L1平行于导光板10短边设置,第二轴向L2平行于导光板10长边设置。若单独设置第一光源11,受光线导引与传输的衰减影响,在垂直第一入光面101的导光板10边侧区域,多半会出现出光亮度不足的现象。于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通过将第二光源12设置在邻近导光板10一侧边的方式,可有效解决边侧区域的过暗现象,进而提升整体出光均匀度。

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以及次一实施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提升第二光源12的光线利用率,防止部分光线投射至导光板外部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可使第二光源12分别设置在一反射板13上,以将第二光源12驱动时未进入导光板10内的光线,利用反射板13反射回导光板10内进行导引出光。更进一步地,反射板13具有多个容置槽131,以用于设置这些第二光源12,并利用槽状结构加强反射效果,在此以各容置槽131均设置有一第二光源12,且反射板13的大小与导光板10的大小相同为例来说明。

此外,于本实施状态中,复合式背光模组1更包括至少一撑抵件14,其设置在反射板13及导光板10之间,以使反射板13与导光板10形成一间隙,进而让第二光源12得到一些发光空间,使导光板10能够取得更加均匀的入射光线。优选地,撑抵件14为两端非等宽的柱体,并且其一端设置在导光板10上,相对的另一端则设置在反射板13处,以达到支撑以及让导光板10与反射板13相隔一距离的目的。

或者如图2C所示,撑抵件14可为一柱体结构,且具有一第一端141及一第二端142,导光板10及反射板13分别对应撑抵件141设有一安装槽104及一安装孔132,第一端141用于设置在安装槽104,第二端142则用于设置在安装孔132。更具体来说,撑抵件14的第一端141可为圆锥形,第二端142延伸有形似箭形的一卡抵部1421,在组装时,可使第一端141先穿过反射板13的安装孔132,并固定于导光板10的安装槽104内,而第二端142延伸的卡抵部1421则可卡抵在反射板13的底部并形成固定,并使导光板10与反射板13之间形成可供第二光源12发光的空间。较为优选的是,安装槽104可为一浅且小的凹槽,以避免破坏光线导引效果。

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同样沿着平行于导光板10短边的第一轴向L1间隔排列设置,而第二光源12则沿着平行于导光板10长边的第二轴向L2延伸排列,并且邻近导光板10相对的两侧边设置。从而防止在第二光源12设置于导光板10的单侧边时,因光线传递导引的能量消耗,导致导光板10相对的另一侧边产生的过暗现象,以使导光板10具有更佳的出光亮度。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12也可设置在具有多个容置槽131的反射板13上,以增进光线利用率。其中,反射板13可以是一个容置槽131对应一个第二光源12设置的方式,或者可以是这些容置槽131分别为长条形的槽状结构,且一个容置槽131对应导光板10相对两侧边的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12的方式。

此外,为了给第二光源12预留发光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导光板10及反射板13之间设置撑抵件14。该撑抵件14的形态如上所述,因此不再赘述。

为更进一步地确保该复合式背光模组1的整体出光亮度与均匀度,如图4A和图4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以及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背光模组1还具有多个第三光源15,且导光板10还具有一第三入光面105,该第三入光面105相对第一入光面101并与第二入光面102垂直邻接设置,该第三光源15分别对应该第三入光面105呈间隔设置。第一光源11及第三光源15沿着导光板10的第一轴向L1延伸并排列设置,而第二光源12则分别沿着导光板10的第二轴向L2延伸并排列,且邻近导光板10的一侧边设置。其中,如图4A所示,第一轴向L1与第二轴向L2相互垂直。由此,通过第三光源15的设置,使导光板10呈现从双侧入光的状态,并配合第二光源12的设置,进而提升导光板10的整体出光均匀度。

其中,第二光源12除可以如上所述的邻近导光板10的一侧边设置,也可如图4B所示,沿导光板10的第二轴向L2排列并邻近导光板10相对的二侧边设置,以增强复合式背光模组1的整体出光亮度,避免因光线传递与导引造成的能量损耗,导致未设置第二光源12的侧边区域没有足够光线形成出光。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设有用于设置第二光源12的反射板13,以有效地将向外投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0的内部进行使用,降低不必要的光线耗损。并为第二光源12提供所需的发光空间,且该反射板13可设有用于设置第二光源12的容置槽131,如图4A所示,各容置槽131分别对应设有一第二光源12,又或是如图4B所示,容置槽131呈长条沟槽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在反射板13及导光板10之间也设置有一撑抵件14,且该撑抵件14已于前述,因此不再赘述。

如图5A和图5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实施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源12为矩阵状排列设置,且第一光源11分别对应第一入光面101两侧边缘设置,并位于导光板10的角落。由此,可通过对应导光板10的角落设置第一光源11,提升邻近于导光板10的出光面103边侧区域的亮度,进而使导光板10的整体出光均匀一致。在使第二光源12对应第二入光面102呈矩阵状排列设置时,由于第二光源12的发光角度限制,在实际使用中,邻近出光面103的边侧区域均会产生亮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在该处形成暗区,影响整体的出光均匀度。因此要使用第一光源11的光线补足过暗的区域,以让整体出光亮度与均匀度一致。

如图6A和图6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式背光模组1还具有多个第三光源15,且导光板10还具有一第三入光面105,其相对第一入光面101并与第二入光面102垂直邻接设置,该第三光源15对应第三入光面105的两侧边缘设置,并且位于导光板10的角落。第一光源11则如上所述的分别对应第一入光面101的两侧边缘设置,而第二光源12则呈矩阵排列设置。由此,通过第三光源15的设置而能够避免在仅设置有第一光源11时,入射至导光板10的光线受传递与导引而产生损耗的影响,从而使第一入光面101的相对侧在没有足够的光线进行导引出光时,有效地提升整体的出光亮度与均匀度。

此外,为了提升光线利用率,防止过多光线投射至导光板10的外侧而造成不必要的光线耗损,于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第二光源12分别设置在反射板13上,且较佳的是,反射板13上具有多个容置槽131,以用于设置第二光源12,从而利用这些槽状结构更进一步地提升反射效果。

进一步地,为使复合式背光模组1组装后,导光板10与反射板13之间能够相隔一段距离,以提供第二光源12一些展光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式背光模组1在反射板13及导光板10之间还设有一撑抵件14。优选地,该撑抵件14可以为一柱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141及一第二端142,导光板10与反射板13分别对应撑抵件14设有一安装槽104及一安装孔132,且第一端141用于设置在第安装槽104,而第二端142用于设置在安装孔132。撑抵件14的第一端141可为圆锥状,而第二端142则可延伸有一卡抵部1421,在组装时通过将第一端141穿过安装孔132,并固定在安装槽104内,使卡抵部1421能够抵靠在反射板13处,以由此来固定撑抵件14并使导光板10与反射板13之间形成一间隙。

如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分解示意图。并同时搭配参考图1A至图6B。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2,其包括如以上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复合式背光模组1及一显示面板20。该显示面板20对应复合式背光模组1设置,以接收复合式背光模组1的光线并显示画面。当上述的复合式背光模组1搭配显示面板20而作为显示器2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复合式背光模组1的发光状态,达到区域调光的功能。在区域调光的技术概念中,较为合适的作法是将需要低亮度的区域出光亮度减弱,以达到明显的亮暗对比,而不是增强需要高亮度的区域的出光亮度。这是因为在光线通过背光模组导引后,其亮度已大幅消耗,因此无论如何增强需要高亮度区域的光线供给强度,也无法提供足够亮度来显示画面。所以,通过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式背光模组1,可让该导光板10的出光面103具有均匀出光强度,而不会在应用到显示器1中并且不具备区域调光的手段时,产生局部暗区的出光效果。以避免由于显示画面的需要而使出光面上的暗区具有较高的出光亮度时,却无法确实地经由调整光源的驱动状态而补足该区亮度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器2,在搭配设置具有均匀出光强度的复合式背光模组1后,用过控制复合式背光模组1的发光状态,就可满足显示面板的画面亮度需求并实现极佳的区域调光功能。例如在以第一光源11为主要供光源时,可利用第二光源12补足亮度并配合达到区域调光的功能;若在以第二光源12作为主要供光源时,则可利用第一光源12补足亮度并配合达到区域调光的功能。

同样地,该复合式背光模组1可采用如上所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结构布局,例如使导光板10具有第三入光面105并对应设置有第三光源15,进而增强导光板10的整体均匀度,消除可能产生的暗区。又或是增设可设置第二光源12的反射板13,并在反射板13及导光板10之间通过撑抵件14形成一间隔距离,以提供第二光源12发光空间等。其余的细节技术特征,请参考前述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背光模组,通过利用混合设置的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并搭配导光板,以消除导光板出光面的暗区,进而提供具均匀亮度的出光效果。进一步地应用到显示器上后,就可通过控制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实现极佳的区域调光功能。在传统的背光模组设计概念中,由于光线特性相当敏感,因此在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结构厚度限制、出光亮度、出光均匀度等,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会采用设置单向光源的方式进行设计与调整。因此大量存在各种光源只设置在同侧或是相对平行的两的背光模组,以及对这类设置方式进行各种调整与改良的技术。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将主出光轴为相互垂直的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相结合并混合设置方式,在过往的设计概念中则因为思维惯性的作用而会被舍弃并不采用,这也是目前相关技术仍不断地针对光源设置在同侧或相对平行的两侧的背光模组进行改良的原因。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背光模组系脱离了传统思维的设计想法,通过将主出光轴相互垂直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混合设置的方式,使得复合式背光模组的出光可具有均匀的效果,以及进一步实现区域调光的功能。此外,光学产品不同于物理机械结构,通过简易的结合即可预见出光效果,而必须通过反复的调整与试验才可获得真正所需的出光效果,因此并非将两个结构相互结合就可推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内容,还要依据前述内容所指出的过往从未有过将主出光轴相互垂直的光源结合的设计方案存在。而该复合式背光模组在光源的配置上,如之前提供的各实施方式所述,均可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对应的调整与设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