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4526发布日期:2018-07-20 20:5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LED灯带。



背景技术:

LED灯带是形状为一条带子,上面组装有复数个LED的柔性电路板或者 PCB板。LED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在建筑装饰以及城市夜间景观等方面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丰富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LED灯带一般采用一体成型的灯带,一体成型的灯带散热往往不佳。由于LED灯带需要使用很多LED发光,柔性电路板或者PCB板很容易积累大量的热量,LED灯带散热不佳,会造成柔性电路板或者PCB板上的温度过高,容易损坏LED灯带。 LED灯带中若有一些灯不亮,极容易影响整体观感以及整体的亮度。为了不影响整体LED灯带的美观,需要对坏死的LED灯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灯带都是整条灯带且无法拆卸的,若中间有一颗LED灯坏死,无法直接更换新的LED 灯。因此不能实现灯带的快速连接组装,拆装非常不便。

因此亟需发展一种便于更换坏死的LED灯,拆装方便且视觉效果佳的LED 灯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坏死的LED灯,拆装方便且视觉效果佳的LED灯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带,包含LED底带,所述LED底带上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灯珠固定槽,每一所述灯珠固定槽内可拆卸的嵌套有与所述灯珠固定槽相匹配的灯珠,所述灯珠固定槽的形状为一正方体,所述灯珠固定槽的高度小于所述LED底带的高度。

其中,所述灯珠固定槽的两平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正金属薄片及一负金属薄片,所述正金属薄片及所述负金属薄片的一端平直贴于所述LED底带的内表面,所述LED底带上设置有两根电线,其中一根所述电线与所述正金属薄片电性连接,另一根所述电线与所述负金属薄片电性连接。

其中,两相邻的所述灯珠固定槽之间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高度与所述LED底带的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LED底带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LED带盖,所述LED带盖上设置有复数个带盖通孔,所述带盖通孔位于所述圆形通孔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LED底带的截面为一T型结构,所述LED带盖上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LED底带的轮廓相匹配。

其中,所述收容槽包括底面及两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底面连接所述两侧面的下端,所述两侧面的上端之间形成所述收容槽的开口,所述两侧面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其中,所述灯珠包含有一正方体结构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平行外表面上设有一组可导电金属薄片,当所述灯珠嵌套于所述灯珠固定槽时,所述灯珠固定槽上的所述正金属薄片及所述负金属薄片与所述灯珠上的所述一组可导电金属薄片分别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包含有一正四棱锥形凹槽,所述可导电金属薄片的一端贴在所述四棱锥凹槽的底面上。

其中,所述正四棱锥形凹槽的四个侧面中心点位置和底面中心点位置均安装有一颗LED灯泡,所述LED灯泡通过串联方式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可导电金属薄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带可以通过灯珠与灯珠固定槽的可拆卸式连接,实现单个灯珠的拆换。即当中间有一颗灯珠坏死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灯珠,拆装非常方便。在两相邻的灯珠固定槽之间设有圆形通孔,使得灯珠发光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从与其相邻的圆形通孔中散出去,避免温度过高,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LED灯泡采用正四棱锥形立体结构固定,可以增强灯珠的立体感,使得整个LED灯带的视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灯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灯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灯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带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处的说明与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灯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灯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LED灯带10包含LED 底带1,LED底带1上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灯珠固定槽11,每一灯珠固定槽11 内可拆卸的嵌套有与灯珠固定槽11相匹配的灯珠12。由于LED灯带10内灯珠12是独立嵌套于LED底带1内,而不是一体成型的,因此可以实现单个灯珠12的拆换。即当中间有一颗灯珠12坏死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灯珠12,拆装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以5个灯珠固定槽11为例,但不仅限于5个。灯珠固定槽11的形状为一正方体,灯珠固定槽11的高度小于LED底带1的高度。即如图2所示,灯珠固定槽11的高度为L小于LED底带1的高度H1。灯珠12的形状与灯珠固定槽11的相匹配,即灯珠12是与灯珠固定槽11尺寸相同的正方体,这样可以使灯珠12紧密的嵌套于灯珠固定槽11内。LED底带1上还设有复数个圆形通孔13,圆形通孔13位于两相邻的灯珠固定槽11之间,圆形通孔 13的高度与LED底带1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以4个圆形通孔13为例,但不仅限于4个。即如图1所示,灯珠固定槽11A与灯珠固定槽11B之间设有一圆形通孔13A,灯珠固定槽11B与灯珠固定槽11C之间设有一圆形通孔13B,灯珠固定槽11C与灯珠固定槽11D之间设有一圆形通孔13C,灯珠固定槽11D与灯珠固定槽11E之间设有一圆形通孔13D。较佳的,圆形通孔13位于两相邻的灯珠固定槽11的正中间,灯珠固定槽11内的灯珠12发光产生的热量可以从与其相邻的圆形通孔13中散出去,避免温度过高,延长灯珠12的使用寿命。较佳的,灯珠固定槽11的两平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正金属薄片111及一负金属薄片112,正金属薄片111及负金属薄片112的一端平直贴于LED底带1的内表面。LED底带1上还设置有两根电线14,分别为电线14A以及电线14B。其中一根电线14A与正金属薄片111电性连接,另一根电线14B与负金属薄片 112电性连接,实现灯珠固定槽11内的灯珠12与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另外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能好,也可以将灯珠12发光产生的热量导出,降低灯珠12的温度,延长灯珠12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 LED灯带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LED带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LED底带1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LED带盖2,LED带盖2上设置有复数个带盖通孔21,带盖通孔21位于圆形通孔13的正上方。这样可以使得灯珠12发光产生的热量通过与其相邻的圆形通孔13以及带盖通孔21正上方的带盖通孔21散到外部。其中,LED带盖2可以为软塑料材质的。较佳的,LED 底带1的截面结构为一T型结构,LED带盖2包含有收容槽22,收容槽22与 LED底带1的轮廓相匹配,使得LED底带1的一端可收容于收容槽22内。收容槽22包括底面22A及两相对设置的侧面22B以及22C,底面22A连接两侧面22B以及22C的下端。两侧面22B以及22C的上端之间形成收容槽22的开口,两侧面22B以及22C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收容槽22的开口的宽度。即如图4所示,收容槽22两侧面22B以及22C的下端之间的距离S1大于收容槽 22的开口的宽度S2。收容槽22与LED底带1的轮廓相匹配,即如图3所示, T型结构底带顶端的宽度与收容槽22两侧面22B以及22C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S1相同,T型结构底带底端的宽度与收容槽22的开口的宽度S2相同。这样可以使得LED带盖2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LED底带1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灯珠12包含有一正方体结构的外壳121。由于灯珠12的形状与灯珠固定槽11的相匹配,即灯珠12是与灯珠固定槽11尺寸相同的正方体,这样可以使灯珠12 紧密的嵌套于灯珠固定槽11内。外壳121的两平行外表面上设有一组可导电金属薄片121A以及121B,当灯珠12嵌套于灯珠固定槽11内时,灯珠固定槽11 上的正金属薄片111及负金属薄片112与灯珠12上的可导电金属薄片121A以及121B分别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以正金属薄片111与灯珠12上的可导电金属薄片121A电连接,负金属薄片112与灯珠12上的导电金属薄片121B电连接为例。较佳的,外壳121包含有一正四棱锥形凹槽3,可导电金属薄片121A以及121B的一端贴在四凌锥凹槽3的底面上。正四棱锥形凹槽3的四个侧面中心点位置和底面中心点位置均安装有一颗LED灯泡4,LED灯泡4通过串联方式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于可导电金属薄片121A以及121B。LED灯泡采用正四棱锥形立体结构固定,可以增强灯珠的立体感,使得整个LED灯带10的视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带可以通过灯珠与灯珠固定槽的可拆卸式连接,实现单个灯珠的拆换。即当中间有一颗灯珠坏死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灯珠,拆装非常方便。在两相邻的灯珠固定槽之间设有圆形通孔,使得灯珠发光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从与其相邻的圆形通孔中散出去,避免温度过高,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LED灯泡采用正四棱锥形立体结构固定,可以增强灯珠的立体感,使得整个LED灯带的视觉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