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13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其通过辅助加热装置的设置,而防止PC板在焊锡槽与加热槽之间发生温度骤降,避免影响焊锡品质及效果,可以提升PC板的合格率。
请参阅图2所示,图中揭示出PC板在习式焊锡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当PC板通过助焊槽91进入加热槽92后温度开始上升,此为第一上升阶段X1,之后PC板离开加热槽92进入焊锡槽93沾覆锡液,由于焊锡槽93温度高于加热槽92,所以PC板的温度会再度上升,此为第二上升阶段X2。然而第一上升阶段X1与第二上升阶段X2之间有一骤降落差阶段X3,此骤降落差阶段X3的PC板温度呈骤降状态。
请参阅图3所示,由于加热槽92与焊锡槽93各为独立设置的构件,因此相邻处会产生一间隔区α。又加热槽92边缘作为定位用的框架或结构支撑部位,因此会有无效加热区β的存在;其次,焊锡槽93为喷流区,但焊锡槽93边缘至PC板沾锡处也会有一段空间区γ产生。而α、β、γ区不能提供有效热源,特别是α区是一完全没有热能产生的区段,因此PC板温度在第一上升阶段X1与第二上升阶段X2间产生一温度骤降现象,使整个温度控制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下降,使PC板在沾覆锡液前的温度无法达到预期所需正常工作温度,或者PC板在经过加热槽92与焊锡槽93之间时底端针脚夹带部份较低温度空气,而使锡焊效果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研究的是如何使PC板在通过加热槽与焊锡槽之间时,不会有温度骤降的情形发生,让PC板上升温度的变化更为稳定,促使PC板于沾覆锡液时具有更佳的锡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作用1.加热槽与焊锡槽的间隔处(α区),利用辅助加热装置可导出热空气对PC板进行增温或续温作用。
2.热空气吹袭PC板时可使PC板底端针脚内所残存的冷空气排出。
3.热空气吹袭PC板时受PC板的阻挡会微向四周扩散,向加热槽方向(β区)扩散的热空气使PC板行经加热器边缘不会有失温死角产生。
4.热空气吹袭PC板时受PC板的阻挡会微向四周扩散,向加焊锡槽方向(γ区)扩散的热空气使PC板在未沾覆锡液之前不会有失温死角产生。
图2为PC板于习式焊锡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3为习式焊锡机的加热区显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加热区显示图。
图6为PC板于本实用新型焊锡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辅助加热装置的实施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辅助加热装置的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加热槽及风箱构造全剖面构造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实施锡焊时PC板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图中揭示出PC板100的温度同样具有第一上升阶段X1与第二上升阶段X2,但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辅助加热装置5的续温及加温功能,所以温度曲线于第一上升阶段X1与第二上升阶段X2之间不会产生骤降现象,反而呈斜向上升,借此使PC板的加温得以持续平稳向上,使其在沾覆锡液前得以保持在最适合焊锡的温度状态,使针脚101沾锡效果提高。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辅助加热装置5包含有输入部501、加热部502以及输出部503三个部分,输入部501可将外部空气引入加热部502进行增温,并利用输出部503将增温后的空气导出于所需的部位。图标中揭示的辅助加热装置5为其中一种可行实施例,其构成由一输入部501的鼓风机51、一加热部502的风箱52、以及输出部503的扩形开口53共同组成,其中,风箱52与扩形开口53能密封成型为一体,而在风箱52内设有增温用的加热器54,其组合后的立体构造有如图8所示,而应用实施例则如图9所示,实施中的辅助加热装置5是固定在加热槽92的底下。
请同时参阅图8及
图10,其中,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焊锡机辅助加热装置的全剖视图。图中揭示鼓风机51是由一马达511、一由马达传动的轴流风扇512、以及罩住轴流风扇512并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罩513所组成,当马达511激活后可带动风扇512旋转,而将加热槽92底下的热空气通过导流罩513吸入于风箱52内,在风箱52内经由加热器54加热后,再由另端扩形开口53输出。前述热空气是由加热槽92本身在加热时使遭周空气增温下所形成,所以辅助加热装置5恰好可利用这股热空气再加温输出,如此一来,辅助加热装置5就不需设计太大,而且不需使用大功率的加热器54就能实施,故辅助加热装置5的体积可缩小,并节省能源。当空气由输入部501进入时,可由导流罩513上方进入,且由下方输入于加热部502的风箱52内,所以风箱52前部下方必须设有入气口521,而在入气口521前设置一平台523以放置鼓风机51。当空气进入风箱52之后,受到加热器54的加热而增温成热空气,此加热器54是由多支电气加热管541组成,或由加温用石英灯、电热线圈等实施,由于空气须在短时间内转变成为高温状态,所以密闭的风箱52必须有适当长度以使空气能增温成高温。且风箱521侧边设有开口522,开口主要是供加热器54能移入或移出于风箱52中,在完成置入或取出后再以封盖55封闭以达安全效果。
其次,风箱52的另端与输出部503的扩形开口53相通,扩形开口53的开口呈朝上,因此为了使风箱52内的热空气由水平移动转为垂直输出,必须在扩形开口53底端与风箱52衔接处设置一弧形导板531,并将扩形开口52外壁设计呈倾斜状,通过弧形导板531与倾斜外壁而使热空气能够顺利地由水平转变为垂直导流输出。
实施时,辅助加热装置5设于加热槽93的底下(如图4揭示),而扩形开口53位在加热槽92与焊锡槽93之间,当三者同时加热时,PC板若通过扩形开口53上方并不会如同习式而造成温度骤降落差,反而呈增温向上状态(如图6揭示),如此能使PC板100在沾覆锡液前得以保持在最佳焊锡温度状态,使针脚101沾锡效果大大提高,减少焊锡瑕疵产生。
此外,
图11揭示传统加热槽93的上方都会设置风箱95,以防止加热槽93的热源失散而达到节省能源的使用效果,然而本实用新型加装了辅助加热装置5后,扩形开口53排出的热空气若未加以有效搜集而排出也会造成浪费,所以在风箱95的后端延伸出弧形导流罩96,以搜集扩形开口53排出的热空气至风箱95内,充分地达到热源回收功能。
通过上述实施,可获得下列优点1.可防止PC板于沾覆锡液前发生温度骤降情形。
2.可防止PC板于沾覆锡液前针脚夹带低温的空气。
3.以热空气对PC板进行加热,除加热效果稳定外,并可消除针脚周遭加热死角,使温度控制更为精准。
4.PC板的温度受到精确稳定控制,使得沾锡效果与品质大大提高。
5.风箱的后端延伸出弧形导流罩,能使辅助加热装置排出的热空气加以有效搜集回流至风箱内,而充分地利用热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焊锡机的改进结构已然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尤指在加热槽与焊锡槽的间隔处产生热空气输出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输入部,为将外部空气引入加热部的鼓风机;一加热部,为内部设有加热器的密闭风箱;及一输出部,设于风箱末端以导引热空气输出之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加热装置固定在加热槽的底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部的开口朝上,且下端与加热部风箱间的转折处设有能使热空气由水平移动转为垂直输出的弧形导板。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外壁设计呈使热空气能够顺利导出的倾斜状而成为扩形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槽上的风箱后端延伸出弧形导流罩,此导流罩位在辅助加热装置的输出部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锡机的辅助加热装置,尤指在加热槽与焊锡槽的间隔处产生热空气输出的加热装置,其包含一输入部,为将外部空气引入加热部的鼓风机;一加热部,为内部设有加热器的密闭风箱;及一输出部,设于风箱末端以导引热空气输出的开口;输入部将外部空气引入加热部进行增温后,再通过输出部将热空气导出在加热槽与焊锡槽的间隔处,使PC板的焊锡过程中保持平稳加温,使其在焊锡前达到最适宜的焊锡温度状态。
文档编号B23K3/04GK2543649SQ0223990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2日
发明者张焱昇 申请人:张焱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