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冲压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43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冲压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多种冷冲压工序的复合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U形弯曲件成形的基本工艺方案是先落料,后弯曲的单工序成形,这种方案模具结构简单,需要2副模具,精度和效率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结构。
一种冷冲压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是由上模座1、卸料螺钉2、卸料弹簧3、模柄4、第一螺钉5、第一导柱6、第二螺钉7、销钉8、凸凹模9、卸料板10、导套12、顶出器22、弹簧24、垫板25组成,下模是由第二导柱13、下模座14、落料凹模15、第三螺钉16、弯曲凹模17、限位螺钉18、托杆19、顶件弹簧20、顶板21、挡料销23组成,凸凹模9和第一导柱6分别安装在上模座1下,顶出器22安装在凸凹模9里,导套12直接安装在上模座1下;第二导柱13直接安装在下模座14上、落料凹模15和弯曲凸模17分别安装在下模座14的中心部位;上模通过导套12和第二导柱13与下模合模。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对于U形弯曲件成形工艺方案可以使落料和弯曲复合成形,这种方案只需要1副模具,模具结构简单,精度和效率都较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结构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上模座1,卸料螺钉2,卸料弹簧3,模柄4,第一螺钉5,第一导柱6,第二螺钉7,销钉8,凸凹模9,卸料板10,坯料11,导套12,第二导柱13,下模座14,落料凹模15,第三螺钉16,弯曲凸模17,限位螺钉18,托杆19,顶件弹簧20,顶板21,顶出器22,挡料销23,弹簧24,垫板25。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冷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是由上模座1、通过定位孔和第一螺钉5直接安装在上模座1上中心的模柄4、通过定位孔和垫板25及第二螺钉7和销钉8分别安装在上模座1下的导柱6、导套12、凸凹模9、安装在凸凹模9里的弹簧24和顶出器22、通过卸料螺钉2和卸料弹簧3安装在上模座1下凸凹模(9)周围的卸料板(10)组成,顶出器(22)兼作落料凹模,由第一导柱6导向。下模是由下模座14、通过定位孔直接安装在下模座14上的第二导柱13、通过定位台和第三螺钉16安装在下模座14中心部位的落料凹模15、通过限位螺钉18安装在落料凹模15里的弯曲凸模17、安装在落料凹模15和弯曲凸模17之间的顶件弹簧20和顶板21、直接安装在落料凹模15上的挡料销23、安装在下模座14里的托杆(19)组成,弯曲凸模17是可动的。上模通过导套12和第二导柱13与下模合模。
压力机的滑块(图中未表示)带动由图1中附图标记为1-10,12,22,24,25的部件组成的上模向下运动,卸料板10和顶出器22首先接触到放在落料凹模15和弯曲凸模17上的坯料11的上表面将其压紧,上模继续下行即凸凹模9向下运动约1.5个料厚,完成部分落料;凸凹模9继续下行开始弯曲至完成弯曲即垫板25下表面接触到顶出器22的上表面,在此之前在限位螺钉18和托杆19共同作用下托杆19作用在弯曲凸模17上的力大于弹簧24通过顶出器22和坯料11作用在弯曲凸模17上的力,所以弯曲凸模17不运动;上模继续下行,由于垫板25下表面与顶出器22的上表面是刚性接触,而托杆19的作用力是弹力,这样顶出器22和弯曲凸模17同时向下运动到弯曲凸模17的下表面与下模座14上表面接触,完成其余落料。此时压力机滑块到达下死点,压力机带动上模回程,主要通过卸料弹簧3和卸料板10完成废料及坯料的卸料,通过顶件弹簧20和顶板21及弹簧24和顶出器22完成工件的顶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冲压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是由上模座(1)、卸料螺钉(2)、卸料弹簧(3)、模柄(4)、第一螺钉(5)、第一导柱(6)、第二螺钉(7)、销钉(8)、凸凹模(9)、卸料板(10)、导套(12)、顶出器(22)、弹簧(24)、垫板(25)组成,下模是由导柱(13)、下模座(14)、落料凹模(15)、第三螺钉(16)、弯曲凹模(17)、限位螺钉(18)、托杆(19)、顶件弹簧(20)、顶板(21)、挡料销(23)组成,其特征在于凸凹模(9)和第一导柱(6)分别安装在上模座(1)下,顶出器(22)安装在凸凹模(9)里,导套(12)直接安装在上模座(1)下;第二导柱(13)直接安装在下模座(14)上、落料凹模(15)和弯曲凸模(17)分别安装在下模座(14)的中心部位;上模通过导套(12)和第二导柱(13)与下模合模。
全文摘要
一种冷冲压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是由上模座1、卸料螺钉2、卸料弹簧3、模柄4、第一螺钉5、第一导柱6、第二螺钉7、销钉8、凸凹模9、卸料板10、导套12、顶出器22、弹簧24、垫板25组成,下模是由第二导柱13、下模座14、落料凹模15、第三螺钉16、弯曲凹模17、限位螺钉18、托杆19、顶件弹簧20、顶板21、挡料销23组成,凸凹模9和第一导柱6分别安装在上模座1下,顶出器22安装在凸凹模9里,导套12直接安装在上模座1下;第二导柱13直接安装在下模座14上、落料凹模15和弯曲凸模17分别安装在下模座14的中心部位;上模通过导套12和第二导柱13与下模合模。
文档编号B21D37/12GK1927497SQ2006100430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5日
发明者聂福荣, 冯辉霞, 袁子洲, 刘德学, 张婷, 王玉兰 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