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割受力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08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割受力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
割受力显示装置。
技术背景 内圆切片机是稀土永磁材料烧结钕铁硼平面切割加工中最常用的加工设备。它包
括半自动内圆切片机、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包括微机控制系统、由主电机 带动的切割刀具、进给装置,进给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带动的X轴移动工作台、由步进电机带 动的Y轴移动工作台,X轴移动工作台设置在Y轴移动工作台的上方,带动X轴移动工作台 的步进电机设置在Y轴移动工作台上。目前,无论是半自动内圆切片机还是全自动内圆切 片机,在切割过程中均没有显示切割受力状况的显示装置。 在内圆切割操作的过程中,具体的切割参数往往是凭操作人员的经验根据切割所 设置的,产品的质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稳定吃刀(扶刀)时间和切割过程中刀口的 受力程度是影响切割速度的主要因素,切割速度体现在进给时间上,如果进给时间间隔长, 则会存在弹性变形应力释放完毕之后的空转,如果进给的时间间隔短,则上一个进给期间 的应力尚未释放完,造成应力积累,轻则影响切割产品的质量(切割出的产品凹心),重则 毁料撕刀。 在全自动内圆切割加工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切割控制参数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 的影响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人们是无法检测和判定当前的参数组合是否处在最优的状 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可以显示和指示弹性原件的变形量的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 性进给切割受力显示装置,目的是用以判断当前切割状态下的参数是否合适、并根据所显 示的结果进行调整参数。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安装在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 作台上的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显示器,位移传感器的编码盘上 缠绕有位移拉线,缠绕长度大于最大位移量,位移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编码器O点对应的位 置,位移拉线的另一端与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丝杠螺母组件固定,位移传感器上还缠绕有 回力复位拉线,缠绕长度与位移拉线相同,回力复位拉线与拉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 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台上。 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包括角度转动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角度转动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均包括以数字编码输出方式和以模拟量 输出方式。 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割装置的弹性原件的变形量显示在显示器上,通过 观察显示器上的弹性原件的变形量来间接反应当前切割状态,通过测量弹性原件的受力变形量,来定性地确定当前切割状态,以确定和调整切割进给参数,以解决设备、控制模式及 切割参数对不同可加工性的材料,从而避免发生刀口因受力过大,使切割的产品严重凹心 报废或发生烧刀、毁料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器,2、电线,3、传感器,4、拉簧,5、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 台,6、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丝杠螺母组件,7、拉线,8、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固定安装在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 台5上的角度转动传感器3,角度转动传感器3通过电线2连接显示器l,角度转动传感器 3的编码盘上缠绕有位移拉线7,缠绕长度大于最大位移量,位移拉线7的一端固定在编码 器0点对应的位置,位移拉线的另一端与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丝杠螺母组件6固定连接,角 度转动传感器3上还缠绕有回力复位拉线8,缠绕长度与位移拉线相同,回力复位拉线8与 拉簧4连接,拉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台5上。
权利要求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缓冲进给切割受力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台上的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显示器,位移传感器的编码盘上缠绕有位移拉线,缠绕长度大于最大位移量,位移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编码器0点对应的位置,位移拉线的另一端与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丝杠螺母组件固定,位移传感器上还缠绕有回力复位拉线,缠绕长度与位移拉线相同,回力复位拉线与拉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全自动内圆切片机的X轴移动工作台上。
专利摘要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割受力显示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它包括角度转动传感器,角度转动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显示器,角度转动传感器的编码盘上缠绕有位移拉线,缠绕长度大于最大位移量,位移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编码器0点对应的位置,角度转动传感器上还缠绕有回力复位拉线,缠绕长度与位移拉线相同,回力复位拉线与拉簧连接。将本实用新型与全自动内圆切片机连接,全自动内圆切片机弹性进给切割装置的弹性原件的变形量显示在显示器上,通过弹性原件的变形量来间接反应当前切割状态,确定切割进给参数,解决设备、控制模式及切割参数对不同可加工性的材料,从而避免发生刀口因受力过大,使切割的产品严重凹心报废或发生烧刀、毁料事故。
文档编号B23Q17/09GK201537834SQ20092025500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杨潇 申请人:杨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