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以及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16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以及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状锯中将线材送出用线轴以及卷绕用线轴以可以进行方向 转换的状态进行支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状锯中,作为线材送出用线轴以及卷绕用线轴相对于线状锯的主辊的支撑方 式,存在线轴的立式放置(垂直放置)和横向放置(水平放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多个线轴作为立式放置型而设置。在立式放置型的线轴中,在 重力方面稳定,但相反地,在线轴的安装/拆卸时,必须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支撑轴,使较重 的线轴沿与重力相反的垂直方向移动。与此相对,在横向放置型的线轴中,由于在线轴的安装/拆卸时,使线轴相对于水 平的支撑轴沿水平方向移动,所以不需要使线轴沿与重力相反的方向移动,另外,由于通过 输送装置进行线轴输送时的姿态,通常也为水平方向,所以存在线轴的安装作业以及拆卸 作业与立式放置型相比较可以容易地进行的优点。在横向放置型的线轴中,可以减少向同样被水平设置的主辊引导线材引导辊,还 可以合理地配置线材引导路径中所需要的各种装置,例如横向往返装置及张力施加装置。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对于线轴不采用立式放置型,而采用横向放置型的情况不断增加,以实 现线轴的更换、使用后的线材的废弃、以及各种装置的合理配置。另外,即使采用横向放置型,如果线轴支撑用的水平支撑轴的开放端、即线轴的拆 卸以及安装侧的端部,不从线状锯的侧面朝向外侧,则作业方便性较差。但是,在线状锯的 机械结构上,有时无法使水平方向的支撑轴的开放端始终朝向外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77663 (专利第3137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在线状锯的支撑线材线轴的装置中,可以根据需要转换线 轴用的支撑轴的朝向。基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在线状锯的机台上,支撑以卷 绕状态收容线状锯用的线材的线轴,其具有旋转轴,其相对于线状锯的机台以可旋转的状 态安装;线轴支撑轴,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一端为自由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以 及驱动电动机,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使由所述线轴支撑轴支撑的线轴旋转,构成为在线 轴的更换或者使用后的线材的废弃时,通过使所述旋转轴旋转规定角度,将线轴支撑轴的 自由端相对于所述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从而可以从朝向外侧状态的线轴支撑轴的自 由端侧安装/拆卸线轴(技术方案1)。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在旋转轴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支 撑轴,并且,在旋转轴上安装驱动电动机,将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和线轴支撑轴,通 过旋转传递单元连结(技术方案2)。
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在旋转轴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支 撑轴,并且,在线轴支撑轴的另一端部上,直接连结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技术方案 3)。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 于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使线轴的重心与所述机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技术 方案4)。另外,本发明在线状锯的机台上,设置至少一对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将一个线 材线轴支撑装置作为线材送出用,将另一个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作为线材卷绕用,从而构成 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在线轴的更换或者使用后的线材的废弃时,通过使上述旋转 轴旋转规定角度,由此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上述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从朝 向外侧状态的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侧安装/拆卸线轴(技术方案5)。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在线材的送出及卷绕时,将 所述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线轴支撑轴设定为不同的朝向(技术方案6),或者将所述各线 材线轴支撑装置的线轴支撑轴设定为相同朝向(技术方案7)。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旋转轴设置在垂直 方向上(技术方案8),或者将旋转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技术方案9)。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 由端相对于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使线轴的重心与所述机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 侧(技术方案10)。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在线轴的安装/拆卸时,由于线轴支撑 轴的自由端可以相对于机台成为朝向外侧状态,所以线轴相对于线轴支撑轴的插入或拔 出,可以从机台外的位置利用升降机等的托叉的单一方向运动而容易地进行,除此以外,只 要将线轴支撑轴以朝向外侧状态设定在水平方向上,则线轴的插入或拔出,可以通过线轴 的水平移动,即在重力的作用方向上负载没有变化的状态下进行(技术方案1)。另外,在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由于相对于旋转轴将线轴支撑轴和驱动电动 机支撑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所以线轴支撑轴的周围不会变得复杂,可以有效地利用机台的 上空间及下空间(技术方案2)。另外,在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如果在线轴支撑轴的悬臂侧 的端部上直接连结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则在旋转轴的负载平衡变好这一点上有利 (技术方案3)。在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中,由于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设定为朝 向外侧状态时,线轴的至少重心与上述机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所以在线轴安装/ 拆卸时,升降机等容易控制线轴重心位置,由此可以进行稳定的搬运(技术方案4)。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具有上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自 身的效果,即在线轴的安装/拆卸时,由于可以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而设为 朝向外侧状态,所以线轴相对于线轴支撑轴的插入及拔出,可以从机台外的位置通过利用 升降机等的托叉的单一方向运动而容易地进行,除此以外,如果将线轴支撑轴以朝向外侧 状态设定在水平方向上,则具有线轴的插入及拔出,可以通过线轴的水平移动,即在重力的 作用方向上负载没有变化的状态下进行的效果,除此以外,由于送出用线轴以及卷绕用线轴设置在线状锯的机台上,所以在送出用线轴以及卷绕用线轴的安装/拆卸时,可以在它 们的相邻位置处完成必要的安装/拆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技术方案5)。另外,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由于在线材的送出及卷绕时,可以将 上述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线轴支撑轴设定为不同的朝向或者相同朝向,所以可以与机台 上的各种装置的配置及用于线轴的安装/拆卸的作业空间状况对应地,自由设定线轴支撑 轴的转换方向,以适应其作业空间(技术方案6以及技术方案7)。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由于旋转轴与线轴的设置条件及设置状况 对应,设置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所以在线轴的使用时,可以设定为横向放置或者立 式放置的支撑构造(技术方案8以及技术方案9)。在上述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由于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 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线轴的至少重心与上述机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所以在线 轴安装/拆卸时,升降机等容易地控制线轴重心位置,可以进行稳定的搬运(技术方案10)。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垂直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 线轴支撑轴设置为不同朝向的例子的俯视图。图6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 线轴支撑轴设置为不同朝向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 线轴支撑轴设置为相同朝向的例子的俯视图。图8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 线轴支撑轴设置为相同朝向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图9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中,将线材线轴支撑装置设 置在上下位置上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3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在这些图中,线材线轴支撑 装置1是在线状锯2的机台5上支撑线轴4的装置,该线轴4以卷绕状态收容线状锯2的 线材3,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具有旋转轴6,其以可以相对于机台5旋转的状态,在例如垂 直方向、即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上安装;线轴支撑轴7,其在水平方向、即水平或接近水 平的方向上,以端部成为悬臂的状态安装在该旋转轴6上,将一端作为自由端而可自由旋 转地支撑线轴4 ;以及驱动电动机8,其安装在旋转轴6上,使由线轴支撑轴7支撑的线轴4 旋转。在图示的例子中,旋转轴6作为一个例子为筒状,能够以垂直的轴线为中心,在环 状槽的轴部9处相对于机台5的水平部分的轴承部35而自由旋转,并且支撑利用安装螺栓27安装在上方的侧面部分上的筒状轴承壳体11,另外,在与机台5相比位于下方的平坦侧 面部分处,保持板状的电动机基座12。此外,旋转轴6利用与旋转轴6 —体的带孔或切口的 固定片28、和从固定片观的切口或孔内向机台5的螺纹孔36螺入的固定螺栓四,相对于 机台5而阻止旋转。轴承壳体11利用内部的多个球轴承13,以悬臂且水平的状态可自由旋转地支撑 水平的线轴支撑轴7。此外,线轴支撑轴7,为了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4,而在悬臂侧端部 向旋转轴6的内部凸出,另外,在从轴承壳体11向外部凸出的部分处具有支承凸缘17,另 外,在前端、即一端的自由端具有按压螺栓19,根据需要具有按压垫圈20、按压弹簧18。另外,板状的电动机基座12,利用形成于电动机基座12上的上下方向的4个长孔 21、以及从各长孔21向旋转轴6的平坦部分螺入的引导螺栓22,相对于旋转轴6的平坦部 分可自由上下移动地被支撑。该电动机基座12的位置可以利用调节螺钉M和调节螺母 25,向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其中,调节螺钉M通过安装于旋转轴6上的支架23,以上下 方向的朝向可自由旋转地安装,调节螺母25安装在电动机基座12上,使调节螺钉M螺入。另外,驱动电动机8利用电动机基座12安装在旋转轴6上。为了使由线轴支撑轴 7支撑的线轴4旋转,驱动电动机8的电动机输出轴沈,通过向旋转轴6的内部凸出并安装 在电动机输出轴26上的同步带轮14、安装于线轴支撑轴7上的同步带轮15、以及卷绕在同 步带轮14、15上的同步带16,对线轴支撑轴7进行驱动。同步带轮14、15以及同步带16构成旋转传递单元。该旋转传递单元,只要可以使 驱动侧和从动侧得到准确的旋转同步即可,也可以由其他旋转传递单元,例如链条、链轮、 齿轮列等构成。另外,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作为送出用而设置在机台5上,将以卷绕状态收容在 线轴4上的线材3向线状锯2送出,或者作为卷绕用而设置在机台5上,将线状锯2所使用 的线材3卷绕在线轴4上。如上述所示,根据该例子,由于旋转轴6相对于机台5的上表面 以垂直方向安装,所以线轴支撑轴7相对于旋转轴6以直角安装在水平方向上。线轴4相对于悬臂状态的线轴支撑轴7从其自由端侧插入,在向线轴支撑轴7上 依次插入按压垫圈20、按压弹簧18后,通过将按压螺栓19向线轴支撑轴7前端的螺纹部分 螺入,从而防止脱离,以可以与线轴支撑轴7 —起旋转的状态被支撑。在线材3的送出或者卷绕时,驱动电动机8通过张力控制,与线材3的张力增减对 应地,使线轴支撑轴7旋转,与线轴支撑轴7 —起使线轴4向送出方向或者卷绕方向旋转, 一边使线材3维持目标张力值,一边将线材3向线状锯2的切断部送出,或者不断卷绕线状 锯2的切断部的线材3。在更换线轴4时或者将使用后的线材3废弃时,作业人员在从旋转轴6的固定片 观将固定螺栓四拆下后,通过使旋转轴6旋转规定角度,从而如图1中假想线的例示所示, 使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5而朝向外侧,即设定为相对于机台5的外形面而成 为直角或接近直角的状态,在从朝向外侧的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将按压螺栓19、按压弹 簧18及按压垫圈20拆卸后,从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对线轴4进行安装/拆卸。在该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由于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为水平且朝向外侧状态, 所以线轴4相对于线轴支撑轴7的插入或拔出,可以通过线轴4的水平移动,即在重力的作 用方向上没有变化的状态下,从机台外的位置利用升降机等的托叉的水平单一方向的运动6而容易地进行。特别地,如果在将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设定为相对于机台5朝向外侧状态时,线 轴4的重心与机台5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或者整个线轴4与机台5的外形端面相比位 于外侧,则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上顶式或者吊起式的升降机等可以从机台外容易地控 制重心位置,从而稳定地支撑线轴4的重心。由此,线轴4的安装/拆卸及搬运可以高效、 稳定地进行。此外,如图2的假想线所示,驱动电动机8可以相对于旋转轴6安装在与线轴支撑 轴7不同的一侧,而不是安装在线轴支撑轴7的下侧,另外,也可以配置在线轴支撑轴7的 悬臂侧端部上,使用联轴节等,将其电动机输出轴26与旋转轴6直接连结。如上述所示,如 果将线轴支撑轴7和驱动电动机8隔着旋转轴6而对称地设置,则在使旋转轴6的负载平 衡变好的方面有利。这种驱动电动机8的位置,在考虑使旋转轴6旋转时,驱动电动机8的 移动空间及有无与其他部件的干涉等而确定。在图1至图3的例子中,旋转轴6相对于机台5安装在垂直方向上,线轴支撑轴7 在旋转前后均为水平,但如图4的例子所示,旋转轴6也可以以水平方向安装在机台5的垂 直的侧面部分上,将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轴线作为中心而自由旋转。根据图4所示的横向的安装状态,线轴支撑轴7在线材3送出以及卷绕时,通常设 定在垂直方向即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上,在线轴4更换时、或者将使用后的线材3废弃 时,通过以旋转轴6为中心的例如45度至90度的旋转,而设定在倾斜方向或水平方向上。 此时,线轴支撑轴7使其自由端成为相对于机台5的例如后方而朝向外侧的状态。此外,虽 然未图示,但为了进行45度及其他倾斜方向的设定,在与45度及其他倾斜方向对应的位置 上,设置螺纹孔36,以使固定螺栓四螺入。另外,在作业人员使旋转轴6旋转,希望将线轴支撑轴7设定为倾斜方向或水平方 向时,旋转轴的扭矩由于线材3及线轴4的重量而逐渐变大。因此,在旋转轴6上安装减速 齿轮装置、例如蜗轮,如果使蜗杆与该蜗轮啮合,利用手柄或者电动机使蜗杆旋转,则可以 利用较小的力使旋转轴6旋转,而且通过蜗轮蜗杆机构的自动止动作用,在线轴支撑轴7的 适当的倾斜位置或者水平位置停止。在图4的安装状态下,如果在将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设定为相对于机台5朝向 外侧的状态时,线轴4的重心与机台5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或者整个线轴4与机台5 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则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上顶式或者吊起式的升降机等可以 从机台外容易地控制重心位置,从而稳定地支撑线轴4的重心,由此,线轴4的安装/拆卸 及搬运可以高效、稳定地进行。在图1至图4的具体的例子中,在旋转轴6上可自由旋转地安装线轴支撑轴7,经 由线轴支撑轴7使线轴4旋转。对于线轴4的旋转功能,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采用下述构 造,即,在旋转轴6上将线轴支撑轴7以不能旋转的状态固定,在线轴支撑轴7上可自由旋 转地插入套筒状轴,利用驱动电动机8使该套筒状轴旋转,使插入套筒状轴中的线轴4旋转。下面,图5至图9示出将2台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作为一对而利用,将一个作为送 出用A,将另一个作为卷绕用B而安装在线状锯2的机台5上,从而构成线状锯的线材送出 卷绕装置30的例子。
首先,在图5的例子中,送出用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以及卷绕用B的线材线轴 支撑装置1,在直立设置于线状锯2的机台5上的外壳10的外侧,在机台5上以各线轴支撑 轴7的朝向不同的状态并列设置。各旋转轴6以在彼此不干涉的范围内接近的状态,相对 于机台5的上表面安装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机台5的垂直的外形面、即侧面大致平行地配 置。此外,在线状锯2的切断部中,由于多个主辊34的位置为线状锯2的正面,所以从主辊 34之间的大箭头方向观察,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位于机台5的右侧后方。另外,在向主辊34送出线材3、以及对来自主辊34的线材3进行卷绕时,各线材线 轴支撑装置1的线轴支撑轴7,相对于机台5的右侧的外形面,平行地设定在水平方向上。另外,对于送出侧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线轴4的线材3经由横向往返辊31、 张力辊32、引导辊33,在切断部的多个主辊34上以规定的间距间隔被卷绕,横向往返辊31 在线轴4的卷绕体的宽度范围内往复移动,张力辊32可以自由位移,一边容许线材3的路 径长度变化一边向线材3施加目标张力,引导辊33用于改变线材的方向。另外,从切断部的多个主辊34送出的线材3,经由引导辊33、张力辊32、横向往返 辊31,被引导至卷绕用B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卷绕在其线轴4上,引导辊33用于改变线 材的方向,张力辊32可以自由位移,一边容许线材3的路径长度变化一边向线材3施加目 标张力,横向往返辊31在线轴4的卷绕体的宽度范围内往复移动。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各旋转轴6向不同方向旋转规定的角度,例如90度。由 此,各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相对于外壳10的右侧的外形面而成为朝向外侧状态,因此,线 轴4相对于线轴支撑轴7插入及拔出,可以与上述相同地从机台外位置容易地进行。根据这种线材3的引导路径,可以合理地配置横向往返辊31、张力辊32以及引导 辊33。因此,方向变更用的引导辊33的所需个数变少,线材3的交叉及干涉也消失,各线材 3的张力控制变得容易。下面,在图6的例子中,2个旋转轴6设置为,以大于或等于相当于2个线轴支撑 轴7的长度的距离而分离,线轴支撑轴7设置为,使自由端成为相对的状态,相对于旋转轴 6而朝向不同。在本例中,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各旋转轴6也向不同方向旋转规定的 角度,使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5的外形面成为朝向外侧状态。另外,在图7及图8的例子中,2个旋转轴6设置为,以大于或等于相当于1个线轴 支撑轴7的长度的距离而分离,各线轴支撑轴7设置为,相对于旋转轴6而使自由端成为相 同的朝向。此外,线轴支撑轴7的朝向,在图7和图8中相反。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 各旋转轴6向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规定的角度,使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5的 外形面成为朝向外侧状态。另外,在图9的例子中,送出用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以及卷绕用B的线材线 轴支撑装置1,使线轴4水平地相对于线状锯2的机台5而上下设置,它们的各驱动电动机 8的电动机输出轴,与线轴支撑轴7的支撑侧的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联轴节等旋转传递单元 而连结。在图9的例子中,在送出用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的正下方,配置卷绕用B的线 材线轴支撑装置1,但它们也可以在附图上向左右偏移,另外,它们的线轴支撑轴7,均可以 为与图示不同的朝向,当然也可以配置为使朝向彼此不同。根据图9的例子,可以有效地利用机台5的上下空间,另外,升降机可以在相同作 业位置处不移动的状态下,对送出用A的线轴4以及卷绕用B的线轴4进行安装/拆卸。在图9的例子中,在将线轴支撑轴7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5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如果线轴 4的重心与机台5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则在线轴4的安装/拆卸时,升降机等可以容 易地控制线轴重心位置,进行稳定的搬运。图5至图9的具体方式,考虑设置空间及旋转轴6的旋转方向的使用方便性而设 定。在这些例子中,驱动电动机8与安装空间等对应地安装在适当的位置。2台、即送出用 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以及卷绕用B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根据线状锯2的结构,并不限 于外壳10的右侧,也可以设置在左侧或者背面侧。另外,线轴支撑轴7,并不限于相对于垂 直的旋转轴6而位于准确的水平方向,也可以以略微朝上并接近水平方向的状态而支撑。在图5至图9的例子中,送出用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和卷绕用B的线材线轴 支撑装置1,也可以以互相调换的状态设置。另外,在图5至图9的例子中,旋转轴6相对于 机台5安装在垂直方向上,线轴支撑轴7在旋转前后均为水平。但是,在图5至图9的例子中,旋转轴6也可以以水平方向安装在机台5上。根据 这种水平方向的安装状态,线轴支撑轴7设定为,在线材3的送出及卷绕时,通常设定在垂 直方向、即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上,在线轴4的更换或者使用后的线材3的废弃时,通过 以旋转轴6为中心的例如90度程度的旋转,倾倒为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使其自由端相 对于机台5成为朝向外侧状态,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线轴4的安装/拆卸。在这种旋转轴 6的垂直方向的安装状态下,引导辊33稍微增多,但根据机种的不同,有时该安装状态是适 合的。另外,在图5至图9的例子中的送出用A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以及卷绕用B的 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中,更优选在以旋转轴6为中心旋转而使线轴支撑轴7成为朝向外侧 状态时,整个线轴4与机台5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如果这样配置,则可以利用例如托 叉状的升降机,容易地把持线轴4的两端部,可以更稳定地进行线轴4相对于朝向外侧状态 的线轴支撑轴7的拆卸、安装。如果在旋转轴6的水平方向的安装例子中,在旋转轴6上设置减速齿轮装置(蜗 轮、蜗杆等),利用手柄或者电动机使蜗杆旋转,则利用较小的力使旋转轴6旋转,而且通 过蜗轮蜗杆机构的自动止动作用,可以在线轴支撑轴7的适当的倾斜位置或者水平位置停止。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由于也适用于将大于或等于1根、例如2根线材3 卷绕在主辊34上,将2根线材3分开使用而切断工件这种形式的线状锯2,所以并不限于 在1台线状锯2中设置一对,有时也设置大于或等于两对、即大于或等于4台的偶数台。另 外,也可以相对于1个旋转轴6平行地设置多个、例如2个线轴支撑轴7,而构成双联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在线状锯的机台上,支撑以卷绕状态收容线状锯用线材 的线轴,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轴,其相对于线状锯的机台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线轴支撑轴,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一端为自由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以及 驱动电动机,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使由所述线轴支撑轴支撑的线轴旋转, 构成为,通过使所述旋转轴旋转规定角度,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所述机台设 定为朝向外侧状态,从而可以从朝向外侧状态的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侧安装/拆卸线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支撑轴,并且,在旋转轴上安装驱动电动机,将驱动 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和线轴支撑轴通过旋转传递单元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支撑轴,并且,在线轴支撑轴的另一端部上,直接连 结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使线轴的重心与所述机 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
5.一种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状锯的机台上,设置至少一对权利要求1记载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将一个线材 线轴支撑装置作为线材送出用,将另一个线材线轴支撑装置作为线材卷绕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材的送出及卷绕时,将所述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线轴支撑轴设定为不同的朝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材的送出及卷绕时,将所述各线材线轴支撑装置的线轴支撑轴设定为相同朝向。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旋转轴设置在垂直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旋转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状锯的线材送出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时,使线轴的重心与所述机台的外形端面相比位于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材线轴支撑装置,其可以根据需要转换线轴用支撑轴的方向。线材线轴支撑装置(1),在机台(5)上支撑以卷绕状态收容线状锯(2)用的线材(3)的线轴(4),具有旋转轴(6),其相对于机台(5)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线轴支撑轴(7),其安装在该旋转轴(6)上,一端为自由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线轴(4);以及驱动电动机(8),其安装在旋转轴(6)上,使通过线轴支撑轴(7)支撑的线轴(4)旋转,在线轴的更换或者使用后的线材的废弃时,通过使旋转轴旋转规定角度,将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相对于机台设定为朝向外侧状态,从而可以从朝向外侧状态的线轴支撑轴的自由端侧安装/拆卸线轴。
文档编号B23D57/00GK102039447SQ20101051104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小林茂雄 申请人:小松Ntc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