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42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管排吊梁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锅炉管排吊梁
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锅炉制造厂家对这种非受压部件的加工都是使用简易的工装或 人工直接组装的方式进行加工制造,这种方式的弊端是需要制作人员多、速度慢、尺寸不 易控制,合格率不高,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有效节约 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制造合格率,避免材料的浪费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包括中 部定位板,底部定位板,所述的中部定位板设置为“L”型结构,底部定位板设置为平板状结 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与底部定位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的底部定位板设置为长条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在底部定位板 上设置多个,所述的中部定位板在底部定位板上设置为间隔布置的结构。所述的与底部定位板连接的中部定位板上设置侧面定位板,所述的侧面定位板设 置为与中部定位板表面垂直的结构,所述的侧面定位板设置为与中部定位板侧面处于同一 平面的结构。所述的底部定位板上设置开孔,所述的开孔内设置活动的限位板,所述的每个中 部定位板对应一个安装在底部定位板上的结构。所述的每个中部定位板设置为在底部定位板上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所述的底部 定位板上的开孔设置为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所述的管排吊梁加工装置还包括楔子,所述的楔子活动放置在底部定位板上,所 述的每个限位板设置一个与其贴合的楔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在有效节约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制造合格率,避免材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操作方便、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产品的相关尺寸,提高 了产品质量。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标记为1、侧面定位板;2、中部定位板;3、底部定位板;4、限位板;5、楔子; 6、吊梁底板;7、吊梁翼板;8、凹槽;9、中部定位板侧面;10、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 加工装置包括中部定位板2,底部定位板3,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设置为“L”型结构,底部定 位板3设置为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与底部定位板3之间形成凹槽8。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设置为长条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 位板3上设置多个,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为间隔布置的结构。所述的与底部定位板3连接的中部定位板2上设置侧面定位板1,所述的侧面定位 板1设置为与中部定位板2表面垂直的结构,所述的侧面定位板1设置为与中部定位板侧 面9处于同一平面的结构。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开孔10,所述的开孔10内设置活动的限位板4,所述 的每个中部定位板2对应一个安装在底部定位板3上的结构。所述的每个中部定位板2设置为在底部定位板3上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所述的 底部定位板3上的开孔10设置为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所述的管排吊梁加工装置还包括楔子5,所述的楔子5活动放置在底部定位板3 上,所述的每个限位板4设置一个与其贴合的楔子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锅炉管排吊梁加工时,首先将吊梁底板6卡装在凹槽 8中,再开孔10中插入限位板4,然后再将楔子5插入限位板4与吊梁底板6之间,这样就 实现了将吊梁底板6固定的目的,然后,将吊梁翼板7放置在吊梁底板67上,吊梁翼板7侧 面贴合在中部定位版侧面9上,全部固定完成后,进行焊接,这样,能确保吊梁底板6和吊梁 翼板7之间的的尺寸。由于锅炉管排吊梁的尺寸较长,为了保证吊梁底板6和吊梁翼板7不会发生变形, 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设置为长条状结构,这样,长板状的吊梁底板6可以平放在底部定位板 3上,与此同时,侧面定位板1和与其连接的中部定位板2可以设置多个,每个侧面定位板1 与中部定位板连接在一起,每个侧面定位板1之间按照一定间隙布置在底部定位板3上。同样,于每个侧面定位板1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开孔10及可插放在开孔10内的限 位板4以及防止在限位板和吊梁底板6之间的楔子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 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 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包括中部定位板(2),底部定位板(3),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设置为“L”型结构,底部定位板(3)设置为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与底部定位板(3)之间形成凹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 设置为长条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多个,所述的 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为间隔布置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底部定 位板(3)连接的中部定位板(2)上设置侧面定位板(1),所述的侧面定位板(1)设置为与中 部定位板(2)表面垂直的结构,所述的侧面定位板(1)设置为与中部定位板侧面(9)处于 同一平面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 上设置开孔(10),所述的开孔内设置活动的限位板(4),所述的每个中部定位板(2)对应一 个安装在底部定位板(3)上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中部定位 板(2)设置为在底部定位板(3)上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上的开孔 (10)设置为位于一条直线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排吊梁加工 装置还包括楔子(5),所述的楔子(5)活动放置在底部定位板(3)上,所述的每个限位板 (4)设置一个与其贴合的楔子(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锅炉管排吊梁制造领域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所述的锅炉管排吊梁加工装置包括中部定位板(2),底部定位板(3),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设置为“L”型结构,底部定位板(3)设置为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与底部定位板(3)之间形成凹槽(8),所述的底部定位板(3)设置为长条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多个,所述的中部定位板(2)在底部定位板(3)上设置为间隔布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操作方便、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产品的相关尺寸,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3P19/04GK201755732SQ20102025408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8日
发明者刘仁才, 刘大柱, 张莹, 翟真真, 肖杰玉 申请人: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