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钢管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的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管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动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的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不仅用于运输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 40 %,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任何其他类型的钢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钢管,但钢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钢管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关系甚大,远胜于其他钢材,从人们的日常工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枪炮、子弹、导弹、火箭等都离不开钢管。目前生产钢管的设备,其结构复杂,工序繁琐,制造出来的钢管耐磨性差、抗热冲击性能低、强度低并且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生产效率高的钢管的生产设备。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的生产设备,包括主机座、 液压主油缸、制头机构、芯杆机构、自动上料装置和电控系统,所述的主机座由缸座、支架和模座组成,液压主油缸安装在缸座上,支架的水平方向上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拉拔小车,模座上开设有两个模孔,每个模孔内均安装有拉拔模具,制头机构由底座、 推管座和尾座组成,底座上设置有与拉拔模具相对应的具有V型管槽的坯管托架,坯管托架的V型管槽正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架,推管座上设置有与坯管托架相对应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推管小车,尾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推管小车的油缸,芯杆机构安装在尾座上,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坯管托架一侧,能够将坯管从料架逐根拔出,使其分别落入坯管托架的V型管槽内,所述的电控系统与自动上料装置相连接。为了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推动坯管快速地向前推进,所述的支架侧边上还设置有接料推管装置,接料推管装置通过电控系统控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所述的接料推管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坯管的接料架和与接料架相连接的输送机,在坯料经过拉拔模具后形成坯管后,利用此装置,能够使坯管快速落入接料架上,然后迅速通过输送机将此坯管输送到带有V型管槽的坯管托架内,避免了在此过程中,坯管与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导致坯管的变形。为了能够使拉拔成型后的钢管在传输到下一工序时,能够钢管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弯曲的现象,所述的压轮架数量为三个。所述的第一导轨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的拉拔小车底部具有四对滚轮,每对滚轮由两个横向相对设置的滚轮组成,相对的两滚轮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拉拔小车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在拉拔小车底部的四对滚轮与第一导轨的两侧面相滚动连接,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拉拔小车从拉拔模具内拉出坯管时,由于拉拔小车在拉动的过程中,需要施加一个很大的拉力,如果采用普通的滚轮式结构,容易在拉拔过程中,导致拉拔小车翻身,至此无法拉出坯管;利用此种两相对的滚轮设计,使滚轮在第一导轨的侧面进行滚动,又具有T型结构的设计,能够使拉拔小车从拉拔模具内拉出坯管时,施加拉力时不会导致拉拔小车翻身的现象,当需要施加很大的拉力时,小车的相对式的滚轮能够勾住导轨,使用稳定又可罪。所述的坯管托架上的V型管槽的高度和压轮架上的压轮的高度为可调节,能够根据坯管直径的大小从而调节管槽和压轮的高度,使用方便、操作又简单。所述的芯杆机构包括用于穿置在坯管内的芯杆和与芯杆相连接并带动芯杆横向移动的芯杆小车,所述的芯杆小车通过电控系统控制,能够使生产出来的坯管的内孔更加圆整。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坯管的料架和由气缸驱动的拨料杆,在坯管落入料架上后,拨料杆能够依次将坯管逐根拔出,从而落入坯管托架内,从而能够快速实现下
一步工序。本发明的钢管的生产设备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制头机构,利用带有V型管槽的坯管托架,能够在坯管拔出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落入坯管托架内;利用双扣式结构的拉拔小车和导轨的结合,能够有效地避免小车在拉拔过程中,翻车的现象;采用可调节式结构的坯管托架和压轮架,能够适合不同大小直径的坯管使用,此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拉拔小车和第一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缸座,12.支架,13.模座,2.液压主油缸,31.底座,32.推管座,33.尾座, 4.芯杆机构,5.拉拔小车,51.滚轮,6.坯管托架,7.压轮架,8.推管小车。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包括由缸座11、支架12和模座13组成的主机座、 液压主油缸2、制头机构、芯杆机构4、自动上料装置和电控系统,主机座液压主油缸2安装在缸座11上,支架12侧边上还设置有由用于承载坯管的接料架和与接料架相连接的输送机组成的接料推管装置,接料推管装置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支架12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拉拔小车5,模座13上开设有两个模孔,每个模孔内均安装有拉拔模具,制头机构由底座31、推管座32和尾座33组成,底座31上设置有与拉拔模具相对应的具有V 型管槽的坯管托架6,坯管托架6上的V型管槽的高度可调节,坯管托架6的V型管槽正上方设置有三个压轮架7,压轮架7上的压轮的高度也可调节,推管座32上设置有与坯管托架 6相对应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推管小车8,尾座3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推管小车8的油缸,芯杆机构4安装在尾座33上,芯杆机构4包括用于穿置在坯管内的芯杆和与芯杆相连接并带动芯杆横向移动的芯杆小车,芯杆小车通过电控系统控制,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坯管托架6 —侧,电控系统与由用于支撑坯管的料架和由气缸驱动的拨料杆组成的自动上料装置相连接。如图2所示的钢管的生产设备,第一导轨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拉拔小车5底部具有四对滚轮51,每对滚轮51由两个横向相对设置的滚轮51组成,相对的两滚轮51之间具有间距,拉拔小车5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在拉拔小车5底部的四对滚轮51与第一导轨的两侧面相滚动连接。本发明的钢管的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此设备主要针对单钢管的拔制,使单钢管的管径、壁厚度达到所需的要求,首先利用拉拔小车5通过第一导轨从拉拔模具内拉拔出坯管,采用由料架和拨料杆组成的自动上料装置,拔出后的坯管进入自动上料装置上的料架上,此时的拨料杆将坯管从料架逐根拔出,使其分别滚落到坯管托架6的V型管槽内,然后利用芯杆机构4上芯杆穿置在坯管内,同时利用芯杆小车向前进给一段距离后,然后利用三个压轮架7同时下压,利用三个压轮架7上的压轮并配合坯管托架6上的V型管槽进行压紧坯管,以确保坯管在被推送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弯曲,坯管的中心线与拉拔模具的中心线一致,推管小车8推动坯管通过拉拔模具制头,芯杆机构4上的芯杆小车再次进给至模座13前停止,从而推管小车8回复至原来位置,此时利用拉拔小车5的夹钳夹持住坯管的拉拔工艺头后进行拉拔,拉拔结束后由支架12 —侧的接料推管装置上的接料架支撑,同时利用输送机将管料推落至支架12另一侧的接料框内。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主机座、液压主油缸O)、制头机构、芯杆机构 G)、自动上料装置和电控系统,所述的主机座由缸座(11)、支架(1 和模座(1 组成,液压主油缸( 安装在缸座(11)上,支架(1 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拉拔小车(5),模座(1 上开设有两个模孔,每个模孔内均安装有拉拔模具,制头机构由底座(31)、推管座(3 和尾座(3 组成,底座(31)上设置有与拉拔模具相对应的具有 V型管槽的坯管托架(6),坯管托架(6)的V型管槽正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架(7),推管座(3 上设置有与坯管托架(6)相对应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推管小车(8),尾座 (3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推管小车(8)的油缸,芯杆机构(4)安装在尾座(33)上,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坯管托架(6) —侧,所述的电控系统与自动上料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1 侧边上还设置有接料推管装置,接料推管装置通过电控系统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接料推管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坯管的接料架和与接料架相连接的输送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轮架(7)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导轨的横截面呈T 型结构,所述的拉拔小车( 底部具有四对滚轮(51),每对滚轮(51)由两个横向相对设置的滚轮(51)组成,相对的两滚轮(5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拉拔小车( 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在拉拔小车( 底部的四对滚轮(51)与第一导轨的两侧面相滚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坯管托架(6)上的V型管槽的高度和压轮架(7)上的压轮的高度为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芯杆机构(4)包括用于穿置在坯管内的芯杆和与芯杆相连接并带动芯杆横向移动的芯杆小车,所述的芯杆小车通过电控系统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坯管的料架和由气缸驱动的拨料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的生产设备,包括主机座、液压主油缸、制头机构、芯杆机构、自动上料装置和电控系统,主机座由缸座、支架和模座组成,液压主油缸安装在缸座上,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拉拔小车,模座上开设有两个模孔,每个模孔内均安装有拉拔模具,底座上设置有V型管槽的坯管托架,坯管托架的V型管槽正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架,推管座上设置有与坯管托架相对应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推管小车,尾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推管小车的油缸,芯杆机构安装在尾座上,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坯管托架一侧,电控系统与自动上料装置相连接。本发明的钢管的生产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21C1/32GK102319752SQ20111026323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韦英发 申请人:韦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