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26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四六辊互换机的弯辊装置,属于轧钢装备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六辊互换轧机,是一种同时具备四辊轧机和六辊轧机功能的且能在机实现功能互换的金属板材轧制装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辊装置,是用来克服消除相对轧辊弯曲变形的装置。在工况下由于金属板材在相对轧辊之间通过,从而造成所述两个轧辊在其上下相对方向的弯曲变形。该装置直接影响轧制板材的板型和轧制质量。事实上在所述轧机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弯辊,而是在行业内所公称的一种装置。已有的弯辊装置,诸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879523A所公布的弯辊缸块的结构,是针对轧机工作辊或中间辊两端轴承座施加压力,使之减小弯曲曲率的一种装置。尽管这一专利申请具有左、右弯辊块联动,上、下弯辊块活动连接等优点,但它缺少四六辊互换弯辊的功能。然而,对于四六辊互换轧机来说,它必须具备能够实现四六辊互换的弯辊装置,以期有效解决热轧工作辊和冷轧中间辊工况下所出现的弯曲问题。但是,所述能够实现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至今未见有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四六辊互换轧机技术要求的弯辊装置。且所述弯辊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在其已有技术的结构基础上,通过比较简单的改进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构想,是在其已有的下弯辊块上,增加一下液压缸组件,使之由已有技术的弯辊块一级液压驱动,转变为弯辊块二级液压驱动,实现热轧机工作辊和冷轧机中间辊两者弯辊装置的正常互换,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基于上述技术构想,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包括与轧机机架连接的弯辊块导轨,通过压板与弯辊块导轨呈滑动配装的且可与轧辊轴承座相配装的上弯辊块,设在上弯辊块上的上液压缸组件,和通过压板与弯辊块导轨呈滑动配装的且可与轧辊轴承座相配装的下弯辊块; 所述弯辊块导轨,上弯辊块,上液压缸组件和下弯辊块分别沿机架窗口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液压缸组件的活塞杆的底端与下弯辊块的顶端连接;而其所述下弯辊块设有下液压缸组件; 还包括布置在弯辊块导轨底部终端且与轧机机架(牌坊)连接的挡块;所述下液压缸组件的活塞杆的底端可与挡块相抵接;所述上液压缸组件和下液压缸组件,分别由轧机总控制系统实施伺服驱动控制。在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液压缸组件和下液压缸组件,两者分别是单列的液压缸组件,且采取机械连接的方式,分别设在上弯辊块和下弯辊块上。而所述的轧机总控制系统,是通过角位移传感器和伺服驱动器,驱动所述上、下液压缸组件的压力流体管路开关的伺服电机,而实施对上、下液压缸组件伺服驱动控制的。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可以通过轧机总控制器,对所述上、下液压缸的控制,实施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的转换,即在四辊轧机状态时,上液压缸收程缩小到合适位置,而下液压缸增程,撑到最大位置,使上、下弯辊块靠近并使其正常到位;而在六辊轧机状态时,上液压缸增程撑开到最大位置,而下液压缸收程缩小到最小位置,从而方便地实施四六辊轧机弯辊装置的在机互换,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考虑到所述轧机两侧机架(牌坊)空间比较紧张,加装上、下液压缸组件有可能与其它结构件发生干扰,为此,本实用新型主张,所述上液压缸组件是直接设在上弯辊块内部的;下液压缸组件是直接设在下弯辊块内部的。也就是说,所述的上、下液压缸组件,分别是以上弯辊块和下弯辊块为其缸体的。事实上,已有技术的液压缸组件的结构形式就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予以保留。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合理,老机型改造简单,新机型制造方便,能够方便实现在机转换,和有效保证轧制板材的板型和质量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上、下液压机组件采取伺服驱动控制,可以非常方便地正确调节轧辊制弯的力度和轧辊之间的隔距,为轧机四六辊的转换和不同厚度规格的金属板材品种的生产转换,提供了精准而有力的支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六辊轧机的弯辊装置在机状态示意图;图4是四辊轧机的弯辊装置在机状态示意图;图5是六辊轧机的工作辊弯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如附图广5所示。一种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包括与轧机机架连接的弯辊块导轨1,通过压板 7与弯辊块导轨1呈滑动配装的上弯辊块2,设在上弯辊块2上的上液压缸组件3,和通过压板7与弯辊块导轨1呈滑动配装的下弯辊块4 ;所述弯辊块导轨1,上弯辊块2,上液压缸组件3和下弯辊块4分别沿机架9窗口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的活塞杆 3-1的底端与下弯辊块4的顶端连接;而其所述下弯辊块4设有下液压缸组件5 ;还包括布置在弯辊块导轨1底部终端且与轧机机架9连接的挡块6 ;所述下液压缸组件5的活塞杆5-1的底端可与挡块6相抵接;所述左、右上弯辊块2所设的第一凹口安装座2-1,可分别与六辊轧机的上中间辊两端轴承座和四辊轧机的上工作辊两端轴承座相配装;左、右下弯辊块4所设的第二凹口安装座4-1,可分别与六辊轧机的下中间辊两端轴承座和四辊轧机的下工作辊两端轴承座相配装;所述左、右上弯辊块2所设的第三凹口安装座2-2,在操作侧可与六辊轧机的上工作辊两端轴承座相配装,而左、右下弯辊块4所设的第四凹口安装座4-2,在操作侧可与六辊轧机的下工作辊两端轴承座相配装;第三凹口安装座2-2和第四凹口安装座4-2只有在操作侧才有。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和下液压缸组件5,分别由轧机总控制系统(器)实施伺服驱动控制。而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是直接设在上弯辊块2内部的;下液压缸组件5是直接设在下弯辊块4内部的。其中弯辊块导轨1和挡块6通过高强度螺栓直接固定装配在牌坊(机架)9上。上弯辊块2和下弯辊块4分别通过压板7与弯辊块导轨1相配装且可沿弯辊块导轨1的上下滑动(如附图2所示);其两者通过上液压缸组件3实现上、下弯辊块2、4之间的结构连接。这里还应当说明的是,六辊状态的工作辊弯辊结构,如附图5所示。图中所示9为下工作辊轴承座,10为上工作辊轴承座,11为工作辊弯辊缸。下工作辊轴承座9的内部装配有工作辊弯辊缸11,上工作辊轴承座10直接座落在下工作辊轴承座9的内侧且位于工作弯辊缸11的上方,通过工作辊弯辊缸11的动作,推动上工作辊轴承座10动作,从而实现弯辊动作。以上所述的六辊状态的工作辊弯辊结构是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予以保留。通过弯辊块的移动实现四六辊功能转换的状态的简要描述是轧机在进行四六辊功能转换时,内部的结构尺寸发生变化,上、下弯辊块的位置也将发生变化,也就是附图1所示的“L”大小的变化。六辊时机内结构尺寸增大,上液压缸组件3增行程,下液压缸组件5收行程,下弯辊块4完全落到挡块6上,上、下弯辊块2、4之间的间距变大,即“L”变大,而可以同时布置工作辊和中间辊。而四辊时机内结构尺寸变小,上液压缸组件3减行程,下液压缸组件5增行程,通过挡块6顶起下弯辊块4,上、下弯辊块2、4之间的间距变小,即“L”变小。弯辊功能实现的简要描述是六辊时,工作辊的弯辊是通过附图5所示的工作辊弯辊缸11来实现的,中间辊的弯辊是通过如附图广3所示的上液压缸组件3和下液压缸组件5来实现的。四辊时,工作辊的弯辊是通过如附图1、4中所示的上液压缸组件3和下液压缸组件5来实现的。如上述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初样的试用效果是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初衷。
权利要求1.一种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包括与轧机机架(9)连接的弯辊块导轨(1),通过压板(7)与弯辊块导轨(1)呈滑动配装的且可与轧辊轴承座相配装的上弯辊块(2),设在上弯辊块(2)上的上液压缸组件(3),和通过压板(7)与弯辊块导轨(1)呈滑动配装的且可与轧辊轴承座相配装的下弯辊块(4);所述弯辊块导轨(1),上弯辊块(2),上液压缸组件(3) 和下弯辊块(4)分别沿机架(9)窗口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的活塞杆(3-1)的底端与下弯辊块(4)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辊块(4)设有下液压缸组件(5);还包括布置在弯辊块导轨(1)底部终端且与轧机机架(9)连接的挡块(6);所述下液压缸组件(5)的活塞杆(5-1)的底端可与挡块(6)相抵接;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和下液压缸组件(5),分别由轧机总控制系统实施伺服驱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压缸组件(3)是直接设在上弯辊块(2)内部的;下液压缸组件(5)是直接设在下弯辊块(4)内部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六辊互换轧机的弯辊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弯辊块导轨,上弯辊块,上液压缸组件和下弯辊块,且上弯辊块与下弯辊块通过上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以其所述下弯辊块设有下液压缸组件;还包括布置在弯辊块导轨底部终端且与轧机机架连接的挡块,所述下液压缸组件的活塞杆的底端可与挡块相抵接;所述上液压缸组件和下液压缸组件,分别由轧机总控制系统实施伺服驱动控制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能够方便地在机实施四六辊功能转换,和有效保证轧制板材的板型和质量等特点。
文档编号B21B28/02GK202283546SQ20112035594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彭小军, 戚向东, 许石民, 陈光友 申请人: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燕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