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84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压缩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空调压缩机装配生产线的筒体热套工位,筒体与定子压装时,通常是将定子设置在定子工装板上,然后将定子工装板直接固定在分度盘上,分度盘需要同时保证定子工装板的静态和动态位置精度,这就要求分度盘的加工精度较高;在定子压装时,由于定子工装板固定在分度盘上,分度盘长期受到交变压力的作用,使用寿命大为缩短;同时,在以往的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中,顶升气缸在定子压装时直接承受轴向压力,不仅不能保证压装精度,而且顶升气缸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定子压装精度,有效降低分度盘的加工精度要求,通过设备受力点的转移,在保证工艺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底座上设置顶升气缸、水平导向滑轨、固定座,楔形顶升滑块设置在水平导向滑轨上并与顶升气缸相连接,垂直导向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上,滑座设置在垂直导向滑轨上,滑座上端设置若干个定位销,滚轮设置在滑座上,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滑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分度盘将定子工装板及设置在定子工装板上的定子移载到位时,顶升气缸推动楔形顶升滑块沿水平导向滑轨移动,回位弹簧将滚轮压紧在楔形顶升滑块上,使滚轮沿楔形顶升滑块的楔形面向上移动,带动滑座沿垂直导向导轨向上移动,设置在滑座上端的定位销插入定子工装板的销孔中,将定子工装板及定子向上顶升,当滚轮移动到楔形顶升滑块的上端面,定子工装板与分度盘脱离后,筒体压入定子,压力通过本顶升装置传递到地面,分度盘不受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通过定位销与定子工装板销孔配合来保证定子工装板的位置精度,从而降低了分度盘的加工精度要求;2.在定子工装板与分度盘脱离后进行筒体与定子压装,不仅保证了压装的精度,而且分度盘在压装过程中不受力,提高了分度盘的使用寿命;3.顶升气缸横向布置,在压装过程中不承受轴向压力,不仅保证了压装精度,同时提高了顶升气缸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1.顶升气缸、2.水平导向滑轨、3.楔形顶升滑块、4.滚轮、5.滑座、6.垂直导向滑轨、7.底座、8.回位弹簧、9.定位销、10固定座、11.分度盘、12.定子工装板、13.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底座7上设置顶升气缸1、水平导向滑轨2、固定座10,楔形顶升滑块3设置在水平导向滑轨2上并与顶升气缸I相连接,垂直导向滑轨6固定在固定座10上,滑座5设置在垂直导向滑轨6上,2个定位销9固定在滑座5上端,滚轮4设置在滑座5上,回位弹簧8 一端固定在固定座10上,另一端与滑座5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分度盘11将定子工装板12及设置在定子工装板12上的定子13移载到位时,顶升气缸I推动楔形顶升滑块3沿水平导向滑轨2向左移动,回位弹簧8将滚轮4压紧在楔形顶升滑块3上,使滚轮4沿楔形顶升滑块3的楔形面向上移动,带动滑座5沿垂直导向导轨6向上移动,固定在滑座5上端的2个定位销9插入定子工装板12的销孔中,将定子工装板12及定子13向上顶升,当滚轮4移动到楔形顶升滑块3的上端面,定子工装板12与分度盘11脱离后,筒体压入定子13,压力通过本顶升装置传递到地面,使分度盘11不承受压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通过定位销与定子工装板销孔配合来保证定子工装板的位置精度,从而降低了分度盘的加工精度要求;2.在定子工装板与分度盘脱离后进行定子压装,不仅保证了压装的精度,而且分度盘在压装过程中不受力,提高了分度盘的使用寿命;3.顶升气缸横向布置,在压装过程中不承受轴向压力,不仅保证了压装精度,同时提高了顶升气缸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顶升气缸、水平导向滑轨、固定座,楔形顶升滑块设置在水平导向滑轨上并与顶升气缸相连接,垂直导向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上,滑座设置在垂直导向滑轨上,滑座上端设置若干个定位销,滚轮设置在滑座上,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 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滑座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压缩机装配生产线的筒体热套机定子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设置顶升气缸、水平导向滑轨、固定座,楔形顶升滑块设置在水平导向滑轨上并与顶升气缸相连接,垂直导向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上,滑座设置在垂直导向滑轨上,滑座上端设置若干个定位销,滚轮设置在滑座上,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滑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定子压装精度,有效降低分度盘的加工精度要求,通过设备受力点的转移,在保证工艺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3076876SQ20132003414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程雷, 王淼, 黄义, 穆荣生 申请人: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