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824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该绕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设在基座上的压线组件和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绕线手轮和由绕线手轮驱动的绕线滚轴,压线组件包括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紧压在绕线滚轴上的压线滚轴,压线滚轴与绕线滚轴平行。在发热管绕圈时,发热管起始端固定在绕线滚轴上,通过绕线手轮带动绕线滚轴旋转,同时压线滚轴让发热管始终紧贴在绕线滚轴上,发热管最终形成螺旋管状;发热管在成型时不需要张紧,省去了张力控制,同时发热管绕圈单条单一进行,免去了线圈计数,整个绕圈装置适合发热管绕圈生产实际且结构相对简单,简化了发热管绕圈的操作,同时降低了绕圈装置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热嘴管在生产时需要快速达到预期高温,因此在热嘴管上安装螺旋状发热管装置是最有效的方法。发热管产品标准规格均为直条形,而安装到热嘴管上所需要的是符合热嘴管外径尺寸装配的螺旋圈形发热圈,因此必须将直条发热管制成螺旋圈形发热圈。
[0003]目前多数的绕线设备,基本上包括以下几部分:绕线传动结构、绕线轴结构、送线结构等等。这些绕线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并不能适合发热管绕圈的实际情况,容易使得设备成本增加而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适合发热管绕圈生产实际且结构相对简单的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以简化发热管绕圈的操作,同时降低装置制造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设在基座之上的压线组件和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绕线手轮和由绕线手轮驱动的绕线滚轴,压线组件包括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紧压在绕线滚轴上的压线滚轴,压线滚轴与绕线滚轴平行。
[0007]进一步地,绕线组件还包括滑座以及分别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座和滑轨,绕线滚轴一端旋转连接固定座,另一端旋转连接滑座,滑座滑动连接于滑轨上且其滑动方向与绕线滚轴的轴向平行。
[0008]进一步地,滑轨的一端设有限定滑座最终位置的限位柱。
[0009]进一步地,绕线滚轴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环形凸缘,凸缘上设有U型槽以及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的起始端夹紧的夹板和夹板螺钉,夹板设于U型槽内并通过夹板螺钉连接U型槽,夹板的一端超出U型槽端面。
[0010]进一步地,绕线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定压线滚轴和绕线滚轴之间最小间隙的圆环,圆环套设于绕线滚轴上。
[0011 ] 进一步地,绕线滚轴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连接。
[0012]进一步地,绕线滚轴的轴线与绕线手轮的旋转中心共线。
[0013]进一步地,压线组件还包括与压线滚轴旋转连接的U型支架、固定于基座上的支座、压线手轮、推杆和固定连接于压线手轮中部的驱动杆,驱动杆螺纹连接支座,推杆的一端固连支架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由驱动杆轴向推动。
[0014]进一步地,推杆与驱动杆连接的一端设有T型孔,T型孔的孔深方向垂直于推杆的轴向,驱动杆与推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对应T型孔并置于T型孔内的T型接头。
[0015]进一步地,压线组件还包括与推杆平行的滑杆,滑杆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座。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在发热管绕圈时,发热管一端固定在绕线滚轴上,通过绕线手轮带动绕线滚轴旋转,同时压线滚轴让发热管紧贴在绕线滚轴上,发热管最终便形成了螺旋管状;压线滚轴的使用使得发热管在成型时不需要张紧,省去了张力控制,同时发热管绕圈单条单一生产,免去了线圈计数,整个绕圈装置适合发热管绕圈生产实际且结构相对简单,简化了发热管绕圈的操作,同时降低了绕圈装置制造成本。
[0018](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滑座支撑起了绕线滚轴,而滑座可以相对滑轨滑动,使得绕线滚轴可以脱离滑座,方便了发热管绕圈成型之后从绕线滚轴的一端取出,提高了绕圈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0019](3)本实用新型的圆环套设在绕线滚轴上,圆环主要用于限定压线滚轴和绕线滚轴之间最小间隙,避免压线滚轴与绕线滚轴靠太近而导致发热管被压的太扁,同时也使得压线滚轴与绕线滚轴两端的间隙得以保持一致,而且压线滚轴两端受力均匀,可以改善发热管绕圈效果。
[0020](4)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滚轴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连接,绕线滚轴可以更换,这便使得不同直径的绕线滚轴可以分别安装在同一个固定座上,当需要制作不同直径的螺旋状发热管时,只需要换上对应的绕线滚轴来绕圈即可,扩大了绕圈装置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发热管绕圈制作的成本。
[0021](5)本实用新型的T型孔和T型接头配合使得驱动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轴向的直线运动时,推杆会跟随其轴向的直线运动而不会跟随其旋转运动,
[0022](6)本实用新型的滑杆可以帮助引导支架相对支座的运动,同时使得支架不会绕推杆发生相对于支座的旋转运动,提高了绕圈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立体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立体图(与图1视角不同)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线组件立体图(省略支座)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爆炸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包括基座10以及分别设在基座10之上的压线组件30和绕线组件20。绕线组件20包括绕线手轮21和绕线滚轴22。绕线滚轴22由绕线手轮21驱动。压线组件30包括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紧压在绕线滚轴22上的压线滚轴31。压线滚轴31与绕线滚轴22平行。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绕线组件20还包括滑座24以及分别固定于基座10上的固定座23和滑轨25。绕线滚轴22 —端旋转连接固定座23,另一端旋转连接滑座24。滑座24滑动连接于滑轨25上且其滑动方向与绕线滚轴22的轴向平行。[0030]如图1至图4所示,滑轨25的一端设有限定滑座24最终位置的限位柱251。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绕线滚轴22与固定座23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环形凸缘221,凸缘221上设有U型槽222以及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的起始端夹紧的夹板223和夹板螺钉224。夹板223设于U型槽222内并通过夹板螺钉224连接U型槽222。夹板223的一端超出U型槽222端面。夹板223超出U型槽222端面的那一端便是用于夹紧发热管起始端。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绕线组件20还包括用于限定压线滚轴31和绕线滚轴22之间最小间隙的圆环26,圆环26套设于绕线滚轴22上。
[0033]如图1至图4所示,绕线滚轴22与固定座23可拆卸式连接。绕线滚轴22的轴线与绕线手轮21的旋转中心共线。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压线组件30还包括与压线滚轴31旋转连接的U型支架33、固定于基座10上的支座34、压线手轮32、推杆36和固定连接于压线手轮32中部的驱动杆35。驱动杆35螺纹连接支座34。推杆36的一端固连支架33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由驱动杆35轴向推动。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推杆36与驱动杆35连接的一端设有T型孔361。T型孔361的孔深方向垂直于推杆36的轴向,驱动杆35与推杆36连接的一端设有对应T型孔361并置于T型孔361内的T型接头351。
[0036]如图1至图4所示,压线组件30还包括与推杆36平行的滑杆37。滑杆37 —端固定于支架33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座34。
[0037]本实施例用于发热管绕圈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8]I)松开夹板螺钉224,将要加工的发热管的起始端放置于夹板223与绕线滚轴22之间,拧紧夹板螺钉224,发热管的起始端被固定;
[0039]2)旋转压线手轮32,让压线滚轴31靠近绕线滚轴22,直至压线滚轴31紧贴圆环26为止;
[0040]3)旋转绕线手轮21,绕线滚轴22跟随旋转,发热管缠绕于绕线滚轴22上,同时会被压线滚轴31紧压在绕线滚轴22外表面;
[0041]4)发热管绕线完成后,旋转压线手轮32松开压线滚轴31对发热管的压紧;
[0042]5)松开夹板螺钉224,让发热管的起始端不被固定;
[0043]6)将滑座24向外滑动,取出圆环26后再将成型的螺旋状发热管取出。
[0044]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热管绕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基座之上的压线组件和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绕线手轮和由所述绕线手轮驱动的绕线滚轴,所述压线组件包括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紧压在绕线滚轴上的压线滚轴,所述压线滚轴与所述绕线滚轴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滑座以及分别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座和滑轨,所述绕线滚轴一端旋转连接固定座,另一端旋转连接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滑轨上且其滑动方向与绕线滚轴的轴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一端设有限定滑座最终位置的限位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滚轴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U型槽以及用于在发热管绕圈时将发热管的起始端夹紧的夹板和夹板螺钉,所述夹板设于U型槽内并通过夹板螺钉连接U型槽,所述夹板的一端超出U型槽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定压线滚轴和绕线滚轴之间最小间隙的圆环,所述圆环套设于绕线滚轴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滚轴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滚轴的轴线与绕线手轮的旋转中心共线。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与压线滚轴旋转连接的U型支架、固定于基座上的支座、压线手轮、推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线手轮中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支座,所述推杆的一端固连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由驱动杆轴向推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驱动杆连接的一端设有T型孔,所述T型孔的孔深方向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所述驱动杆与推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对应T型孔并置于T型孔内的T型接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管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与推杆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座。
【文档编号】B21D11/06GK203592032SQ20132058295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胡作寰, 高国利, 李芳 , 何美科 申请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