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推弯头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455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推弯头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弯头规格:90°φ273*9.5,材质20#,弯曲半径R=1.5D,现有的热推弯头生产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热推弯头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推弯头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复检:根据弯头规格及加工方法,确定坯料管为φ219*12的钢管;校对供应商的质保书是否与实物相符;检测原材料外观及几何尺寸,端口直径、壁厚及长度,在相应位置应立即做好标记;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检测,其20钢,按照GB/T8163-2008标准,化学成分:C:0.17-0.23%,Si:0.17-0.37%,Mn:0.35-0.65%,P≤0.035%,S≤0.035%,Cr:≤0.25%,Ni:≤0.30%,Cr:≤0.25%,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410Mpa,屈服强度Rel≥245Mpa,伸长率A%≥25,断面收缩率ψ%≥551.4,入原料库,按标识区存放;(2)下料工序:下料车间凭生产部工艺卡,按材质、规格领料,出库,下料尺寸:钢管φ219*12,长度L=653;根据图纸和生产部下料单,用氧乙炔进行切割下料,下料端面要求平、光、直,端面垂直偏离小于2mm;保持管坯内外表面的清洁,不允许有泥土、砂子和铁屑等,清除两端口毛刺;(3)推制成型:利用中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和涡流升温原理,将毛坯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20-840℃;在液压推制机上利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推制成型,推制速度为40-50mm/min;在推进过程中,管坯在芯棒上通过模具,发生扩大弯曲移位定型等现象;(4)热处理:热加工后的弯头为了消除应力、细化晶粒,需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900-930℃,保温时间:20min,出炉自然冷;(5)整形工序:由于热处理使弯头的晶格变化,消除了加工引起的内应力,造成其椭圆度等几何尺寸发生改变,需要用整形模具进行弯度整形和椭圆度整形;(6)喷砂、去氧化皮工序:对弯头内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将氧化皮杂物冲刷干净;(7)检验:无损探伤,按JB4730进行MT,I级合格;(8)坡口加工:由倒角机按图纸要求车制弯头两端的坡口1.6*37.5°;(9)成品总检: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测;表面的凹坑缺陷应经打磨、平滑过渡,深度不得低于母材1mm,且其缺陷部位处的壁厚不得小于弯头的最小壁厚;按图检验其几何尺寸及两端口及内、外弧处的壁厚;每项检测都做详细记录,并将检测结果汇总,填在成品检验、检测单上,随质保书分送用户和本厂质保部存档;(10)表面处理、标识和包装:对外表面做防锈处理,并按客户要求刷油漆,坡口处喷上防锈剂;将弯头平放,在其中间部位进行产品标识,按要求进行分类包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热推弯头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复检:根据弯头规格及加工方法,确定坯料管为φ219*12的钢管;校对供应商的质保书是否与实物相符;检测原材料外观及几何尺寸,端口直径、壁厚及长度,在相应位置应立即做好标记;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检测,其20钢,按照GB/T8163-2008标准,化学成分:C:0.17-0.23%,Si:0.17-0.37%,Mn:0.35-0.65%,P≤0.035%,S≤0.035%,Cr:≤0.25%,Ni:≤0.30%,Cr:≤0.25%,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410Mpa,屈服强度Rel≥245Mpa,伸长率A%≥25,断面收缩率ψ%≥551.4,入原料库,按标识区存放;(2)下料工序:下料车间凭生产部工艺卡,按材质、规格领料,出库,下料尺寸:钢管φ219*12,长度L=653;根据图纸和生产部下料单,用氧乙炔进行切割下料,下料端面要求平、光、直,端面垂直偏离小于2mm;保持管坯内外表面的清洁,不允许有泥土、砂子和铁屑等,清除两端口毛刺;(3)推制成型:利用中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和涡流升温原理,将毛坯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20-840℃;在液压推制机上利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推制成型,推制速度为40-50mm/min;在推进过程中,管坯在芯棒上通过模具,发生扩大弯曲移位定型等现象;(4)热处理:热加工后的弯头为了消除应力、细化晶粒,需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900-930℃,保温时间:20min,出炉自然冷;(5)整形工序:由于热处理使弯头的晶格变化,消除了加工引起的内应力,造成其椭圆度等几何尺寸发生改变,需要用整形模具进行弯度整形和椭圆度整形;(6)喷砂、去氧化皮工序:对弯头内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将氧化皮杂物冲刷干净;(7)检验:无损探伤,按JB4730进行MT,I级合格;(8)坡口加工:由倒角机按图纸要求车制弯头两端的坡口1.6*37.5°;(9)成品总检: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测;表面的凹坑缺陷应经打磨、平滑过渡,深度不得低于母材1mm,且其缺陷部位处的壁厚不得小于弯头的最小壁厚;按图检验其几何尺寸及两端口及内、外弧处的壁厚;每项检测都做详细记录,并将检测结果汇总,填在成品检验、检测单上,随质保书分送用户和本厂质保部存档;(10)表面处理、标识和包装:对外表面做防锈处理,并按客户要求刷油漆,坡口处喷上防锈剂;将弯头平放,在其中间部位进行产品标识,按要求进行分类包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