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涂油导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28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自动涂油导柱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中的导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包括内部具有导油通道的导柱,与导油通道连通设置的储油器,在所述储油器上连接设有驱使储油器中的润滑油进入导油通道内的气压驱动机构,在所述导柱的顶部设有连通导油通道与导柱外表面的出油孔。本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可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导柱的自动涂油润滑,省去了人工操作的不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其结构简单,运行噪音小、成本低。
【专利说明】自动涂油导柱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中的导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涂油导柱系统。【背景技术】
[0002]现有冲压模具上采用的导柱都是实体导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操作人员周期性的用毛刷给导柱进行涂油润滑,这种手工润滑方式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在涂油时需要工人爬到模具内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涂油也需要在停机状态下进行,从而会导致模具生产效率的低下,不利于现代化生产作业的进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71692Y公开了一种强制注油滑动导柱冲压模具,其有上模座、固定垫板及与固定垫板相接的导柱,在上模座或/和固定垫板内设有润滑油路,在导柱内设有与润滑油路相通的导油孔,在导柱的外表面设有与导油孔相通的导油沟槽。该冲压模具中的导柱由被动润滑改为主动润滑,可使导柱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润滑状态,无需定期地涂抹润滑油。但该方案中将润滑油路设置在上模座与固定垫板中加大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增加了制造成本,且润滑油路为与机床的外置油路相接,增加了机床油泵的运行负荷,不利于机床整体油路的油压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可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对导柱的自动涂油润滑,省去了人工操作的不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导油通道的导柱,与导油通道连通设置的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油器上连接设有驱使储油器中的润滑油进入导油通道内的气压驱动机构,在所述导柱的顶部设有连通导油通道与导柱外表面的出油孔。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由气压驱动机构驱使储油器中的润滑油进入导柱内的导油通道中,润滑油在导油通道中继续运动到导柱的顶部而由出油孔流出,调节气压驱动机构驱动力的大小以使润滑油从出油孔缓缓的流出,以沿导柱外侧面流下,由此最终在导柱与导套的相互摩擦中完成导柱的涂油工作;由于采用单独的储油器与气压驱动的方式,省去对机床零部件进行加工改造的麻烦,而且气压驱动机构的气源可为冲压机床上的气源,使得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05]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气压驱动机构包括气源、连接所述储油器与气源的气管,以及设置在气管上的控制阀门。控制阀门控制涂油工作的启闭,采用气压驱动相比其它泵送方式具有噪音低、流量稳定的优点。
[0006]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气管上还连接设有调速阀。设置调速阀可根据储油器中油量的多少及设备实时运行情况对参与润滑的润滑油流量进行调节。
[0007]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所述导柱的顶端还连接设有对出油孔流出的润滑油进行导向、以使其沿导柱外侧面流下的导向机构。设置导向机构对流出的润滑油进行导向控制便可使气压驱动机构在较大的驱动力下运行,从而可使参与润滑的润滑油流量增大,以保证导柱的润滑效果。
[0008]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连接于导油通道上端口的截面呈倒山字形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与导油通道上端口相连的中空柱体,固连于中空柱体顶端的顶板,以及连接于顶板边缘的侧板;所述的出油孔设置在中空柱体上,所述侧板与导柱顶端面间为间隙配合。当润滑油在气压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导油通道运动到其上端口时,润滑油从中空柱体上的出油孔中喷出,喷出的润滑油被端盖的侧板挡下而落入导柱上,并沿侧板与导柱顶端面之间的间隙流下而实现对导柱圆周端面的涂油润滑。
[0009]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储油器的底端面为漏斗形,所述导油通道通过连接于储油器底部的油管而与储油器连通。将储油器底端面设置为漏斗形,并将油管连接在漏斗的最底端,这样可保证气压驱动机构能够驱使储油器中绝大部分的润滑油进入导油通道中,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气压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气体由导油通道泄露。
[0010]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储油器上设置有排气阀门。在储油器上设置排气阀门以用于对储油器进行临时加油操作时排空储油器中的有压气体,以保证加油操作的安全进行。
[0011]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排气阀门与储油器间还串联设置有油气分离器。设置油气分离器可分离掉所排气体中润滑油成分,不仅减少润滑油的浪费,也可保护作业环境的清洁。
[0012]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排气阀门的出口连接设有消音器。在排气阀门出口连接消音器可降低有压气体排放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也可减小排出的有压气体的气压冲击。
[0013]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导柱的自动涂油润滑,省去了人工操作的不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其结构简单,运行噪音小、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导柱;2、导油通道;3、端盖;4、储油器;5、控制阀门;6、调速阀;7、快速接头;8、气管直接头;9、气管;10、油管直接头;11、油管;12、加油口 ;13、油气分离器;14、排气阀门;15、消音器;16、中空柱体;17、顶板;18、侧板;19、出油孔;2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导柱I,在导柱I的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导油通道2,导柱I的底端经油管11连接有储油器4,通过油管11实现了储油器4与导油通道2的连通。在储油器4上连接有驱动储油器4中的润滑油进入导油通道2内的气压驱动机构,在导柱I的顶端还连接设有对导油通道2中的润滑油的流出进行导向、以使其沿导柱I外侧面流下的导向机构。
[0019]气压驱动机构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气源,连接气源与储油器4的气管9,在气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门5,为实现对气源进入储油器4中的气体压力进行控制,在气管9上还设置有调速阀6,气管9与气源间通过快速接头7连接,气管9与控制阀门5、调速阀6及储油器4间通过气管直接头8连接,气管9可采用PU或尼龙管。气压驱动机构中的气源可为冲压机床上的气泵等气源,由此可降低气压驱动机构的装置成本及运行成本。
[0020]储油器4的底端面设置为漏斗形,气管9通过气管直接头8连接在储油器4的顶端面上,而油管11则通过油管直接头10连接在储油器4漏斗形底端面的最底端,油管11与导油通道2的下端口间也通过油管直接头10连接,油管11可为尼龙管,油管直接头10可与气管直接头8采用相同的产品。在储油器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加油口 12,位于加油口12的旁边还设置有排气阀门14,排气阀门14用于在储油器4临时加油时排空储油器4内的有压气体。为使排气阀门14排出的气体洁净且在排气时降低噪音,在排气阀门14与储油器4之间串联连接有油气分离器13,在排气阀门14的出口还连接有消音器15。
[0021]导向机构为连接设置在导柱I顶端的端盖3,其结构如图2所示,端盖3包括连接于导油通道2上端口的中空柱体16,中空柱体16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外螺纹与导油通道2螺纹连接,中空柱体16内为中空的通孔并与导油通道2连通,在中空柱体16的顶端固连有顶板17,本实施例中顶板17为与导柱I外形相同的圆形板,且顶板17的直径稍小于导柱I的直径,在顶板17的边缘与顶板17垂直固连有侧板18,侧板18为绕顶板17圆周设置,由此使得端盖3呈截面为倒山字形的结构。在中空柱体16上位于导柱I外的部位设置有出油孔19,出油孔19经中空柱体16内的通孔连通导油通道2与端盖3的内侦彳,且出油孔19为沿中空柱体16轴向布置的多个。在侧板18与导柱I的顶端面间还具有间隙20,以用于从出油孔19中喷出的润滑油可流动到导柱I的外侧面上,并沿导柱I的外侧面流下。
[0022]当然,除在导柱I的顶端设置与导油通道2相连接的端盖3外,还可只在导柱I的顶部设置连通导油通道2与导柱I外表面的出油孔19,此时出油孔19既可沿导柱I的径向设置,直接连通导油通道2与导柱I的外侧面,或者将出油孔19沿导柱I轴向设置在导油通道2的顶端处,此时从出油孔19中流出的润滑油需经导柱I的顶端面流到其外侧面上。在这种不设置端盖3的情况中,气压驱动机构的气压驱动力要调节到较小的范围,以使润滑油可由出油孔19缓缓的流出并沿导柱I的外侧面流下。
[0023]本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当模具生产开始需要对导柱I进行涂油润滑时,先将调速阀6调整到预计的合适位置,打开控制阀门5使气源的有压气体进入储油器4中,储油器4的润滑油便在气体压力的驱动下进入导油通道2中,并在导油通道2中继续向上运动而最终由中空柱体16上的出油孔19喷出,由出油孔19喷出的润滑油被侧板18挡下而落入导柱I的顶端面上,并通过间隙20而流到导柱I的外侧面上而沿导柱I的外侧面流下,根据从间隙20中流出的润滑油的流量再对调速阀6进行调整,以使润滑油的流量达到较为合适的程度,这样沿导柱I外侧面流下的润滑油最终在导柱I与导槽的相互摩擦中完成对导柱I的润滑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导油通道的导柱,与导油通道连通设置的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油器上连接设有驱使储油器中的润滑油进入导油通道内的气压驱动机构,在所述导柱的顶部设有连通导油通道与导柱外表面的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驱动机构包括气源、连接所述储油器与气源的气管,以及设置在气管上的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管上连接设有调速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柱的顶端连接设有对出油孔流出的润滑油进行导向、以使其沿导柱外侧面流下的导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连接于导油通道上端口的截面呈倒山字形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与导油通道上端口相连的中空柱体,固连于中空柱体顶端的顶板,以及连接于顶板边缘的侧板;所述的出油孔设置在中空柱体上,所述侧板与导柱顶端面间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的底端面为漏斗形,所述导油通道通过连接于储油器底部的油管而与储油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门与储油器间串联设置有油气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涂油导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门的出口连接设有消音器。
【文档编号】B21D37/18GK203804059SQ20142004618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李傲宏, 常新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