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332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其特征是:轧辊箱底板的两侧面为斜面,锁紧油缸安装于固定梁后面,活塞杆从固定梁前面伸出,活动楔形块套接在活塞杆前端,活动楔形块安装于主轧辊箱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楔形块安装在主轧辊箱底板的另一个侧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缸实现了主轧辊箱快速锁紧和松开,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主轧辊箱进行安装和拆卸。
【专利说明】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轧辊箱锁紧装置,尤其是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的轧环机主轧辊箱是通过螺钉安装于固定梁前面板上,主轧辊箱和固定梁的相对位置通过健定位。在主轧辊箱安装时,其后端面的键槽要套入安装于固定梁前面板上的定位键上,然后将螺钉拧紧。这种主轧辊箱在安装时要求位置精确,而且一定要将螺钉拧得足够紧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主轧辊箱松动,整个主轧辊箱安装过程耗时耗力。在主轧辊箱拆卸时,松开螺钉和将主轧辊箱从固定梁分离都很困难。因此,常用的主轧辊箱安装方式装拆困难,不方便更换和维护。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轧环机主轧辊箱安装和拆卸困难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锁紧油缸安装于固定梁后面,活塞杆从固定梁前面伸出,活动楔形块套接在活塞杆前端,活动楔形块安装于主轧辊箱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楔形块安装在主轧辊箱底板的另一个侧面。
[0005]主轧辊箱底板的两侧面为斜面,固定楔形块压在主轧辊箱底板的一个侧面,锁紧油缸带动活动楔形块前后运动;
[0006]锁紧油缸带动活动楔形块靠近固定梁,活动楔形块压紧主轧辊箱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楔形块和活动楔形块将主轧辊箱锁紧在固定梁上;
[0007]锁紧油缸带动活动楔形块远离固定梁,固定楔形块和活动楔形块对主轧辊箱没有锁紧作用,主轧辊箱可以很容易的拆出。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缸实现了轧环机主轧辊箱快速锁紧和松开,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主轧辊箱进行安装和拆卸。
[000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剖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楔形块连接处局部放大图。
[0013]图中:1、固定梁;2、主轧辊箱;3、锁紧油缸;4、固定楔形块;5、垫片;6、活动楔形块;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的主要零部件包括固定梁1、主轧辊箱2、锁紧油缸3、固定楔形块4、垫片5、活动楔形块6和螺母7。
[0015]主轧辊箱2底板的两侧面为斜面,固定楔形块4压在主轧辊箱2底板的一个侧面,锁紧油缸3安装于固定梁I后面,活塞杆从固定梁I前面伸出,活塞杆前端有台阶和螺纹,垫片5、活动楔形块6和螺母7套在活塞杆前端,垫片5靠在活塞杆台阶上,螺母7将活动楔形块6压紧在垫片5上,活动楔形块6在活塞杆前端的前后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不同厚度的垫片5进行调整。
[0016]当锁紧油缸3的活塞位于缸底时,活动楔形块6靠近固定梁1,活动楔形块6压紧主轧辊箱2底板的一个侧面,将主轧辊箱2底板的另一侧面压紧在固定楔形块4上,固定楔形块4和活动楔形块6将主轧辊箱2的底板压紧在固定梁I上。主轧辊箱2在液压锁紧后,其各个方向都有约束,可以满足轧环机主轧辊工作的需求。锁紧油缸3活塞位于缸头时,活动楔形块6远离固定梁1,固定楔形块4和活动楔形块6对主轧辊箱2没有锁紧作用,主轧辊箱2可以很容易的拆出。
【权利要求】
1.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轧辊箱(2)底板的两侧面为斜面,锁紧油缸(3)安装于固定梁(I)后面,活塞杆从固定梁(I)前面伸出,活动楔形块(6)套接在活塞杆前端,活动楔形块(6)安装于主轧辊箱(2)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楔形块(4)安装在主轧辊箱(2)底板的另一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楔形块(4)压在主轧辊箱(2)底板的一个侧面,锁紧油缸(3)带动活动楔形块(6)前后运动; 锁紧油缸(3)带动活动楔形块(6)靠近固定梁(1),活动楔形块(6)压紧主轧辊箱(2)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楔形块(4)和活动楔形块(6)将主轧辊箱(2)锁紧在固定梁(I)上; 锁紧油缸(3)带动活动楔形块(6)远离固定梁(I),固定楔形块(4)和活动楔形块(6)对主轧辊箱(2 )没有锁紧作用,主轧辊箱(2 )可以很容易的拆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环机主轧辊箱液压快速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楔形块(6)在活塞杆前端的前后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不同厚度的垫片(5)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B21B31/00GK203917393SQ20142030457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谷瑞杰, 杨大祥, 郑文达, 成小乐, 周少凡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