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弯曲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45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弯曲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定轮,定轮匹配设有动轮,动轮和定轮的轮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动轮沿定轮圆周转动,所述定轮和动轮沿其圆周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环形凹槽,动轮与定轮环形凹槽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工作台上还设有钢管限位装置。所述连杆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对于一般钢管可以又好又快地实现,而且不会出现下瘪、外凸等情况。同时,弯制出来的钢管弯曲半径相同,因此外形美观。
【专利说明】
一种钢管弯曲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弯曲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在对现有型钢及钢管弯曲普遍采用拉弯法或型钢弯曲机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专用设备,设备购置资金大,且对于一些简单的弯曲处理实际利用率不高。但通过人工操作的话,容易使弯曲部出现下瘪、外凸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钢管弯曲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定轮,定轮匹配设有动轮,动轮和定轮的轮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动轮沿定轮圆周转动,所述定轮和动轮沿其圆周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环形凹槽,动轮与定轮环形凹槽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
[0006]工作台上还设有钢管限位装置。
[0007]所述限位装置为相对设置的定夹块和动夹块,所述定夹块固定于工作台,动夹块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所述定夹块和动夹块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弧形凹槽,定夹块上的弧形凹槽的中心线与定轮的环形凹槽的中心线相切,所述定夹块与动夹块的弧形凹槽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
[0008]所述连杆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把手。
[0009]所述把手末端设有垂直的手持件。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对于一般钢管可以又好又快地实现,而且不会出现下瘪、外凸等情况。同时,弯制出来的钢管弯曲半径相同,因此外形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I上固定有定轮2,定轮2匹配设有动轮3,动轮3和定轮2的轮轴20、30通过连杆4相连,动轮3以轮轴20轴心为圆心沿定轮2的外圆周转动。在定轮2和动轮3沿各自的圆周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环形凹槽5,动轮3与定轮2的环形凹槽5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50。
[0015]在工作台I上还设有钢管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为相对设置的定夹块6和动夹块7,定夹块6固定在工作台I上,动夹块7通过螺栓8活动连接于工作台I。
[0016]定夹块6和动夹块7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弧形凹槽9,定夹块6上的弧形凹槽的中心线与定轮2的环形凹槽5的中心线相切,定夹块6与动夹块7的弧形凹槽对合后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图中未示出)。
[0017]为方便持握和运转设备,在连杆4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把手40,而把手40的末端还设有垂直的手持件41。
[0018]实际应用时,将钢管从限位装置的通道穿入后再通过通道50,然后以定轮2的轮轴为支点,转动把手40,带动连杆4上的动轮3沿定轮2的圆周方向转动,而钢管便被弯曲成所需要的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I)上固定有定轮(2),定轮(2)匹配设有动轮(3),动轮(3)和定轮(2)的轮轴通过连杆(4)相连,所述动轮(3)沿定轮(2)圆周转动,所述定轮(2)和动轮(3)沿其圆周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环形凹槽(5),动轮(3)与定轮(2)环形凹槽(5)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其特征在于:工作台(I)上还设有钢管限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相对设置的定夹块(6 )和动夹块(7 ),所述定夹块(6 )固定于工作台(I),动夹块(7 )通过螺栓(8 )活动连接于工作台(1),所述定夹块(6)和动夹块(7)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弧形凹槽(9),定夹块(6)上的弧形凹槽(9)的中心线与定轮(2)的环形凹槽(5)的中心线相切,所述定夹块(6)与动夹块(7)的弧形凹槽(9)对合形成供钢管穿过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把手(4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弯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0)末端设有垂直的手持件(41)。
【文档编号】B21D7/024GK203917524SQ20142034913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杨帆 申请人:杨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