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68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能够提高锻胚的平面度,从而达到减小形位公差,提高锻胚的CNC加工基准精度。
【专利说明】—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3C产品的结构件和外观件大多是通过锻压和CNC(Computer 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精加工两个工艺的配合衔接完成。根据市场的需求,对3C产品的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为了降低成本,要求CNC加工余量最小化,导致锻胚的CNC加工基准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锻胚的CNC加工基准精度主要体现在CNC装夹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两方面,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减小形位公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能够提高锻胚的平面度,从而达到减小形位公差,提高锻胚的CNC加工基准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I包括型腔3和位于型腔3内的基准面4,所述第二模具内具有与所述基准面4对应的麻面5,所述麻面5内有均匀分布的小突起。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I为上模,所述第二模具2为下模。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I为下模,所述第二模具2为上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小突起为长方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突起为圆柱体。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能够提高锻胚的平面度,从而达到减小形位公差,提高锻胚的CNC加工基准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具的麻面局部的放大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型腔;4、基准面;
[0017]5、麻面;6、锻胚;7、麻面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第一模具I包括型腔3和位于型腔3内的基准面4,第二模具内具有与基准面4对应的麻面5,麻面5内有均匀分布的小突起。如麻面局部7所示,小突起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0020]其中,当第一模具I为上模时,第二模具2为下模。当第一模具I为下模时,第二模具2为上模。
[0021 ] 锻压时,将锻胚6置于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之间的型腔内,通过麻面5控制材料的流动,确保锻压后基准面4的平面度在0.05以下。
[0022]其中第一模具I的加工工艺为:
[0023]1、机加备料;
[0024]2、真空热处理;
[0025]3、研磨;
[0026]4、亚镜面电蚀。
[0027]第二模具2的加工工艺为:
[0028]1、机加备料;
[0029]2、真空热处理;
[0030]3、研磨;
[0031]4、亚镜面电蚀。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锻胚平面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I)包括型腔(3)和位于型腔(3)内的基准面(4),所述第二模具内具有与所述基准面(4)对应的麻面(5),所述麻面(5)内有均匀分布的小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I)为上模,所述第二模具(2)为下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I)为下模,所述第二模具(2)为上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突起为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突起为圆柱体。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972725SQ20142041667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王日友 申请人:深圳市康贝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