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517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包括上模跟下模,上模跟下模之间构成有流道,当注塑液从出料口流出成型时,由于出料口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而造成成型的成品出现瑕疵,而且目前的注塑模具的流道不能自主控制注塑液流通的速度,注塑液流通过快会溢出模具外,注塑液流通过慢会使得流道内粘黏注塑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运行稳定的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上模的输出端与下模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及下料板,上料板与下料板之间构成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流道联通,上料板与下料板上均设有冷水管及热水管,冷水管的长度大于热水管;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阻流段及汇流段,阻流段高于引流段,引流段呈凹弧状,该引流段的弧度为30° -40°。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板及下料板跟上模及下模可拆卸连接,通过在上料板及下料板上设置冷水管及热水管来对出料口进行加热和冷却,冷水管及热水管分别接冷水及热水,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实现了实时对上料板及下料板的稳定控制,保证了成型产品的质量,为了保证上料板及下料板的快速预热,故缩短热水管的长度,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循环时间,从而提高上料板跟下料板的冷却效率,故冷水管会大于热水管的长度。
[0007]注塑液被注入流道内时,通过阻流段会降低其流速,防止注塑液流速过快而溢出,影响成型质量,注塑液被阻流段限速后,经过引流段会加速其流通的速度,防止注塑液粘黏在注塑流道内,造成注塑流道堵塞。当引流段的弧度为30° -40°时,注塑液流通的效率及引流段的防粘黏性最佳。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控制出料口口径的调节螺杆,下模上还设有与活动槽联通的圆形槽,圆形槽位于汇流段的下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对上模进行挤压,实现上模的输出端跟下模的输出端之间的间距降低,控制成品的厚度及注塑液的流速。圆形槽的设置,使得上模的输出端具有弹性,防止由于调节螺杆挤压而造成上模的输出端断裂。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段及顶杆,驱动段与顶杆的连接处上设有环形凸起,驱动段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驱段及外驱段,内驱段开设有内六角槽,外驱段外壁呈六边形,顶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段及副段,主段的直径大于幅段,主段与幅段的连接处设有应力段,应力段的外壁呈弧形状,应力段外壁的弧度为20。-30。。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段用于施力旋转使得顶杆能顶置上模的活动槽上,驱动段设置内驱段及外驱段大大提高了驱动段施力的灵活性,可采用内六角螺杆或扳手作用在驱动段上。环形凸起的设置增大了顶杆的力矩,进而提高了顶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应力段的设置提高了顶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特别是当应力段外壁的弧度为20° -30°时,顶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与下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控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6]—种模具,包括上模1及下模2,上模1与下模2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20,上模1与下模2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3,上模1的输出端与下模2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上料板11与下料板12之间构成有出料口 10,出料口 10与流道20联通,上料板11与下料板12上均设有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冷水管31的长度大于热水管32 ;所述流道20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201、阻流段202及汇流段203,阻流段202高于引流段201,引流段201呈凹弧状,该引流段201的弧度为30° -4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跟上模1及下模2可拆卸连接,通过在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上设置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来对出料口 10进行加热和冷却,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分别接冷水及热水,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为了保证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的快速预热,故缩短热水管32的长度,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循环时间,从而提高上料板11跟下料板12的冷却效率,故冷水管31会大于热水管32的长度。
[0018]定位件3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上模1与下模2的连接稳定性及连接强度。
[0019]注塑液被注入流道20内时,通过阻流段202会降低其流速,防止注塑液流速过快而溢出,影响成型质量,注塑液被阻流段202限速后,经过引流段201会加速其流通的速度,防止注塑液粘黏在注塑流道20内,造成注塑流道20堵塞。当引流段201的弧度为30 ° -40 °时,注塑液流通的效率及弓I流段201的防粘黏性最佳。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1开设有活动槽la,活动槽la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控制出料口 10 口径的调节螺杆4,下模2上还设有与活动槽la联通的圆形槽lb,圆形槽lb位于汇流段203的下方。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对上模1进行挤压,实现上模1的输出端跟下模2的输出端之间的间距降低,控制成品的厚度及注塑液的流速。圆形槽lb的设置,使得上模1的输出端具有弹性,防止由于调节螺杆4挤压而造成上模1的输出端断裂。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4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段41及顶杆42,驱动段41与顶杆42的连接处上设有环形凸起43,驱动段4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驱段411及外驱段412,内驱段411开设有内六角槽,外驱段412外壁呈六边形,顶杆42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段421及副段422,主段421的直径大于幅段,主段421与幅段的连接处设有应力段423,应力段423的外壁呈弧形状,应力段423外壁的弧度为20° -30°。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段41用于施力旋转使得顶杆42能顶置上模1的活动槽la上,驱动段41设置内驱段411及外驱段412大大提高了驱动段41施力的灵活性,可采用内六角螺杆或扳手作用在驱动段41上。环形凸起43的设置增大了顶杆42的力矩,进而提高了顶杆42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应力段423的设置提高了顶杆42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特别是当应力段423外壁的弧度为20° -30°时,顶杆42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上模的输出端与下模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及下料板,上料板与下料板之间构成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流道联通,上料板与下料板上均设有冷水管及热水管,冷水管的长度大于热水管;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阻流段及汇流段,阻流段高于引流段,引流段呈凹弧状,该引流段的弧度为30° -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控制出料口口径的调节螺杆,下模上还设有与活动槽联通的圆形槽,圆形槽位于汇流段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段及顶杆,驱动段与顶杆的连接处上设有环形凸起,驱动段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驱段及外驱段,内驱段开设有内六角槽,外驱段外壁呈六边形,顶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段及副段,主段的直径大于幅段,主段与幅段的连接处设有应力段,应力段的外壁呈弧形状,应力段外壁的弧度为 20。-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上模与下模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上模的输出端与下模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及下料板,上料板与下料板之间构成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流道联通,上料板与下料板上均设有冷水管及热水管,冷水管的长度大于热水管;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阻流段及汇流段,阻流段高于引流段,引流段呈凹弧状,该引流段的弧度为30°-4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运行稳定。
【IPC分类】B29C45/73, B29C45/26, B29C45/27
【公开号】CN205075271
【申请号】CN201520668345
【发明人】杨岳军, 徐燕
【申请人】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