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239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包括本体(2)、刀盒(3)和车刀(5):所述本体(2)右部设有与车床刀架连接的夹持部(2-0),本体(2)与刀盒(3)同轴线,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刀(5)包括刀杆(5-2)及位于所述刀杆(5-2)外端的刀头(5-1),车刀(5)通过刀杆(5-2)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其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专利说明】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特殊机械中的部件中有一种深内孔,参见图1,该深内孔10的深度L彡650mm,深度L与孔径d之比L/d > 5。该深内孔10由于深度L大,采用一般的深孔加工刀具加工时,其刀具的刀杆就比较长,刀杆的刚度就不够,致切削震动大,吃刀量难以控制,加工精度较低,造成加工不合格,还会出现刀具变形、折断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包括本体、刀盒和车刀:所述本体右部设有与车床刀架连接的夹持部,本体与刀盒同轴线,本体的左端与刀盒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刀包括刀杆及位于所述刀杆外端的刀头,车刀通过刀杆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上,其刀杆倾斜于刀盒的轴线,其刀头伸出于刀盒之外,所述车刀的刀头的左端至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
[0006]优选地,所述本体和刀盒均为中空体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车刀的刀头的左端至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
[0008]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右端设有与车床的油嘴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且与油嘴的进油孔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所述刀盒包括刀盒本体,该刀盒本体的右端设有与本体的第一输送油道相通的主流孔、位于主流孔左上角且与主流孔相通的斜支孔、位于刀盒本体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相通的第一过渡槽和第二过渡槽,所述第二过渡槽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的径向深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槽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的径向深度1mm?12mm。
[0010]优选地,所述刀盒本体上的斜支孔与第一过渡槽水平倾斜负135°。
[0011]优选地,还包括螺栓,所述刀盒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车刀的刀杆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孔,所述车刀通过通孔和配合通孔采用螺栓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上。
[0012]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左端与刀盒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车刀的刀杆倾斜于刀盒的轴线负135°。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0015]由于本装置包括本体和刀盒,车刀通过刀杆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上,其刀杆倾斜于刀盒的轴线,其刀头伸出于刀盒之外,因此因其刀杆比现有技术的刀具的刀杆短得多,其刚度也高得多。因而,在加工过程中,车刀的刀杆就不容易变形和震动,车刀的吃刀量就容易控制,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深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深内孔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包括本体2、刀盒3和车刀5:从图2和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本体2右部设有与车床刀架连接的夹持部2-0,本体2与刀盒3同轴线,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刀5包括刀杆5-2及位于所述刀杆5-2外端的刀头5-1,车刀5通过刀杆5-2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其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这样一来,车刀5通过刀杆5-2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其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因此,其刀杆5-2比现有技术的刀具的刀杆短得多,其刚度也高得多。因而,在加工过程中,车刀5的刀杆5-2就不容易变形和震动,车刀5的吃刀量就容易控制,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同时,由于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整个装置就能够伸入所加工深内孔的根部,就能够较好地加工深内孔。
[0022]从图2和图3可见,所述本体2和刀盒3均为中空体结构。这使得本装置在保证刚度的同时,减轻了自重,减少了加工时的摆动、震动,因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和提高所加工深内孔的整体精度。
[0023]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即当深内孔的深度较深时,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就预先设定得较长。而当深内孔的深度较浅时,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就预先设定得较短,也就是本体2和刀盒3各自的长度可以预先设定为不同的长度,只要它们装配在一起使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相同即可。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就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深度的深内孔的加工需要。
[0024]从图2和图3可见,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右端设有与车床的油嘴I相连接的连接孔2-3,所述本体2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2且与油嘴I的进油孔1-1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2-2,所述刀盒3包括刀盒本体3-0,该刀盒本体3-0的右端设有与本体2的第一输送油道2-2相通的主流孔3-1、位于主流孔3-1左上角且与主流孔3-1相通的斜支孔3-2、位于刀盒本体3-0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3-2相通的第一过渡槽3-3和第二过渡槽3-4,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这样一来,润滑油就可以顺利地流入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冲洗和清洗切屑,从而有效降低加工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0025]所述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1mm?12mm。由于第一过渡槽3-3位于车刀5安装部位的上方,且距离刀头5-1较远,流入其刀头5-1的液体要分散些,且深度过深会直接会影响刀盒,其刀头5-1的强度会受损。因此,需要在更靠近刀头5-1的地方增加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第二过渡槽3-4,这样对刀头5-1的冷却和润滑更充分,效果更好。
[0026]所述刀盒本体3-0上的斜支孔3-2与第一过渡槽3-3水平倾斜负135°。这样就可以避开车刀5的刀杆5-2且能在较小压力下将油送至其刀头5-1处,润滑和冷却效果好。
[0027]从图2、图3和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栓8,所述刀盒3的侧面设有通孔3-5,所述车刀5的刀杆5-2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孔,所述车刀5通过通孔3-5和配合通孔采用螺栓8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这样的装配比较简单且牢固且可根据所加工深内孔10的孔径大小,设计通孔3-5在刀盒3上的位置,使车刀5的位置得到调整,以适合不同孔径大小的深内孔10的加工需要。
[0028]所述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比较牢靠。所述本体2的左端刀盒3的右端也可以可拆装地连接。例如,可以在本体2的左端设置内螺纹或外螺纹,在刀盒3的右端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或者外螺纹或内螺纹可拆装地连接。这使得本体2与刀盒3拆装都比较方便,且连接也比较牢靠。
[0029]所述车刀5的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负135°。这使得刀杆5_2能够有较好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包括本体(2)、刀盒(3)和车刀(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 )右部设有与车床刀架连接的夹持部(2-0 ),本体(2 )与刀盒(3 )同轴线,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刀(5)包括刀杆(5-2)及位于所述刀杆(5-2)外端的刀头(5-1 ),车刀(5)通过刀杆(5-2)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其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和刀盒(3)均为中空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5)的刀头(5-1)的左端至本体(2)的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右端设有与车床的油嘴(I)相连接的连接孔(2-3),所述本体(2)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2)且与油嘴(I)的进油孔(1-1)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2-2),所述刀盒(3)包括刀盒本体(3-0),该刀盒本体(3-0)的右端设有与本体(2)的第一输送油道(2-2)相通的主流孔(3-1)、位于主流孔(3-1)左上角且与主流孔(3-1)相通的斜支孔(3-2)、位于刀盒本体(3-0 )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3-2 )相通的第一过渡槽(3-3 )和第二过渡槽(3-4 ),所述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I (3-3)的径向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1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盒本体(3-0)上的斜支孔(3-2)与第一过渡槽(3-3)水平倾斜负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8),所述刀盒(3)的侧面设有通孔(3-5),所述车刀(5)的刀杆(5-2)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孔,所述车刀(5 )通过通孔(3-5 )和配合通孔采用螺栓(8 )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 )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5)的刀杆(5-2)倾斜于刀盒(3)的轴线负135°。
【文档编号】B23B41/02GK204159922SQ20142049367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张琳英, 王波, 李定军, 宋建涛, 魏伟, 陈晓江, 苏鹏 申请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