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刨床上的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刨床对用刨刀对工件的平面、沟槽或成形表面进行刨削,用以得到所需要的平面。
目前,市场上的刨床上对工件的夹持的工具一般只能从一组相对的两面对工件进行加持,虽然工件在此方向不易发生错位,但是其俯视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组对面并没有夹持工具,在刨床工作过程中受震动或者挤压等原因,工件会在这个方向发生错位或者移动,进而影响到刨床对工件的加工,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高加工质量,保持工件稳定的一种用于刨床上的夹持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刨床上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受力部分和施力部分;所述受力部分包括垂直设于底板的受力板;所述施力部分包括螺纹套和穿过螺纹套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受力板一侧的平面与受力板平行。
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受力部分还包括设于受力板左侧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包括固定板、垂直设于固定板上的弧形板;所述加强块通过固定块设于底板上;所述弧形板与受力板垂直。
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受力部分还包括设于螺纹套下方的若干垫板。
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杆另一端设有施力杆331;所述施力杆331通过销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刨床工作过程中使得工件更加稳定,保证加工质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强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受冲击能力加强;垫板提升了螺杆的高度,使得螺杆与受力板配合效果更好,提升夹持能力,同时降低刨刀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施力杆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对工件夹持时施力,插销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施力杆的安装或者更换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受力部分、21-受力板、22-加强块、3-施力部分、31-垫板、32-螺纹套、33-螺杆、331-施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根据图1所示一种用于刨床上的夹持工具,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的受力部分2和施力部分3;所述受力部分2包括垂直设于底板1的受力板21;所述施力部分3包括螺纹套32和穿过螺纹套32的螺杆33;所述螺杆33靠近受力板21一侧的平面与受力板21平行。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工具在刨床工作过程中使得工件更加稳定,保证加工质量,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在于:所述受力部分2还包括设于受力板21左侧的加强块22,所述加强块22包括固定板、垂直设于固定板上的弧形板;所述加强块22通过固定块设于底板1上;所述弧形板与受力板21垂直。
本实施例中的加强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受冲击能力加强
进一步优选的在于:所述受力部分3还包括设于螺纹套32下方的若干垫板31。
垫板提升了螺杆的高度,使得螺杆与受力板配合效果更好,提升夹持能力,同时降低刨刀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
进一步优选的在于:所述螺杆33另一端设有施力杆331;所述施力杆331通过销固定。
施力杆的设置便于本实施例对工件夹持时施力,插销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施力杆的安装或者更换等。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将需要刨床加工的工件放到底板1上,将工件的一对平面分别朝向受力板21和螺杆33,转动施力杆331,使得螺杆33将工件向受力板21方向挤压直至固定好,拆掉施力杆331,将固定有工件的的夹持工具放置到刨床上,用刨床上的夹持工具从工件俯视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组对面进行加持,然后启动刨床对工件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