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圈卷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211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圈卷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弹簧圈的设备。



背景技术:

弹簧圈在很多技术领域都会使用到,而目前生产弹簧圈的机械设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特别的需要提供一种适应弹簧圈生产的铆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弹簧圈卷曲装置,目的是适应弹簧圈的使用要求,实现将弹簧片弯曲成弹簧片,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弹簧圈卷曲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包括至少能够转动180°的第一机械手;

第二夹持旋转机构,包括至少能够转动180°的与所述第一机械手同向设置的第二机械手,该第二夹持旋转机构与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并排间距布置,并且至少所述第一夹持旋转机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在该第一支架上固定第一转动电机,该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在该第二支架上固定第二转动电机,该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丝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该螺纹套套接在所述丝杆上,在丝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第二夹持旋转机构一侧的第 三支架,当丝杆转动的时候,第一夹持旋转机构能够相对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位于第三支架的一端通过螺纹链条与第三转动电机啮合连接,当该第三转动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丝杆转动,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支架沿丝杆向第三支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套接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和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可以向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移动,在第一夹持旋转机构向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移动和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旋转机构旋转过程中实现弹簧圈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卷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夹持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夹持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方便说明并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所使用的方位词均以附图所展示的方位为准。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圈卷曲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包括至少能够转动180°的第一机械手111;以及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包括至少能够转动180°的与所述第一机械手111同向设置的第二机械手121,该 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与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并排间距布置,并且至少所述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移动。工作的时候,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将向着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移动,同时,第一机械手111和第二机械手121转动,并且第一机械手111和第二机械手121反向转动。

参见图2,所述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包括第一支架112,在该第一支架112上固定第一转动电机113,该第一转动电机1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手111。所述第一支架112包括相互三块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1121、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其中该第一转动电机113固定在第一侧板1122上;第二侧板1123上固定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114。

参见图3,所述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包括第二支架122,在该第二支架122上固定第二转动电机123,该第二转动电机1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手121。详细,该第二转动电机123固定在第二支架122上。

为了实现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的移动,还包括丝杆13,所述螺纹套114套接在该丝杆13上,该丝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持旋转机构12的一侧,即该丝杆13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支架14上。所述丝杆13位于第三支架14的一端通过螺纹链条15与第三转动电机16啮合连接,当该第三转动电机16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丝杆13转动,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支架112沿丝杆13向第二支架14移动。为了保证第一夹持旋转机构11的滑动稳定性,第一支架112底部套接在导轨17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21套接该导轨17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