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顶起机构的连续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511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顶起机构的连续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顶起机构的连续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拉伸模具一般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由于金属带料在上模和下模之间间歇运动,连续拉伸模具包括若干加工单元,就金属带料的同一部位而言,随着金属带料的运动,该部位在不同的加工单元中依次被冲压,形状也逐渐接近成品,直至最后得到成品。金属带料在运动时必须脱离下模,以避免运动时受阻于下模,因此,所述的下模上设有若干顶起机构,上模与下模分开后,顶起机构将金属带料托起一定的高度,现有的顶起机构结构简单,不能保证金属带料一直处于水平位置,影响了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顶起机构的连续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顶起装置、挡块、弹簧Ⅱ、圆台盒、圆台体、导向柱、凸模,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模腔,所述模腔有N个,N>2,所述凹槽位于模腔与模腔之间,所述凹槽侧壁上开设有滑动轨道,所述凹槽内侧上部固定有挡块,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顶起装置,所述顶起装置包括圆柱体弹簧Ⅰ、水平板、侧板、凸起、螺钉,所述弹簧Ⅰ有A个,A>1,所述弹簧Ⅰ两端均套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外侧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结构与弹簧的结构相适应,所述弹簧Ⅰ两端安装在螺旋槽内,其中一个圆柱体固定在凹槽底部,另一个圆柱体固定在水平板底面,所述水平板与凹槽底面相平行,所述水平板两侧均竖直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顶端高于下模的上表面,所述侧板一侧固定 有凸起,所述凸起安装在滑动轨道内,所述侧板另一侧上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侧板下部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一端穿过侧板与凹槽内壁接触,所述螺钉位于挡块的正下方,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凹槽两侧,所述导向孔底面与弹簧Ⅱ一端连接,所述弹簧Ⅱ另一端与圆台盒的底面连接,所述圆台盒位于导向孔内,所述上模位于下模上方,所述上模底面固定有凸模,所述凸模与模腔位置相对,所述上模底面与导向柱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柱另一端固定有圆台体,所述圆台体与圆台盒位置相对,所述圆台体的水平位置低于凸模的水平位置。

所述上模与液压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向上移动与下模分开后,弹簧Ⅰ伸张,带动水平板向上移动,同时侧板也向上移动,侧板上的凸起在凹槽内壁开设的滑动轨道内移动,滑动轨道对凸起有限位作用,因此可以保证侧板不发生倾斜,因金属带料的边缘卡在侧板的凹槽里,所以,侧板向上移动能够顶起金属带料,并且金属带料保持水平,保证了加工的精确度,挡块对螺钉向上运动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顶起装置因惯性过度上移,因弹簧套在圆柱体侧面的螺旋槽内,因此可以避免弹簧与圆柱体之间发生脱落,上模向下移动时,圆台体的下部先进入到圆台盒上部,圆台盒对圆台体具有引导作用,使得圆台体完全进入圆台盒中,随后,圆台体压缩圆台盒,弹簧Ⅱ在导向孔内下降,导向柱进入导向孔中,因导向孔对导向柱的限位作用,使得上模下降不会产生偏移,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起装置A-A向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与下模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腔、凹槽、导向槽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槽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柱体侧面示意图。

如图,下模-1、模腔-2、凹槽-3、滑动轨道-4、挡块-5、顶起装置-6、弹簧Ⅰ-61、圆柱体-62、水平板-63、侧板-64、卡槽-64-1、凸起-65、螺钉-66、导向槽-7、弹簧Ⅱ-8、圆台盒-9、上模-10、凸模-11、导向柱-12、圆台体-1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顶起机构的连续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0、下模1、顶起装置6、挡块5、弹簧Ⅱ8、圆台盒9、圆台体13、导向柱12、凸模11,下模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模腔2,模腔2有N个,N>2,模腔2与模腔2之间开设有凹槽3,凹槽3侧壁上开设有滑动轨道4,挡块5安装在凹槽3内侧,凹槽3内安装有顶起装置6,顶起装置6包括圆柱体弹簧Ⅰ61、圆柱体62、水平板63、侧板64、凸起65、螺钉66,弹簧Ⅰ61有A个,A>1,弹簧Ⅰ61两端均套有圆柱体62,圆柱体62外侧开设有螺旋槽62-1,弹簧Ⅰ61两端安装在螺旋槽62-1内,其中一个圆柱体62固定在凹槽3底部,另一个圆柱体62固定在水平板63底面,水平板63与凹槽3底面相平行,侧板64竖直固定在水平板63两侧,侧板64顶端高于下模1的上表面,侧板64一侧固定有凸起65,凸起65安装在滑动轨道4内,侧板64另一侧上部开设有卡槽64-1,侧板64下部安装有螺钉65,螺钉65一端穿过侧板64与凹槽3内壁接触,螺钉65位于挡块5的正下方,下模1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7,导向孔7位于凹槽3两侧,导向孔7底面通过弹簧Ⅱ8与圆台盒9的底面连接,圆台盒9位于导向孔7内,上模 10位于下模1上方,凸模11固定在上模10底面,凸模11与模腔2位置相对,上模10底面与导向柱12一端连接,导向柱12另一端固定有圆台体13,圆台体13与圆台盒9位置相对,凸模11的水平位置高于圆台体13的水平位置。

实施例2

使用时,液压系统带动上模10向下移动,带动导向柱12以及圆台体13向下移动,圆台体13的下部先进入到圆台盒9上部,圆台盒9对圆台体13具有引导作用,使得圆台体13完全进入圆台盒9中,随后,圆台体13压缩圆台盒9,弹簧Ⅱ8在导向孔7内下降,导向柱12进入导向孔7中,然后,凸模11把对应位置的金属带料压进模腔2中加工成工件,然后,液压系统带动上模10向上移动,上模10向上移动与下模1分开后,顶起装置6中的弹簧Ⅰ61伸张,带动水平板63向上移动,同时侧板64也向上移动,侧板64上的凸起65在凹槽3内壁开设的滑动轨道4内移动,卡在卡槽64-1内的金属带料上移,使得位于模腔2的工件脱离模腔,挡块5对螺钉66向上运动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顶起装置6因惯性过度上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