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2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高效模具,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在发动机上,防止线缆脱落的卡线支架的制造用精密高效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紧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车零部件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因应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汽车的安全性也要求越来越高。据统计,汽车故障中差不多70%是由电器系统引起的,引起电器系统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些故障,则是由于线缆松脱而引起的,这些故障轻则影响汽车某方面的功能,重则甚至于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确保汽车线缆紧固的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线束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现有的固定装置是一种线卡支架,包括支架和卡线口,线卡支架一般采用厚度3mm或5mm、宽度25mm或30mm的钢板折弯,成L型,用于卡紧多根高压线束。此外,由于车辆往往有不同的配置,有时候增加一个选配件,例如电除霜或者电热取暖器,就需要增加几根线,这时候一些线卡就需要换更大号的,不同的线卡在同一个线卡支架连接,连接强度不同,在行车过程中会有脱落的情况发生,造成困扰。整车对线缆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格外严格,因此,如何防止线卡松脱,是防止安全事故,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生产发动机支架,是以人工将铁板放入冲压机,一个一个步骤,逐步完成,最终成型为发动机支架,这种方式生产发动机支架,具有以下缺点:

1、加工工艺繁多费用大;

2、孔位冲压不稳定,偏移量大。

因此,现有技术生产发动机支架的模具,还有提升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脱结构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发动机支架装配于汽车发动机,所述发动机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部、一加强凸筋和至少一支架部,所述加强凸筋连接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支架部;所述支架本体部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包括一连接孔和至少一定位孔,所述连接孔为一圆形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支架部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支架部有角度连接,所述支架部包括一支架孔,所述支架孔其中一对应的两个边上各包括一防脱台阶;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和一下模,所述上模进一步包括一上模基座、第一部分上模、第二部分上模、第三部分上模、第四部分上模、第五部分上模、第六部分上模、第七部分上模、第八部分上模和第九部分上模,所述下模进一步包括一下模基座、第一部分下模、第二部分下模、第三部分下模、第四部分下模、第五部分下模、第六部分下模、第七部分下模、第八部分下模和第九部分下模;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一个冲压,其它部分上模和部分下模对应,用于冲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上模和第二部分下模对应,用于加强凸筋冲压,所述第二部分上模包括一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的形状和加强凸筋一样,所述第二部分下模包括一冲压凹模,所述冲压凹模对应所述成型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上模和第七部分下模对应,用于防脱台阶冲压,所述第七部分上模包括一台阶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下模包括一台阶凹模,所述台阶凹模对应所述台阶凸模。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一切边和预冲孔的冲压。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第三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三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二切边的冲压;所述第四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四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三切边的冲压;所述第五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五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一翻边的冲压;所述第六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六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二翻边的冲压。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第八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八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翻孔的冲压;所述第九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九部分下模对应,用于切断的冲压。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针对支架的支撑强度,还有线卡经常性脱落的工艺改良,在工艺上解决支架强度、线卡防脱问题,以连续模提升装配效率,增加设计防脱结构,大大降低线卡装配不良,以及支架强度不足的风险,达到安全使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

第一、本申请精密高效模具的结构可靠性能高,使用方便,维护容易,通用性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二、本申请精密高效模具制造的发动机支架,有效控制了线卡脱落,防止了线卡脱落造成的隐患。

当然,实施本申请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模具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模具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料带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支架部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的线卡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发动机支架装配于汽车发动机,如图4所示,所述发动机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部10、一加强凸筋40和至少一支架部20,所述加强凸筋40连接所述支架本体部10和支架部20;请参考图1和图2,如图所示,料带是从图的下方进入往上移动,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和一下模,所述上模进一步包括一上模基座51、第一部分上模、第二部分上模52、第三部分上模、第四部分上模、第五部分上模、第六部分上模、第七部分上模53、第八部分上模和第九部分上模,所述下模进一步包括一下模基座61、第一部分下模、第二部分下模62、第三部分下模、第四部分下模、第五部分下模、第六部分下模、第七部分下模63、第八部分下模和第九部分下模;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一个冲压,其它部分上模和部分下模对应完成冲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上模52和第二部分下模62对应完成加强凸筋冲压,所述第二部分上模52包括一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的形状和加强凸筋一样,所述第二部分下模62包括一冲压凹模,所述冲压凹模对应所述成型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上模53和第七部分下模63对应完成防脱台阶冲压,所述第七部分上模53包括一台阶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下模63包括一台阶凹模,所述台阶凹模对应所述台阶凸模。

另外,请参考图3,如图所示,每个部分上模的成型凸模的形状,和对应的部分下模的冲压凹模的形状,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一切边和预冲孔的冲压701。所述第二部分上模52和第二部分下模62对应完成加强凸筋冲压702。所述第三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三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二切边的冲压703;所述第四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四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三切边的冲压704;所述第五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五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一翻边的冲压705;所述第六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六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第二翻边的冲压706。所述第七部分上模53和第七部分下模63对应完成防脱台阶冲压707。所述第八部分上模和所述第八部分下模对应完成翻孔的冲压708;所述第九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九部分下模对应完成切断的冲压709。

请参考图4、图5和图6,说明一下发动机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部10和至少一支架部20,所述支架本体部10和至少一支架部20一体成型冲压制成;所述支架本体部10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10包括一连接孔11和至少一定位孔12,所述连接孔11为一圆形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本申请中定位孔12的数量是两个,但是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多一个或少一个,只要能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就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支架部20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10和支架部20有角度连接,如图4所示,这个角度是90度;所述支架部20包括一支架孔21,所述支架孔21其中一对应的两个边上各包括一防脱台阶22。防脱台阶22增加了支架孔21的局部支撑厚度,在和线卡30装配时,产生了更紧密的连接强度。

此外,支架还包括一加强凸筋40,所述加强凸筋40连接所述支架本体部10和支架部20,加强凸筋40是冲压成型,凸出于支架本体部10和支架部20的表面,加强凸筋40的设计增强了发动机支架的支撑强度,使得发动机支架可以支撑连接更多的线束,而不会变形、松脱。

本申请的工作思想是,针对发动机支架的支撑强度,还有线卡经常性脱落的工艺改良,在工艺上解决支架强度、线卡防脱问题,以连续模提升装配效率,增加设计防脱结构,大大降低线卡装配不良,以及支架强度不足的风险,达到安全使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

第一、本申请精密高效模具的结构可靠性能高,使用方便,维护容易,通用性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二、本申请精密高效模具制造的发动机支架,有效控制了线卡脱落,防止了线卡脱落造成的隐患。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制其本身,任何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内涵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变化和更动,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