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8309发布日期:2019-05-22 03:2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流道比较单一,冷却速度慢,导致成品的效率低,增加了制造的成本,而且现有的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冷却液使用过后没有进行回收,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间处设有排水阀,所述水箱的下方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的右侧设有联接头,所述进水管上端的右侧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左侧设有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阀固定连接在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间处,所述固定架通过铆钉的方式与所述水箱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铆钉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的下端通过联接头与所述水箱和循环泵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器与所述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下端通过联接头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通过将冷却管设计成田字型,有效的加快了生产工件冷却的速度,减少了形成成品的时间,提高了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通过循环泵的设计,能有效的将循环液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水箱的主视图。

图中:水箱1,排水阀2,固定架3,支撑架4,固定板5,循环泵6,进水管7,联接头8,冷却管9,连接器10,出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底部的中间处设有排水阀2,所述水箱1的下方连接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左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方连接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上方连接循环泵6,所述循环泵6上设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的下方的右侧设有联接头8,所述进水管7上端的右侧设有冷却管9,所述冷却管9上设有连接器10,所述连接器10的左侧设有出水管11。

所述排水阀2固定连接在所述水箱1底部的中间处,所述固定架3通过铆钉的方式与所述水箱1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将水箱1内的水进行排放。

所述支撑架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架3相连接,所述固定板5通过铆钉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架4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增强了支撑架4和固定架3之间的牢固性。

所述进水管7的下端通过联接头8与所述水箱1和循环泵6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进水管7和循环泵6与水箱1之间的连接。

所述出水管11的上端通过连接器10与所述冷却管9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1的下端通过联接头8与所述水箱1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出水管11的拆装,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在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使用的过程中,首先由循环泵6通过进水管7将水箱1内的水抽入到冷却管9的内部进行工件的冷却,接着再由出水管11将冷却过的水放回到水箱1的内部进行二次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结构,其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间处设有排水阀,所述水箱的下方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的右侧设有联接头,所述进水管上端的右侧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左侧设有出水管。通过将冷却管设计成田字型,有效的加快了生产工件冷却的速度,减少了形成成品的时间,提高了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通过循环泵的设计,能有效的将循环液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雅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罗氏模具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