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052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五金件主要是通过冲压装置进行加工而成,冲压装置是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而大多数的冲压装置采用的是普通的单工位冲压装置冲制产品,单工位冲压装置一般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上模具有冲头,下模上设有位于冲头下方的模孔。

上述单工位冲压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如下:产品通过操作员人工直接将产品放在位于冲头正下方的模孔内,操作员再将手移出冲压区域,按动冲压装置的冲压手柄进行冲压。这样的结构设计如果期间动作没有协调一致或者动作过快的话,就有可能误伤操作员的手,安全性能降低且工作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单工位冲压装置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多工位冲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多工位冲压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装置,包括上模和设置在所述上模下方的下模座,在所述上模面朝所述下模座的端面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动力件和槽轮机构,所述下模座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冲头相配合的转盘,所述转盘面朝所述上模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产品的模孔,所述动力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内,所述的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槽轮机构转动,所述槽轮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盘间歇转动;当所述槽轮机构带动所述转盘转动后,其中一个所述模孔处于所述上模下方且与所述冲头同轴设置,其余所述模孔均设置在所述冲头外围。

改进地,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槽轮机构包括主动拨盘和从动槽轮,所述主动拨盘与所述动力件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从动槽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配合,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以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运动时,动力件带动槽轮机构转动,槽轮机构然后带动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转动,从而实现转盘的间歇转动,使工人有时间进行放料。

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设于转盘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使得连接轴的每次转动都不会对转盘产生冲击,传动平稳。

作为优选地,所述模孔为四个,且绕所述转盘的轴线均匀设置。其好处在于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槽轮机构设置于连接轴和动力件的输入轴之间,而未直接作用于安装有转盘的安装轴上,连接轴与转盘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齿轮传动机构使得连接轴的每次转动都不会对转盘产生冲击,相应的也使得工件可以平稳的在输送工位之间输送;运行时,槽轮机构带动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转动,每次停止转动时,就有一个模孔对准冲头,冲头往下冲压,其他模孔中使工人有时间来放置工件,而无需直接放置在冲头下面的模孔当中,避免了因操作失误引起的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槽轮机构与齿轮传动机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4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一种冲压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上模1和设置在上模1下方的下模座2,在上模1面朝下模座2的端面设置有冲头11,冲压装置还包括动力件3和槽轮机构4,下模座2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与冲头11相配合的转盘21,转盘21面朝上模1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产品的模孔22,动力件3设置在下模座2内,动力件3用于驱动槽轮机构4转动,槽轮机构4用于带动转盘21间歇转动;当槽轮机构4带动转盘21转动后,其中一个模孔22处于上模1下方且与冲头11同轴设置,其余模孔22均设置在冲头11外围。

下模座2上设置有连接轴23,槽轮机构4包括主动拨盘41和从动槽轮42,主动拨盘41与动力件3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从动槽轮42与连接轴23固定配合,连接轴23上设置有与转盘21传动连接以驱动转盘21转动的齿轮传动机构5。

齿轮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第一齿轮51固设于连接轴23上,第二齿轮52通过齿轮轴53固设于转盘21上,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啮合。

模孔22为四个,且绕转盘21的轴线均匀设置。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动力件3带动槽轮机构运动,槽轮机构4带动齿轮传动机构5做间歇圆周运动,由于转盘21与第二齿轮52固定连接,当第二齿轮52转过90°时,恰好转盘21也转过90°,这时候有其中一个模孔22位于冲头11的正下方,冲头11向下冲压,同时,工人有时间在相邻的其中一个模孔22放料,避免了直接放置在冲头11的下方,当齿轮传动机构5再次转动,转盘21将已加工的工件旋转送出,以此循环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冲压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其包括上模和设置在上模下方的下模座,在上模面朝下模座的端面设置有冲头,其特征在于:冲压装置还包括动力件和槽轮机构,下模座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与冲头相配合的转盘,转盘面朝上模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产品的模孔,动力件设置在下模座内,动力件用于驱动槽轮机构转动,槽轮机构用于带动转盘间歇转动;当槽轮机构带动转盘转动后,其中一个模孔处于上模下方且与冲头同轴设置,其余模孔均设置在冲头外围;优点是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杨焕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市创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8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