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65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外壳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需要对零件进行圆角加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更为普及,为使手机握感更为舒适,手机外壳的边缘多为圆弧型,现有的刀具只能对手机外壳边缘进行单独加工,加工速度慢,无法同时完成手机外壳两端边缘的圆弧加工,生产效率低,且精度难以保证,不利于批量生产。

有鉴于此,对当前的手机外壳加工刀具进行改良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克服了现有的刀具只能对手机外壳边缘进行单独加工,加工速度慢,无法同时完成手机外壳两端边缘的圆弧加工,生产效率低,且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手机外壳加工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手机外壳加工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一端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体2,所述切削体2的前端包括有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圆弧切削、且外径端部外凸于所述切削体2的第一切削部3,所述切削体2与所述本体1的连接端设有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圆弧切削、且外径端部外凸于所述切削体2的第二切削部4。

为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还包括有: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切削部3及第二切削部4沿所述本体1的轴心螺旋设置。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切削体2上螺旋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削部3的正面一侧及所述第二切削部4正面一侧连接、以供排出切削时所产生的废屑的排屑部5。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排屑部5为内凹圆弧面。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切削部3及所述第二切削部4的外径端部均包括有挖槽口6。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挖槽口6通过弧形刀口7与所述切削体2连接。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挖槽口6的宽度为0.5mm~3mm。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切削部3与所述第二切削部4为多个。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切削部3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如上所述手机外壳加工刀具,所述第二切削部4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能同时完成手机外壳两端边缘的圆弧加工,生产效率高,手机外壳加工的精度高,有利于批量生产。

2、本申请的第一切削部及第二切削部沿本体的轴心螺旋设置,方便加工,排屑方便,且排屑部为内凹圆弧面,排屑时废屑不易损伤手机外壳表面,确保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手机外壳加工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一端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体2,所述切削体2的前端包括有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圆弧切削、且外径端部外凸于所述切削体2的第一切削部3,所述切削体2与所述本体1的连接端设有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圆弧切削、且外径端部外凸于所述切削体2的第二切削部4。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部3及第二切削部4沿所述本体1的轴心螺旋设置。方便加工,排屑方便。

优选地,所述切削体2上螺旋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削部3的正面一侧及所述第二切削部4正面一侧连接、以供排出切削时所产生的废屑的排屑部5。

通过设置所述排屑部5为内凹圆弧面。排屑时废屑不易损伤手机外壳表面,确保品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部3及所述第二切削部4的外径端部均包括有挖槽口6。

进一步地,所述挖槽口6通过弧形刀口7与所述切削体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挖槽口6的宽度为0.5mm~3mm。实际应用中为1.5mm。通过设置该参数,使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不易碰到夹持手机外壳的夹具,生产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削部3与所述第二切削部4为多个。提升加工效率以及刀具的耐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削部3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实际应用中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削部4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实际应用中为四个。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