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7295阅读:2139来源:国知局
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曲轴零件夹紧定位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曲轴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夹持定位。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尺寸及形状的曲轴,需要开发不同的夹紧装置,这样不仅成本比较高,而且周期也比较长,比较费时费力。此外,现有的夹紧装置在对曲轴的两轴端分别进行夹持后,并不能保证夹持的同步性,也不能保证夹持后曲轴两侧轴端的轴心线共线延伸,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曲轴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用于曲轴夹紧定位的夹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紧装置,用于对曲轴零件的夹紧,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夹持座与第二夹持座、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上且具有第一夹持口的第一夹模、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座上且具有第二夹持口的第二夹模,所述第一夹持口与第二夹持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口与第二夹持口相配合而沿周向形成对所述曲轴的夹紧,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持座与第二夹持座同步地相向运动的夹紧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上的第一齿条、固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座上的第二齿条、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夹紧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持座沿其滑动方向滑动并提供夹紧力的夹紧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固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的底部,所述第二齿条固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座的底部,所述齿轮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具有收容腔的箱体,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所述齿轮均收容于所述箱体的所述收容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驱动件为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与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油缸为双作用式油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均呈V型,当所述第一夹模与所述第二夹模相配合形成对所述曲轴的夹持时,所述第一夹持口的两侧面、第二夹持口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曲轴上被夹持轴段接触面相切,且第一夹持口的两侧面与所述被夹持轴段之间的两相切线垂线的交点、第二夹持口的两侧面与所述被夹持轴段之间的两相切线垂线的交点均与所述被夹持轴段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导向座,两个所述导向座及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对所述第一夹持座及第二夹持座进行滑动导向的导向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道至少具有截面呈梯形的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座的下部、第二夹持座的下部分别具有能够与所述导向结构相滑动配合的倒梯形结构的滑座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模、第二夹模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座与第二夹持座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其能够实现对轴类零件的稳定有效夹持,在针对不同尺寸或形状的曲轴时,也仅需要选择相对应的第一夹模与第二夹模予以安装即可,这样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夹紧装置在对曲轴进行夹持时的立体图;

附图5为附图4的后视图;

附图6为附图4的侧视图;

其中:1、固定座;11、底座;12、导向座;2、第一夹持座;3、第二夹持座;31、滑座部;4、第一夹模;4a、第一夹持口;5、第二夹模; 5a、第二夹持口;6、夹紧驱动件;61、缸体;62、伸缩杆;

7、夹紧驱动机构;71、第一齿条;72、第二齿条;73、齿轮;10、曲轴;101、前轴段;102、后轴段;2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6所示的夹紧装置,其包括固定座1、滑动地设于固定座1上的第一夹持座2与第二夹持座3、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夹持座2上的第一夹模4、可拆卸地设于第二夹持座3上的第二夹模5,第一夹模4上具有第一夹持口4a,第二夹模5上具有第二夹持口5a,第一夹持口4a与第二夹持口5a的口部相对且两者相配合可沿周向形成对曲轴10的夹紧。该第一夹持口4a与第二夹持口5a均呈具有弧度的V型口,两者相配合能够形成对曲轴10以良好稳定的夹持固定。

在对曲轴10进行夹持时,第一夹持口4a的两侧面分别与曲轴10上被夹持轴段的接触面相切,且两相切的切线垂线的交点与上述被夹持轴段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第二夹持口4a的两侧面也分别与曲轴10上被夹持轴段的接触面相切,且两相切的切线垂线的交点与上述被夹持轴段的轴心线也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在对曲轴10上不同部位进行夹持或对不同的曲轴10进行夹持时,仅需要针对曲轴10上待夹持轴段的尺寸与形状来更换具有不同夹持口4a、5a的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即可。具体地,该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可通过螺钉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夹持座2与第二夹持座3上。

该夹紧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第一夹持座2与第二夹持座3同步地相向运动以对曲轴10进行夹紧的夹紧驱动机构7。参见图3所示,该夹紧驱动机构7包括固设于第一夹持座2底部的第一齿条71、固设于第二夹持座3底部的第二齿条72、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固定座1上的齿轮73,该齿轮73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齿条71与第二齿条72之间,且齿轮73同时与第一齿条71、第二齿条72相啮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该夹紧驱动机构7还包括用于驱使第一夹持座2沿其滑动方向滑动并提供夹紧力的夹紧驱动件6,此处,该夹紧驱动件6采用的为双作用式油缸。该油缸6包括缸体61与活塞杆62,缸体61固定地设于固定座1上且活塞杆62的伸出端与第一夹持座2固定连接。当活塞杆62相对缸体61伸出时,活塞杆62推动第一夹持座2沿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二夹持座3滑动,第一齿条71同步运动而驱使齿轮73旋转,从而驱动第二齿条72朝向第一齿条71运动而带动第二夹持座3朝向第一夹持座2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相向运动而实现对曲轴10的固定夹持。当活塞杆62相对缸体61缩回时,则第一夹持座2与第二夹持座3同步地朝相反方向运动从而能够松开对曲轴10的夹持。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一齿条71与第二齿条72均与齿轮73啮合,第一夹持座2与第二夹持座3相向运动且两者的滑动位移保持一致,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保持同步的相向运动而对曲轴10进行夹持,或者保持同步的相反方向运动而松开对曲轴10的夹持。

参见图1至图6所示,固定座1为具有收容腔的箱体结构,第一齿条71、第二齿条72及齿轮73均收容在上述箱体结构的收容腔中。具体地,该固定座1包括底座11、固设于底座11左右两侧的两个导向座12,该两个导向座12与底座11之间形成对第一夹持座2及第二夹持座3进行滑动导向的导向滑道。

在这里,两导向座12的相对侧面的上部均设有楔形斜面,使得导向滑道的上部形成截面呈梯形的导向结构,第一夹持座2的下部、第二夹持座3的下部分别具有能够与上述导向结构相滑动配合的燕尾槽结构的滑座部。以第二夹持座3下部的滑座部31为例,参见图5所示,该滑座部31的两侧面均为楔形斜面,且该滑座部31的其中一侧面与对应侧导向座12的斜面相滑动配合而形成对其滑动导向。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结构设置较为简单方便,而且也能够形成对第一夹持座2及第二夹持座3以稳定的导向。

参各附图示,第一夹持座2上、第二夹持座3上位于导向座12的顶部处还固定地设置有遮挡用的挡板,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异物掉落固定座1的导向滑道中而影响夹紧驱动机构7的正常运行。

参见图4所示,该夹紧装置用于对曲轴10进行夹持时,通常需要成对使用,即采用一组夹紧装置夹持曲轴10的前轴段101、采用另一组夹紧装置夹持曲轴10的后轴段102,两个夹紧装置上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的结构则分别根据前轴段101与后轴段102的尺寸及形状予以选取安装。

对曲轴10进行夹持时,可先通过支撑座20支撑在曲轴10的中间,并使得前轴段101与后轴段102上的待夹持部位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之间,然后驱使两油缸6同时运动,实现对前轴段101与后轴段102的同步夹紧,曲轴10被夹持后,前轴段101与后轴段102的轴心线能够保持在同一轴心线上,在对曲轴10进行钻孔及端面加工等处理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加工精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其能够实现对轴类零件的稳定有效夹持,在针对不同尺寸或形状的曲轴10时,也仅需要选择相对应的第一夹模4与第二夹模5予以安装即可,这样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也有效地节省了空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