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90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业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玻璃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在玻璃上打孔,一般传统工艺是采用金刚石或者其他切割工艺对整块玻璃进行加工、打孔。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进而设计师也设计出了玻璃自动打孔机,玻璃自动打孔机是玻璃钻孔的专用器械,一般是采用回转输送带进行对工件的传送,再通过控制程序控制钻机对工件进行自动打孔,因此一台玻璃自动打孔机需要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个工作人员需要绕三点回转,在操作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另一个人处于等待状态,大大的浪费了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传送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升降平台和定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内设有若干个带动工件沿X轴方向移动的托辊一和若干个能带动工件沿Y轴方向移动的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能将位于升降平台上的工件传送至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沿X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块一和沿Y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块二,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若干托辊二和若干传动带二,所述传送带二能将工件移动至于定位块一相抵靠,所述托辊二能将工件移动至于定位块二相抵靠,所述定位平台在定位块二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激光头,当工件通过定位块一和定位块二的定位后能通过激光头进行打孔加工。

工作原理:工件从输送辊道移动至升降平台上,通过升降平台上的托辊一进行传送,当托辊一将工件从输送辊道完全移动至升降平台,此时升降平台的控制器接受信号,托辊一停止转动,升降平台上的传送带一开始启动,传送带一开始传送,并将工件从升降平台移动至定位平台,此时定位平台上的传送带二将工件沿着Y轴移动至与定位块一相抵靠,此时工件的长边为与定位块一相抵靠的一边,定位平台上的控制器接受到工件与定位块一抵靠的信号后,传送带二停止转动,启动托辊二,此时托辊二带动工件沿着X轴移动至于与定位块二相抵靠,再启动激光头,通过激光头对工件进行加工和打孔。

通过输送辊道、升降平台和定位平台的配合,实现了对工件的自动传送,采用托辊一和传送带一的设置,实现了对工件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工件传送,缩短了整个传输的路径和整个加工流水线的长度;定位平台上的传送带二和定位块一能实现对Y轴方向的定位,定位平台上的托辊二和定位块二能实现对X轴方向的定位,实现了对工件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定位,当定位完成后,即可通过激光头实现对工件的加工打孔,进而能实现对整个工件的自动传输和定位。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若干托辊一和若干传送带一沿着X轴方向交错设置,且托辊一和传送带一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一上电连接有能推动传动带一沿Z轴方向运动的驱动件。

托辊一和传送带一的设置,保证了工件受到托辊一和传送带一的受力较为均匀;驱动件的设置,能实现对传送带一在Z轴方向的运动,进而当升降平台与定位平台和输送辊道之间的高度有差别时,可以启动驱动件调节传送带一的高度,进而实现了当输送辊道和定位平台与升降平台高度不同时,也可对其进行运输和传送。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定位平台上还设有顶板,若干托辊二和若干传送带二沿着X轴方向交错设置,且托辊二、传动带二和顶板平行设置,所述定位块一设置在顶板的一端,所述传动带二能将工件沿着朝向定位块一的方向移动至与定位块一相抵靠,所述顶板能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工件沿着Z轴方向移动。

该机构的设置,使得在工件运动的过程中,传送比较稳定,同时顶板的设置,能在工件定位后,还能进一步的调节工件的上下位置。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顶板能与工件接触的端面为平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工件能更稳定的放置在顶板上,进而使得加工过程能稳定的进行。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顶板成长条形,所述顶板沿着Y轴方向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工件在长度方向所受到的托力均匀。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顶板的长度小于传动带二的长度。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顶板的安装和设置并不影响传送带二的安装设置。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若干所述定位块一沿着X轴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块一朝向升降平台的端面为平面,若干所述定位块一沿着X轴平行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工件能更好的与定位块一相抵靠,实现了对工件的长边定位。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托辊二能将工件沿着朝向定位块二的方向移动至于定位块二相抵靠,所述定位块二能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若干定位块二平行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工件能更好的与定位块二相抵靠,实现了对工件的短边定位。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传动带一位于两相邻的传动带二之间。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当工件传送至加工平台和升降平台之间时,由于此时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错开设置,进而使得工件在传送过程中,能受到的支撑力更大,进而保证了整个传送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上述的玻璃自动打孔机中,所述定位平台在定位块二的一侧设有加工装置,所述激光头设置在加工装置上,所述激光头位于加工平台的上方,所述激光头与加工装置内控制程序的信号发射器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时启动多个激光头或者启动其中几个激光头或者启动一个激光头,进而满足不同工件上所打的孔位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玻璃自动打孔机优点:通过传送带一、传送带二、托辊一和托辊二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传送,还能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进而使得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能实现全自动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玻璃自动打孔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玻璃自动打孔机中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玻璃自动打孔机中定位平台和加工装置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辊道;3、升降平台;31、托辊一;32、传送带一;4、定位平台;41、定位块一;42、定位块二;43、托辊二;44、传送带二;45、顶板;5、工件;6、加工装置;61、激光头;7、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玻璃自动打孔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输送辊道22。

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机架1内还设有升降平台3和定位平台4,升降平台3内设有若干个带动工件5沿X轴方向移动的托辊一31和若干个能带动工件5沿Y轴方向移动的传送带一32,传送带一32能将位于升降平台3上的工件5传送至定位平台4,定位平台4上设有沿X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块一41和沿Y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块二42,定位平台4上设有若干托辊二43和若干传动带二,传送带二44能将工件5移动至于定位块一41相抵靠,托辊二43能将工件5移动至于定位块二42相抵靠,定位平台4在定位块二4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激光头61,当工件5通过定位块一41和定位块二42的定位后能通过激光头61进行打孔加工。

工作原理:工件5从输送辊道22移动至升降平台3上,通过升降平台3上的托辊一31进行传送,当托辊一31将工件5从输送辊道22完全移动至升降平台3,此时升降平台3的控制器接受信号,托辊一31停止转动,升降平台3上的传送带一32开始启动,传送带一32开始传送,并将工件5从升降平台3移动至定位平台4,此时定位平台4上的传送带二44将工件5沿着Y轴移动至与定位块一41相抵靠,此时工件5的长边为与定位块一41相抵靠的一边,定位平台4上的控制器接受到工件5与定位块一41抵靠的信号后,传送带二44停止转动,启动托辊二43,此时托辊二43带动工件5沿着X轴移动至于与定位块二42相抵靠,再启动激光头61,通过激光头61对工件5进行加工和打孔。

通过输送辊道22、升降平台3和定位平台4的配合,实现了对工件5的自动传送,采用托辊一31和传送带一32的设置,实现了对工件5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工件5传送,缩短了整个传输的路径和整个加工流水线的长度;定位平台4上的传送带二44和定位块一41能实现对Y轴方向的定位,定位平台4上的托辊二43和定位块二42能实现对X轴方向的定位,实现了对工件5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定位,当定位完成后,即可通过激光头61实现对工件5的加工打孔,进而能实现对整个工件5的自动传输和定位。

进一步说,如图1-3所示,若干托辊一31和若干传送带一32沿着X轴方向交错设置,且托辊一31和传送带一32平行设置,传送带一32上电连接有能推动传动带一沿Z轴方向运动的驱动件7,定位平台4上还设有顶板45,若干托辊二43和若干传送带二44沿着X轴方向交错设置,且托辊二43、传动带二和顶板45平行设置,定位块一41设置在顶板45的一端,传动带二能将工件5沿着朝向定位块一41的方向移动至与定位块一41相抵靠,顶板45能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工件5沿着Z轴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说,如图1-3所示,顶板45能与工件5接触的端面为平面,顶板45成长条形,顶板45沿着Y轴方向设置,顶板45的长度小于传动带二的长度。

如图1-3所示,若干定位块一41沿着X轴均匀分布,定位块一41朝向升降平台3的端面为平面,若干定位块一41沿着X轴平行设置,托辊二43能将工件5沿着朝向定位块二42的方向移动至于定位块二42相抵靠,定位块二42能与工件5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若干定位块二42平行设置,传动带一位于两相邻的传动带二之间。

如图1-3所示,定位平台4在定位块二42的一侧设有加工装置6,激光头61设置在加工装置6上,激光头61位于加工平台的上方,激光头61与加工装置6内控制程序的信号发射器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时启动多个激光头61或者启动其中几个激光头61或者启动一个激光头61,进而满足不同工件5上所打的孔位的需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