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2944阅读:4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偏心轴加工工装都是用于加工偏心距较大的偏心轴产品,一般在车轴的两端打两个符合中心距尺寸的中心孔就可以加工了。加工偏心轴时先要保证两个中心孔的孔距(也就是偏心距),之后用双顶(也就是前后顶)再加上拨盘即可以加工完成。而由于小偏心距加工成品后不许有中心孔,就算可以有中心孔,在几豪米以内打两个中心孔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现有偏心轴加工工装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以适用于小偏心距偏心轴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包括偏心定位夹套和与其相配合的偏心定位顶件,偏心定位夹套包括夹套本体,在夹套本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孔,在夹套本体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定位销孔,在夹套本体的端面且位于偏心最高点处设置有第一标记线,所述偏心定位顶件包括顶件本体,在顶件本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偏心定位顶孔,在顶件本体的一端面且位于偏心最高点处设置有第二标记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相对于夹套本体的端面中心线偏离。

优选的,所述条形定位销孔共设置3个,且沿夹套本体的周边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偏心定位顶孔依次包括锥形孔、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的孔径依次增大,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的中心线重合且相对于锥形孔的中心线偏离。

优选的,所述偏心定位顶件连接在机床尾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偏心轴加工时,不需要加工偏心孔,通过工装可达到生产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缩短装夹时间,一夹一顶提供稳定的切削扭力;尾座顶孔自动定心效正,保证偏心距精度。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装夹时间;而且定位准确,能确保偏心轴的偏心距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偏心定位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偏心定位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用于偏心轴加工的偏心定位工装,包括偏心定位夹套1和与其相配合的偏心定位顶件2。偏心定位夹套1包括夹套本体101,在夹套本体10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孔102,所述固定孔102的中心线相对于夹套本体101的端面中心线偏离。在夹套本体101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定位销孔103,在夹套本体101的端面且位于偏心最高点处设置有第一标记线。所述偏心定位顶件2包括顶件本体201,在顶件本体20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偏心定位顶孔202,在顶件本体201的一端面且位于偏心最高点处设置有第二标记线203。所述偏心定位顶件2连接在机床尾座上。所述偏心定位顶孔202依次包括锥形孔、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的孔径依次增大,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的中心线重合且相对于锥形孔的中心线偏离。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条形定位销孔103共设置3个,且沿夹套本体101的周边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工装由两个单件工装(偏心定位夹套1和偏心定位顶件2)组合使用。偏心定位夹套1用于偏心轴的固定,通过在条形定位销孔103中插入定位销并固定,以满足不同偏心轴的加工需要。偏心定位顶件2用于机床尾座。偏心定位套1的偏心最高点所做第一标记线和机床尾坐的偏心顶孔的偏心最高点所做第二标记线203均在加工时一次性保证。在使用工装加工偏心轴时,必需让偏心轴的母线和两个工装的标记线在一个平面上,加工后的偏心轴才能达到所要的偏心精度。

本实用新型用于偏心轴加工时,不需要加工偏心孔,通过工装可达到生产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缩短装夹时间,一夹一顶提供稳定的切削扭力;尾座顶孔自动定心效正,保证偏心距精度。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装夹时间;而且定位准确,能确保偏心轴的偏心距精度。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