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64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取暖的设备,散热器除了散热还可以用于烘干衣服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液体例如热水在散热器内流过后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散热器包括横向和竖向的散热管,横向和竖向的散热管通过焊接连为一体,通常,横向散热管选用方管、竖向散热管选用圆管,多根圆管的两端插入方管,为了防止圆管脱落,需要将方管内圆管的端口翻边,再进行焊接,没有现成的设备,需要特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其特征是,包括:

机架;

第一模具杆,能从方管的一端插入,第一模具杆的第一插入端设置有锥形体,锥形体能对准圆管在方管内的管口,第一模具杆的外露端与机架固定;

第二模具杆,能从方管的另一端插入,在动力驱动装置的推动下,第二模具杆的第二插入端能使锥形体朝圆管在方管内的管口移动,从而能将圆管翻边。

所述第一模具杆的第一插入端设置有:

前片,所述的锥形体固定在前片上;

所述第二模具杆的第二插入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当第一楔形块插入时,锥形体能将所述圆管翻边。

为了防止方管变形,所述第一插入端还设置有:

后片,后片与所述的前片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的第一楔形块能插入该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片设置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的第一楔形块能触及第二楔形块。

为了防止锥形体偏离圆管,还包括:

第一导向矩形块,所述第二插入端经第一导向矩形块连接所述第一楔形块;

第二导向矩形块,所述第一插入端经第二导向矩形块连接所述的后片和前片。

为了方便模具杆插入到方管,所述第一模具杆的外露端为矩形,还包括:

模具杆固定架,开设有矩形内凹,第一模具杆的矩形外露端能可拆卸地嵌入模具杆固定架的矩形内凹,模具杆固定架固定在机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驱动装置通常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模具杆固定在动力驱动装置上,有必要将第一模具杆设置成可拆卸结构。

为了方便变形,所述前片位于所述的第二楔形块与第二导向矩形块之间为薄片。当锥形体翻边时,可以通过前片的变形实现。

为了插入方便,所述缝隙设置有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翻边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定位条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圆管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散热器翻边设备的翻边模具,包括:

机架;

第一模具杆32,能从方管51的一端插入,第一模具杆32的第一插入端34设置有锥形体346,锥形体346能对准圆管52在方管51内的管口,第一模具杆32的外露端与机架固定;

第二模具杆31,能从方管51的另一端插入,在动力驱动装置的推动下,第二模具杆32的第二插入端33能使锥形体346朝圆管52在方管51内的管口移动,从而能将圆管52翻边。

第一模具杆32的第一插入端34设置有:

前片342,锥形体346固定在前片342上;

第二模具杆31的第二插入端33设置有第一楔形块332,当第一楔形块332插入时,锥形体346能将圆管52翻边。

第一插入端34还设置有:

后片341,后片341与前片342之间留有缝隙343,第一楔形块332能插入该缝隙343,缝隙343设置有喇叭口。

前片342设置有第二楔形块345,第一楔形块332能触及第二楔形块345。

还包括:

第一导向矩形块331,第二插入端33经第一导向矩形块331连接第一楔形块332;

第二导向矩形块344,第一插入端34经第二导向矩形块344连接后片341和前片342。

第一模具杆32的外露端为矩形,还包括:

模具杆固定架35,开设有矩形内凹,第一模具杆32的矩形外露端能可拆卸地嵌入模具杆固定架35的矩形内凹,模具杆固定架35固定在机架上。

前片342位于第二楔形块345与第二导向矩形块344之间为薄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介绍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散热器翻边设备,包括:

导轨41,两根,固定在机架上;

活动台42,其底面安装有四个以上导轮45,四个以上导轮45仅能沿着两根导轨41来回移动;

定位条43,多根,至少能对散热管中的两根方管51定位,定位条43固定在活动台42上;

指示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指示装置的位置与第一模具杆32的锥形体346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通过该指示装置能确定锥形体346在方管51内的位置,从而能将圆管52翻边。

动力驱动装置包括:

液压缸1,壳体固定在机架上、活塞杆与第二模具杆31的外露端固定;

电磁阀,输出端与液压缸1连通、输入端与液压泵连通,电磁阀由开关控制。

指示装置包括:

指示块61,经支架63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圆管52的正上方,指示块61设置有滑槽;

指示杆62,能插入指示块61的滑槽上下移动,指示杆62的底部开设有半圆弧孔,当指示杆62下移、半圆弧孔压在圆管52上时,控制电磁阀,能将圆管52翻边。

指示块61设有镂空部67,在该镂空部67内设置有:

限位杆64,与指示杆62固定;

压簧65,套在指示杆62外,压簧65一端触及限位杆64、另一端触及镂空部67的底面;

开关为复位开关66,与镂空部67内壁固定,当指示杆62下压且半圆弧孔压在圆管52上时,复位开关66接通,电磁阀活塞杆伸张。

定位条43包括:

第一横向定位条432,开设有至少两个滑动通孔,第一横向定位条432安装在一根方管51的外侧;

第二横向定位条433,固定在另一根方管51的外侧;

竖向定位条431,两根,固定在两根方管51的两端;

还包括:

圆管夹片44,其设置有喇叭口441,圆管夹片44固定在活动台42上,每根圆管52配备一只圆管夹片44,圆管52能被圆管夹片44弹性夹持;

销子,两只,销尾部46固定在活动台42上,销芯47插入第一横向定位条432的滑动通孔,第一横向定位条432能沿着销芯47滑动;

限位块48,两块,安装在活动台42上且位于两根方管51之间,限位块48到第二横向定位条433的距离小于且接近方管51的宽度D。

使用时,人工移动活动台42将指示杆62对准圆管52下压,电磁阀动作,完成翻边,再移动活动台42将指示杆62对准一下根圆管52下压,电磁阀动作,完成翻边,以此类推,将所有的圆管翻边,通常,翻边模具设置两套,两个工人同时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