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钻用球阀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866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钻用球阀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球阀钻孔多用立钻加工完成,利用立钻对球阀加工需要对球阀进行定位。现有球阀加工定位多是通过几个夹板夹紧定位,一次只能对一件产品进行定位加工,定位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钻用球阀定位工装,以达到提高定位效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立钻用球阀定位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后板和前板,所述底板上在后板和前板的中间设有缸体集成板,所述缸体集成板的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定位球阀的活塞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对应每一个活塞组件的活塞杆设有垫铁。

所述缸体集成板一侧相邻的两个活塞组件为一个定位单元,所述底板上相邻的定位单元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缸体集成板两侧的活塞组件对称设置。

所述缸体集成板的中间设有用于与活塞组件相连的液压通道。

所述垫铁为磁铁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工装结构紧凑,通用性强,液压控制,夹紧力强劲,性能稳定,一次性装夹可加工多件产品,工作效率高,降低操作者工作强度,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工装俯视示意图。

图中:

1.后板、2.隔板、3.垫铁、4.侧板、5.底板、6.前板、7.缸体集成板、8.活塞挡圈、9.活塞组件、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立钻用球阀定位工装,包括底板5,底板5为一平板,底板上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后板1和前板6,后板和前板设在底板的相对两边缘。

底板5上在后板和前板的端部之间通过侧板4相连,提高结构强度。底板上在后板和前板的中间设有缸体集成板7,缸体集成板7的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定位球阀的活塞组件9。

缸体集成板7一侧相邻的两个活塞组件为一个定位单元,底板上相邻的定位单元之间设有隔板2。将球阀放置在两个隔板之间,微调位置通过活塞组件的活塞杆压紧定位。

工装结构紧凑,通用性强,液压控制,夹紧力强劲,性能稳定,一次性装夹可加工多件产品,工作效率高。

底板5上对应每一个活塞组件的活塞杆设有垫铁3,垫铁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板上;优选的,垫铁3为磁铁条,初步定位操作简便。

缸体集成板7两侧的活塞组件对称设置,对底板上缸体集成板两侧的球阀一起压紧定位时,对称活塞组件受力平衡,压紧定位可靠,活塞组件工作稳定可靠。

缸体集成板7的每侧均设有缸体,缸体的外端设有活塞挡圈8,活塞位于缸体中,活塞的外缘上设有密封圈,活塞杆设在活塞上,活塞杆从活塞挡圈中间穿出,缸体中活塞杆套设有弹簧10。

缸体集成板7的中间设有用于与活塞组件相连的液压通道。液压通道位于缸体集成板两侧活塞组件之间,液压通道通过十字交叉支路与各个活塞组件相连,结构紧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