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2573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套冲压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

在轴套成型中,单纯的手动打磨成型非常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生产商的经济收益,同时手动加工轴套时容易出现原料的浪费,产生的多余废料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开有位置相对应的一对滑槽,所述滑槽内嵌装滑块,一对所述滑块上固定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下模相连接,所述上模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壁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装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面焊接顶杆,所述下模上壁面四角处均开有与支撑柱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焊接门型架,所述门型架横梁下壁面焊接底座,所述底座下壁面安装气缸,所述上模上壁面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支撑块,所述气缸驱动端与支撑块搭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两侧壁面安装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侧壁面焊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圆环,所述下模侧壁面焊接折形杆,所述圆环与折形杆搭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侧壁面开有把手放置槽,所述把手放置槽内嵌装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套装第一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上模上壁面焊接一对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上套装第二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矩形基座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垫板,所述垫板上开有防护楞。

优选的,所述矩形基座下壁面开有位置相对应的条形豁槽,所述条形豁槽内粘贴胶垫。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让轴套一次成型,帮助人们快速将轴套进行冲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有节省原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的下模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的上模侧视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矩形基座;4-滑块;5-承载板;6-支撑柱;7-弹簧;8-顶杆;9-垫板;10-门型架;11-底座;12-气缸;13-支撑块;14-支撑座;15-活动杆;16-圆环;17-折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便于轴套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矩形基座3,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开有位置相对应的一对滑槽,所述滑槽内嵌装滑块4,一对所述滑块4上固定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与下模2相连接,所述上模1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下壁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装弹簧7,所述弹簧7一端面焊接顶杆8,所述下模2上壁面四角处均开有与支撑柱6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焊接门型架10,所述门型架10横梁下壁面焊接底座11,所述底座11下壁面安装气缸12,所述上模1上壁面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支撑块13,所述气缸12驱动端与支撑块13搭接;所述上模1两侧壁面安装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侧壁面焊接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上固定圆环16,所述下模2侧壁面焊接折形杆17,所述圆环16与折形杆17搭接;所述下模2侧壁面开有把手放置槽,所述把手放置槽内嵌装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套装第一摩擦垫;所述上模1上壁面焊接一对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上套装第二摩擦垫;所述矩形基座3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垫板9,所述垫板9上开有防护楞;所述矩形基座3下壁面开有位置相对应的条形豁槽,所述条形豁槽内粘贴胶垫。

具体使用时:使用的时候将原料放置在下模2中,之后将上模1放置在下模2上,通过上模1下壁面的支撑柱6插入到第二凹槽内,之后在支撑柱6上的弹簧7支撑顶杆8与第一凹槽下壁面搭接,并且人们将上模1两侧的活动杆15,支撑的圆环16与下模2的折形杆17搭接,圆环16与折形杆17之间有缝隙,便于上模1下落,上模1和下模2对接吻合,之后人们推动下模2,由于在矩形基座3上的滑槽内嵌装滑块4能够移动,并且下模2安装在滑块4支撑的承载板5上,所以下模2能够移动,移动到门型架10所对位置,并且与气缸12驱动端对接,气缸12驱动端与上模1支撑块13搭接,便于气缸12驱动端下压给予上模1推力下落,之后支撑柱6上弹簧7支撑的顶杆8顶住第一凹槽,便于有缓冲的过程,不会让上模1和下模2过于剧烈碰撞,工作之后,人们通过拉取第一把手将下模2拉动,与气缸12分开,气缸12驱动端缩回,人们打开上模1取出轴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