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及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214发布日期:2019-03-09 00:5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及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及冲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在进行冲压操作时,尤其是角钢冲压操作时,工人需要手动移动所述角钢至冲压机,但是由于角钢重量较大,可知工人在冲压操作时需要付出异常大的劳动强度,且效率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视频播放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压加工送料操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用于将待冲压物料运至冲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一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所述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包括一传送方向,其中,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还包括承载于机架下承载面上的传动机构和承载于所述上承载面的轴承座和传送机构,所述轴承座成双设置于上承载面垂直于传送方向相对的两边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承载于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固定于所述轴承之上,所述传送轮形状与物料形状相适配,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运送所述物料至冲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具有连接所述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四个边角的支腿,所述支腿高度可调节;所述传送轮设置为两对顶圆锥形,所述物料为角钢,所述传送轮两对顶圆锥形成的“v”字形槽与角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轮上雕刻有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摩擦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轮上包覆一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形成一与角钢形状相适配的“v”字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层设置为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表面设置有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摩擦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传送件,所述传动件包括履带、链条或皮带中任一种,所述轴承和伺服电机设置传送轮,所述传送轮包括路带轮或皮带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轴承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对应的轴承直接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传送方向上首个传送轮设置为主动轮;或者传送方向上首个和末端两个传送轮设置为主动轮;或者或者传送方向上首个传送轮及其它一个或多个传送轮设置为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还包括一智能控制箱,所述智能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运行状态;所述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板、控制通讯板和检测器,所述控制板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控制通讯板和传动机构,所述控制通讯板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包括光电检测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光电检测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一主动轮表面上,当物料放置于所述主动轮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当主动轮物料离开所述主动轮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通讯板;所述光电检测器设置于主动轮传料方向的前端,其包括一发射器和接收器,当物料送入主动轮后,阻挡所述发射器的光信号,所述接收器反馈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当所述物料离开所述主动轮时反馈第二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所述控制通讯板将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依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开启,所述控制板依据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关闭。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了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压机,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机送料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一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所述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包括一传送方向,通过采用了承载于机架下承载面上的传动机构和承载于所述上承载面的轴承座和传送机构,所述轴承座成双设置于上承载面垂直于传送方向相对的两边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承载于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固定于所述轴承之上,所述传送轮形状与物料形状相适配,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运送所述物料至冲压机。进而实现了对冲压机的自动送料操作,显著降低了冲压操作送料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3是本发明中冲压机送料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冲压机送料装置的传送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冲压机送交装置支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10,用于将待冲压物料运送至冲压机(未图示),所述物料优选为角钢;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包括一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近似矩形;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定义一传送方向x,所述传送方向x沿其长边图(图未标)延伸。

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还包括承载于机架11下承载面112上的传动机构14,以及承载于所述上承载面111的轴承座13和传送机构12;所述轴承座13成双设置于上承载面111垂直于传送方向x的两边上,所述轴承座13承载所传送机构12,所述传送机构12形状与物料形状相适配,所述传动机构14连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12运送所述物料至冲压机。

具体的,所述传送机构12包括轴承121和传送轮122,所述传送轮122固定于所述轴承121之上,所述轴承121具有相对的两端,其分别连接于成双设置的轴承座13上,且所述轴承121可承载所述传送轮122在所述轴承座13上转动;所述传送轮122形状与物料形状相适配,所述传动机构14连接驱动轴承121,进而带动所述轴承121和传送轮122转动运送所述物料至冲压机。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轮122具有一轴心(图未标),所述轴承121沿所述传送轮122的轴心穿过并承载所述传送轮122,且所述轴心与所述传送方向x垂直,所述轴承座13成双固定于所述上承载面111;具体的,成双的轴承座13中的单一轴承座13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承载面111垂直于传送方向x相对的两边(图未标)上,所述轴承121承载所述传送轮122在所述轴承座13上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轮122设置为两对顶圆锥(图未标)组成,进而在所述传送轮12形成的“v”字形槽,并且所与角钢形状相适配;进而增强所述传送轮122承载和推送物料的能力。

请进一步结合图2,更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轮122上雕刻有沿垂直于传送方向x的摩擦螺纹1221。具体的,所述传送轮122由两个对顶圆锥组成,在圆锥的锥顶至所述底面方向均匀雕刻分布有摩擦螺纹1221,进而显著增加了传送轮12的表面粗糙度,显著提升传送轮122对物料的摩擦力。

在另一些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轮122上包覆一软质层1222,所述软质层1222形成一与角钢形状相适配的“v”字形槽。具体的,所述传送轮122的表面上包覆一软质层1222,所述软质层1222可以由所述橡胶组成,通过设置所述软质层1222,可以显著提升传送轮122对物料的摩擦力,进而冲压机送料装置10的送料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轮12表面上的软质层1222依旧形成与角钢形状相适配的“v”字形槽,进而限制增加所述传送轮122与角钢的接触面,增加稳定性和摩擦力。优选的,所述软质层1222设置为橡胶层1222,所述橡胶层1222表面设置有沿垂直于传送方向x的螺纹(图未示),进而更进一步提升传送轮122对角钢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包括一组或多组设置于上承载面111的传送机构12,即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设置于所述上承载面111的轴承121和传送轮122,多组轴承座13之间沿垂直于所述传送方向x相互平行的间隔设置;对应的,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上承载面111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成双的轴承座13。

优选的,所述传送轮122包括主动轮122a和从动轮122b,所述主动轮122a对应的轴承121直接连接所述传动机构14,可以理解,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主动轮122a;

具体的,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上承载面111上沿所述传送方向x上首个传送轮122设置为主动轮122a;或者传送方向x上首个和末端两个传送轮122设置为主动轮122a;或者或者传送方向x上首个传送轮122及其它任一个或多个传送轮122设置为主动轮122a。通过设置主动轮122a,进而保证传送机构12具有充足的动力供应,同时也一定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伺服电机141和传动件142,所述传动件142包括履带、链条或皮带中任一种,所述伺服电机141设置有传动轮1411,所述轴承121上设置有转动轮1212,所述传动轮1411和转动轮1212对应设置为履带轮或皮带轮;所述伺服电机141设置于所述下承载面112上,所述伺服电机141通过所述传动件142连接轴承121,并通过所述轴承121带动所述传送轮122转动,进而完成送料。

具体的,所述主动轮122a所在的轴承121具有一传动端1211,所述传动端1211为所述轴承121轴自所述轴承座13上延伸而出的一端,且所述传动端1211设置有于所述传动件142相适配的转动轮1212;所述伺服电机141接通电源后开始转动,进而有所述传动轮1411带动传动件142,在由所述传动件142带动所述转动轮1212,最终带动所述轴承121和传送轮122转动完成送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保证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中传动机构14与传送机构12之间动力连接的稳定性,保证足够的动力以使所述传送机构12完成物料输送。

请进一步结合图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还包括一智能控制箱15,所述智能控制箱15设置于所述机架11的下承载面112上,其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14的运行状态。所述智能控制箱15包括控制板151、控制通讯板152和检测器153,所述控制板151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控制通讯板152和传动机构14,用于控制所述传送机构12运行;所述控制通讯板152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检测器153,所述检测器153用于检测所述传送机构12上是否存在物料,并将检测结果反馈一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通讯板152,所述控制通讯板152接收检测信号之后反馈该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板151,所述控制按151依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机构14伺服电机141的运行;具体的,所述检测器153包括光电检测器1531和/或压力检测器1531,用于通过光电或压力检测所述传送机构12上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153设置于所述主动轮122a上;具体的,当所述检测器153为设置为压力检测器1531时,所述压力检测器1531设置于一主动轮122a表面上,当物料放置于所述主动轮122a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152,当主动轮122a物料离开所述主动轮122a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通讯板152;

当所述检测器153设置为光电检测器1531时,所述光电检测器1531设置于主动轮122a传料方向的前端,其包括一发射器1533和接收器1534,所述发射器1533和接收器1534与所述主动轮122a“v”字型槽同高度设置,即所述发射器1533发射至所述接收器1534的光线与所述动轮“v”字型槽同高度设置;进而保证所述物料进入所述主动轮122a“v”字型后,阻挡所述发射器1533发出的光线,所述接收器1534反馈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152,当所述物料离开所述主动轮122a时反馈第二检测信号至控制通讯板15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通讯板152将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板151,所述控制板151依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41开启,所述控制板151依据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41关闭。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所述智能控制箱15,进而保证了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10依据所述物料状态,自动控制运送物料,显著提升了冲压机送料装置10的自动化水平和节约了能源。

请进一步结合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11还具有连接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四个边角的支腿113,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与所述支腿113垂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腿113上的高度可调节;具体的,所述支腿11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1131,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131设置为固定螺栓1132,所述支腿113自下向上依次包括第一支腿1133和第二支腿1134,所述第一支腿1133和第二支腿1134成“l”字型,所述第一支腿1133和第二支腿1134大小相适配,且第二支腿1134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支腿1133中。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腿1134上,所述所述第一支腿1133,以及第二支腿1134远离所述上承载面111和下承载面112的一端上对应开设滑槽1135,所述滑槽1135尺寸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螺栓1132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支腿1133和第二支腿1134通过固定螺栓1132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腿1134上设置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高度刻度线1136,进而方便调节所述机架11的高度,同时,也保证支腿113之间的高度统一。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冲压机,所述冲压机完成物料的冲压操作,其包括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压机送料装置10。

综上所述,一种冲压机送料装置,用于将待冲压物料运至冲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一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所述上承载面和下承载面包括一传送方向,其中,所述冲压机送料装置还包括承载于机架下承载面上的传动机构和承载于所述上承载面的轴承座和传送机构,所述轴承座成双设置于上承载面垂直于传送方向的两边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承载于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固定于所述轴承之上,所述传送轮形状与物料形状相适配,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运送所述物料至冲压机。进而实现了对冲压机的自动送料操作,显著降低了冲压操作送料的劳动强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