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切割机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2229发布日期:2018-12-28 21:2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切割机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切割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板材在成型后需要对板材边缘进行纵向切割,从而去除边缘无法使用的部位以及对板材边缘进行修整,此时就需要使用到板材切割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板材切割装置或板材切割机在实际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推动板材时需要使用人力向前推动,较为费力的同时有可能出现板材偏移的情况,影响板材切割效果,同时板材与切割平台会发生一定摩擦,板材底部会出现划痕,当划痕较深时,就会影响板材的质量以及后续的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板材切割机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切割机及方法,通过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以便于利用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中的橡胶吸头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然后利用第一电机传动的方式对板材进行移动,同时第二板材行进机构可以保持板材行进路线为直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汇总的人力推动,本发明的设置使得板材加工过程更加省力,同时不会出现板材偏移的情况,保证了板材切割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切割机,包括左侧切割平台和右侧切割平台,所述右侧切割平台设于左侧切割平台一侧,所述左侧切割平台和右侧切割平台顶部设有橡胶垫以及底部固定设有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顶部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所述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均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套接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顶部固定设有橡胶吸头,所述橡胶吸头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端部设有软管,所述承载底板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承载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切割平台、右侧切割平台、承载底板和支撑腿均由铝合金制成,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正反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设置为变频电机,所述软管的连接端设有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左侧切割平台和右侧切割平台顶部均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辅助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套接设有橡胶辊,所述第一转杆两端外侧均套接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嵌套设于安装槽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左侧切割平台和右侧切割平台顶部均设有容纳槽以及侧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侧套接设有切割刀具,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转杆传动连接。

一种板材切割方法,包括所述的板材切割机,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板材放置在左侧切割平台与右侧切割平台的顶部,使得板材端部与切割刀具边缘接触,调整板材位置后通过利用软管端部的真空泵产生吸力;

s2:然后控制气缸伸长,从而使得橡胶吸头吸附在板材底部;

s3:然后启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二板材行进机构进行正反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上的安装块带动气缸顶部的橡胶吸头向左或向右运动,橡胶吸头带动板材共同运动;

s4:当橡胶吸头带动板材向右运动时,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杆带动切割刀具旋转,对板材进行切割。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以便于利用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中的橡胶吸头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然后利用第一电机传动的方式对板材进行移动,同时第二板材行进机构可以保持板材行进路线为直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汇总的人力推动,本发明的设置使得板材加工过程更加省力,同时不会出现板材偏移的情况,保证了板材切割效果,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板材在橡胶吸头的作用下移动时,辅助移动机构中的橡胶辊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不会对板材造成划痕,橡胶垫可以有效隔绝板材与左侧切割平台或右侧切割平台直接接触,避免板材与左侧切割平台或右侧切割平台产生摩擦或坡状,保证了板材质量;

3、通过在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的同时设有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以便于当第一板材行进机构中的橡胶吸头处于最右端时,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中的橡胶吸头可以处于最左端,从而使得第一板材行进机构顶部的橡胶吸头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顶部的橡胶吸头接连不断的对板材进行吸附,从而使得保持持续不断的行进状态,提高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板材行进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切割平台、2右侧切割平台、3第二转杆、4切割刀具、5容纳槽、6橡胶垫、7承载底板、8第一板材行进机构、9第二板材行进机构、10第一电机、11丝杆、12安装块、13气缸、14橡胶吸头、15吸气管、16软管、17安装槽、18第一转杆、19橡胶辊、20第二电机、21辅助移动机构、22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板材切割机,包括左侧切割平台1和右侧切割平台2,所述右侧切割平台2设于左侧切割平台1一侧,所述左侧切割平台1和右侧切割平台2顶部设有橡胶垫6以及底部固定设有承载底板7,所述承载底板7顶部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所述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均包括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上设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外侧套接设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顶部固定设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顶部固定设有橡胶吸头14,所述橡胶吸头14上设有吸气管15,所述吸气管15端部设有软管16。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切割平台1和右侧切割平台2顶部均设有多个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部设有辅助移动机构2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移动机构21包括第一转杆18,所述第一转杆18外侧套接设有橡胶辊19,所述第一转杆18两端外侧均套接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嵌套设于安装槽17内壁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切割平台1和右侧切割平台2顶部均设有容纳槽5以及侧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0,所述容纳槽5内部设有第二转杆3,所述第二转杆3外侧套接设有切割刀具4,所述第二电机20与第二转杆3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底板7底部设有支撑腿22,所述支撑腿22与承载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切割平台1、右侧切割平台2、承载底板7和支撑腿22均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可以有效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10设置为正反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第二电机20设置为变频电机,所述软管16的连接端设有真空泵,以便于真空泵通过软管16以及排气管15使得橡胶吸头14产生吸力。

本发明工作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工作时,将板材放置在左侧切割平台1与右侧切割平台2的顶部,使得板材端部与切割刀具4边缘接触,调整板材位置后通过利用软管16端部的真空泵产生吸力,然后控制气缸13伸长,从而使得橡胶吸头14吸附在板材底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0与第二电机20,第一电机10带动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进行正反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上的安装块12带动气缸13顶部的橡胶吸头14向左或向右运动,由于橡胶吸头14吸附在板材底部,从而使得橡胶吸头14带动板材共同运动,当橡胶吸头14带动板材向右运动时,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转杆3带动切割刀具4旋转,从而对板材进行切割,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以便于利用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中的橡胶吸头14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然后利用第一电机10传动的方式对板材进行移动,同时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可以保持板材行进路线为直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汇总的人力推动,本发明的设置使得板材加工过程更加省力,同时不会出现板材偏移的情况,保证了板材切割效果,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板材在橡胶吸头14的作用下移动时,辅助移动机构21中的橡胶辊19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不会对板材造成划痕,橡胶垫6可以有效隔绝板材与左侧切割平台1或右侧切割平台2直接接触,避免板材与左侧切割平台1或右侧切割平台2产生摩擦或坡状,保证了板材质量;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通过在设有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的同时设有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以便于当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中的橡胶吸头14处于最右端时,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中的橡胶吸头14可以处于最左端,从而使得第一板材行进机构8顶部的橡胶吸头14与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顶部的橡胶吸头14接连不断的对板材进行吸附,从而使得保持持续不断的行进状态,提高切割效率。

实施例2

一种板材切割方法,包括所述的板材切割机,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板材放置在左侧切割平台1与右侧切割平台2的顶部,使得板材端部与切割刀具4边缘接触,调整板材位置后通过利用软管16端部的真空泵产生吸力;

s2:然后控制气缸13伸长,从而使得橡胶吸头14吸附在板材底部;

s3: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0与第二电机20,第一电机10带动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进行正反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板材行进机构9上的安装块12带动气缸13顶部的橡胶吸头14向左或向右运动,橡胶吸头14带动板材共同运动;

s4:当橡胶吸头14带动板材向右运动时,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转杆3带动切割刀具4旋转,对板材进行切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