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423发布日期:2018-11-09 21: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端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汽车线束加工工厂中,进行线束与带有内置插脚的端子连接时,需要人工将汽车线束向端子的下方拉拽,以便汽车线束连接的内置插脚进入线束端子的插脚孔内。因为既要保证内置插脚在安装在插脚孔内的稳定性,又要使内置插脚的上端部与插脚孔相平齐,因此内置插脚与插脚孔的配合是是非常紧密的,人工拉拽汽车线束使内置插脚进入插脚孔的方式很容易使端子损坏,成品率低,而且加工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这样传统的人工加工方式,对人力和物力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加工带有内置插脚的汽车线束端子成品率低、效率低下及工人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包括固定连接在冲压柱端头上的上模,上模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竖直向下的压接槽,与压接槽上下对应设置有横截面尺寸小于压接槽的下模,下模内开设有固定卡接线束端子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深度等于线束端子的长度,定位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直达定位槽槽底的侧口,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向侧口方向的线束通道,线束通道与线束端子的插脚孔上下对应,下模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通过与连接座相固定设置在压接台上。

所述线束通道为两个关于固定座的中线相对称的凹槽,凹槽位于定位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插脚孔上下对应,凹槽通向侧口的一端与侧口相连通。

所述线束通道的俯视图为三角形的凹槽,三角形的一角与所述侧口相连通,三角形所覆盖的区域与线束端子的插脚孔上下对应。

所述上模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上下直通的若干个定位孔,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上下对应的导柱,定位板通过定位孔滑动设在导柱上。

所述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孔关于定位板的中线左右对称设置在定位板的两端,连接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孔相插接的导柱。

所述上模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矩形,定位板包括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卡接在上模左右两侧的两个相互对称U形框,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之间留有安装缝,上模和左定位板的侧面、上模和右定位板的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螺纹孔,上模和左定位板、上模和右定位板均通过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冲压柱端头设置有朝向水平方向的第二螺纹孔,上模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匹配的连接螺纹通孔,连接螺纹通孔与所述安装缝相对应,第二螺纹孔和连接螺纹通孔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上模上设置与下模相匹配的压接槽,可以通过冲压柱的上下伸缩可靠地对下模进行伸缩卡压,线束端子固定放置在下模的定位槽内,进而可以使下模内的线束端子上的插脚压入线束端子内部,不仅压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而且解决了人工拉拽成品率的问题。另外,固定行程的冲压机配合固定结构的上模和下模,也不会出现插脚进入线束端子深度不一的问题,保证了统一的插脚压入深度。定位槽内设置的线束通道,可以使汽车线束依次通过线束通道、侧口从定位槽内伸出,保证与插脚相连的汽车线束不被挤压。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孔和导柱,可以保证压接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进一步保证压接质量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座和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实施例1,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包括固定连接在冲压柱端头1上的上模2,冲压柱端头1上设置有朝向水平方向的第二螺纹孔101,上模2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101相匹配的连接螺纹通孔201,第二螺纹孔101和连接螺纹通孔201通过第二螺栓102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冲压柱端头1与上模2的固定连接。第二螺栓102为内六角螺栓,内六角螺栓的栓头设置在上模2的沉槽内。上模2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竖直向下的压接槽202,与压接槽202上下对应设置有横截面尺寸小于压接槽201的下模3。冲压柱端头1上下伸缩,进而带动上模2压向下模3。

下模3内开设有与线束端子4相匹配的定位槽301,定位槽301卡接固定线束端子4,线束端子4可以固定插接在定位槽301内,当上模2压向下模3时,线束端子4内的插脚401被压入线束端子4的插脚孔402内。定位槽301的深度与线束端子4长度相同,线束端子4放置在定位槽301内后,线束端子4的上端面与定位槽301的上端面相平齐。这样既保证了上模2压接插脚401时不会对线束端子4造成损坏,又不会出现插脚401未完全压入插脚孔402。定位槽301的槽壁上开设有直达定位槽301槽底的侧口302,与插脚401相连接的汽车线束可以通过侧口302从定位槽301内伸出。

定位槽301的槽底开设有通向侧口302的两个线束通道303,线束通道303为两个关于固定座5的中线相对称的凹槽,凹槽位于定位槽301内的一端与所述插脚孔402上下对应,凹槽通向侧口302的一端与侧口相连通。与插脚401相连的汽车线束依次通过线束通道303和侧口302从定位槽301内引出,保证了上模2压向插脚401使其插入插脚孔402时不会挤压汽车线束,保证了加工质量的可靠性。下模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通过螺栓与连接座6固定连接,连接座6通过螺栓与压接台7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所述线束通道303的俯视图为三角形的凹槽,三角形的一角与所述侧口302相连通,三角形所覆盖的区域与线束端子4的插脚孔402上下对应。将线束通道设计为整体的凹槽状,不仅便于加工制作,而且可以在压接插脚401时对汽车线束进行便捷的保护,不用讲汽车线束分别安置于不同的线束通道内进行保护,提高了汽车线束与线束端子连接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所述上模2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上开设有上下直通的定位孔801,所述定位孔801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孔801对称设置在定位板8的两端,连接座6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于定位孔801相插接的导柱601,随着冲压柱端头1的上下滑动,定位孔801沿着导柱601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一种线束端子内置插脚压平模具,所述上模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矩形,定位板8包括左定位板802和右定位板803,左定位板802和右定位板80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801。左定位板802和右定位板80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卡接在上模2左右两侧的两个相互对称U形框。左定位板802和右定位板803之间留有安装缝804,所述第二螺纹孔101、连接螺纹通孔201与安装缝804相对应。

上模2和左定位板802的侧面、上模2和右定位板803的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螺纹孔,上模2和左定位板802、上模2和右定位板803均通过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内六角螺栓805固定连接。第一内六角螺栓805的栓头设置在定位板8的沉槽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