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4329发布日期:2019-04-13 00:0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铣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粗铣刀具为标准铣刀,存在着断屑﹑排屑及刃口强度的不足,且铣刀刃都设计成多个平行排列的凹槽的模式,使得加工后的表面非常粗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切削表面的光洁度,并且通常在加工后都需要增加精修刀精修这一步骤,工序复杂,且不能满足一般非外观面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粗铣刀,该粗铣刀能够增加断屑和排屑功能、且加工工序简单、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粗铣刀,包括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具有纵轴线,所述切削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周刃,多个周刃均沿所述纵轴线方向呈螺旋状,所述周刃包括第一周刃和第二周刃,所述第一周刃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平行分布在第一周刃上,所述第二周刃为铣刀刃。

其中,所述凹槽为V型槽。

其中,所述第一周刃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周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周刃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周刃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周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周刃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所述第一周刃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周刃的数量为一个。

其中,所述切削部的端部包括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开设在相邻两个周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粗铣刀,在第一周刃上增加了凹槽,凹槽不但能够增加断屑功能,而且还能增加刀具的排屑空间,解决了刀具缠屑等加工问题,第二周刃上不设有凹槽,为标准铣刀刃。这一结构设置,相比于相对于四个周刃都设计成凹槽的模式(其加工表面非常粗糙,通常需要增加精修刀精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切削表面的光洁度,加工精度高,能满足一般非外观面加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粗铣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粗铣刀的左视图。

图1至图2中包括:

刀柄部1,切削部2,周刃3,第一周刃30,第二周刃31,凹槽32,排屑槽33,纵轴线A。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铣刀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粗铣刀包括刀柄部1和连接刀柄部1端部的切削部2,切削部2具有纵轴线A,切削部2包括四个沿着纵轴线A均匀分布的周刃3,四个周刃3均呈螺旋状分布,一般来说,刀具的刃口越多,那么刀具的芯径会越大,因此刀具的整体强度会越好,特别针对粗铣时较大的切削力,能保证在较大的扭矩下刀具不会断裂。另外,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刀具的切削速度跟刃数成正比,因此,较多的刃数能增加切削速度。在刀具加工寿命的角度来看,刃数越多,每刃的相对磨损量会越小,因此多刃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周刃3,提升刀具使用寿命,刀具整体强度更好,可加工不锈钢、铝合金、模具钢、工具钢、碳素钢、合金钢、铸铁、一般铁材等,并且具有高的金属切削率,适用于粗加工。

周刃3为第一周刃30和第二周刃31,第一周刃30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2,多个凹槽32平行分布在第一周刃30上,所述凹槽32为V型槽,设置为V型槽,使得断屑能力更强,现有的机床在最大负荷下,绝大部分情况应选用尽可能大的刀,尽可能大的的进刀量,尽可能快的进给,在这种大排量切削、高速度进给的情况下,对刀具的断屑﹑排屑及强度要求非常高,常规的粗铣刀刀具为标准铣刀,存在着断屑﹑排屑及刃口强度的不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周刃30上增加了凹槽32,凹槽32不但能够增加断屑功能,而且还能增加刀具的排屑空间,解决了刀具缠屑等加工问题。第二周刃31上不设有凹槽32,为标准铣刀刃。这一结构设置,相比于四个周刃3都设计成凹槽32的模式(其加工表面非常粗糙,通常需要增加精修刀精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切削表面的光洁度,加工精度高,能满足一般非外观面加工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周刃30的数量为两个,其两个第一周刃30相对设置,第二周刃3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周刃30之间,这一结构设置,使得加工后的表面精度更高。还包括能够将排屑的排屑槽33,排屑槽33开设在相邻的第一周刃30和第二周刃31之间,排屑槽3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便于排屑。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周刃3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周刃31的数量为三个;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周刃30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周刃31的数量为一个。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