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203发布日期:2019-05-21 21:1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及滚筒式洗衣机安全锁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由多个部件进行组装而成,其中包括锁针和扭簧的组装,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和扭簧的组装大都采用人工组装或通过多台设备分别进行组装,存在组装效率低、成品质量不稳定且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安全锁片中的锁针及扭簧的自动组装至底壳,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有效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包括装设有若干个治具的转盘机构、用于输送底壳的底壳自动上料机构、成品下料装置、转盘机构的外侧沿其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输送旋转滑块并将旋转滑块置于转盘机构的治具上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用于输送锁针并将锁针组装至旋转滑块上的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用于输送扭簧并将扭簧组装至旋转滑块上的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用于检测锁针与扭簧是否组装合格的半成品检测机构、半成品中转放置台和用于将半成品翻转至半成品中转放置台上并将不良半成品进行落料的翻转下料机构,所述成品下料装置装设在底壳自动上料机构出料端的一侧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成品下料装置沿其下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组装有锁针和扭簧的旋转滑块组装至底壳上的夹料组装机构和拨动自锁机构,所述夹料组装机构与转盘机构出料端上的组装有锁针和扭簧的旋转滑块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壳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底壳的底壳上料装置、用于将底壳横向错位的底壳错位装置和用于将底壳翻转180度的底壳翻转装置,所述底壳错位装置装设在底壳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上,所述底壳翻转装置装设在底壳进行错位后的一侧上,所述成品下料装置装设在底壳翻转装置翻转后的一侧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旋转滑块的旋转滑块上料装置、用于夹取旋转滑块并将其旋转放置在转盘机构的治具上的旋转滑块夹取旋转装置、第一横向驱动装置和第一上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下驱动装置装设在第一横向驱动装置上,所述旋转滑块夹取旋转装置装设在第一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旋转滑块上料装置的出料端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包括沿转盘机构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输送锁针并将锁针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上料放置装置和用于将锁针锁固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锁固装置,所述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包括沿转盘机构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输送扭簧并将扭簧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上料放置装置和用于将扭簧锁固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锁固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针上料放置装置包括用于输送锁针的锁针上料装置、用于将锁针进行横向错位的锁针错位装置、锁针中转放置台、用于夹取锁针并带动锁针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旋转后将其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上的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用于夹取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上的锁针并带动锁针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后将其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第二横向驱动装置和第二上下驱动装置,所述锁针错位装置装设在锁针上料装置的出料端,所述锁针中转放置台装设在锁针错位装置的前方,所述第二上下驱动装置装设在第二横向驱动装置上,所述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和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均装设在第二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的上方,所述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设置在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的前方,所述锁针锁固装置包括第三上下驱动装置和锁针下压旋转装置,所述锁针下压旋转装置装设在第三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的治具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扭簧上料放置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扭簧的扭簧上料装置、扭簧中转放置台、用于撑起扭簧并将其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上的扭簧撑起装置、用于带动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上的扭簧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旋转的扭簧垂直旋转装置、用于夹取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上的扭簧并将其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夹取装置、第三横向驱动装置、第四上下驱动装置和挡料装置,所述扭簧垂直旋转装置设置在扭簧上料装置的出料端的前方,所述扭簧中转放置台装设在扭簧垂直旋转装置上,所述第四上下驱动装置装设在第三横向驱动装置上,所述扭簧撑起装置和扭簧夹取装置均装设在第四上下驱动装置上,所述挡料装置装设在扭簧夹取装置的一侧上,所述扭簧锁固装置包括第五上下驱动装置和扭簧锁紧装置,所述扭簧锁紧装置装设在第五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的治具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半成品检测机构包括第六上下驱动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装设在第六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的治具的上方,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与旋转滑块内装设的锁针与扭簧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所述翻转下料机构包括第七上下驱动装置、半成品翻转装置、第一前后驱动装置和不良半成品收集箱,所述半成品翻转装置装设在第七上下驱动装置上,所述半成品中转放置台装设在半成品翻转装置翻转后的一侧上,所述不良半成品收集箱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的下方,所述第一前后驱动装置与半成品中转放置台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的前后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料组装机构包括第四横向驱动装置、第八上下驱动装置、用于夹取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上的半成品并将其组装至底壳内的半成品夹取装置和用于将半成品固定压紧固定在底壳内的压料装置,所述第八上下驱动装置装设在第四横向驱动装置上,所述半成品夹取装置装设在第八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的上方,所述压料装置装设在第八上下驱动装置上,并设置在半成品夹取装置的一侧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拨动自锁机构包括第九上下驱动装置、拨块和第二前后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前后驱动装置装设在第九上下驱动装置上,所述拨块装设在第二前后驱动装置的前方,并与成品下料装置内的成品相对应,所述第二前后驱动装置与拨块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拨块的前后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包括装设有若干个治具的转盘机构、底壳自动上料机构、成品下料装置,沿转盘机构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装设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半成品检测机构、半成品中转放置台、翻转下料机构、夹料组装机构和拨动自锁机构,可实现将安全锁片中的锁针及扭簧的自动组装至底壳,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有效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底壳自动上料机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扭簧上料放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扭簧上料放置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锁针锁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锁针上料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锁针上料放置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扭簧锁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扭簧锁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半成品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翻转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夹料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拨动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的成品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5和图1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洗衣机的安全锁片的锁针及扭簧自动组装机,包括装设有若干个治具1的转盘机构2、用于输送底壳的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成品下料装置4、转盘机构 2的外侧沿其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输送旋转滑块并将旋转滑块置于转盘机构2的治具1上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5、用于输送锁针并将锁针组装至旋转滑块上的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6、用于输送扭簧并将扭簧组装至旋转滑块上的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7、用于检测锁针与扭簧是否组装合格的半成品检测机构8、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和用于将半成品翻转至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上并将不良半成品进行落料的翻转下料机构 10,成品下料装置4装设在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出料端的一侧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2出料端的一侧,成品下料装置4沿其下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组装有锁针和扭簧的旋转滑块组装至底壳上的夹料组装机构11和拨块自锁机构12,夹料组装机构11与转盘机构2出料端上的组装有锁针和扭簧的旋转滑块相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用于输送底壳的底壳上料装置31、用于将底壳横向错位的底壳错位装置32和用于将底壳翻转180 度的底壳翻转装置33,底壳错位装置32装设在底壳上料装置31的出料端上,底壳翻转装置33装设在底壳进行错位后的一侧上,成品下料装置4 装设在底壳翻转装置33翻转后的一侧上。

较佳的,底壳上料装置31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底壳到位检测光驱34,通过底壳到位检测光驱34检测底壳是否输送到达出料端,有效保证底壳的稳定出料。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底壳上料装置31包括第一振动盘311、底壳上料轨道312和至少一个第一直线振动器313,底壳上料轨道312的进料口与第一振动盘31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直线振动器313装设在底壳上料轨道312的下方,底壳到位检测光驱34装设在底壳上料轨道312的出料口上。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底壳错位装置32包括底壳错位放置台321、底壳纵向推料气缸322和底壳横向拉料气缸323,底壳错位放置台321装设在底壳上料轨道312出料口的一侧上,底壳纵向推料气缸322和底壳横向拉料气缸323均装设在底壳错位放置台321上,底壳横向拉料气缸323 装设在底壳纵向推料气缸322的前方,底壳到达底壳上料轨道312的出料口后,底壳横向拉料气缸323将底壳拉动至底壳错位放置台321上,然后底壳纵向推料气缸322推动底壳向前走动。

底壳翻转装置33包括第一支撑架331、旋转气缸332和第一摆手333,第一支撑架331装设在底壳错位放置台321的一侧上,第一支撑架331装设在底壳上料轨道312出料口的一侧上,旋转气缸332装设在第一支撑架331上,第一摆手333的一端装设在旋转气缸332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底壳固定放置槽3331,第一摆手333上的底壳固定放置槽3331设置在底壳错位放置台321的前方,旋转气缸332与第一摆手33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摆手333发生180度的翻转,以此带动底壳发生180度的翻转。

较佳的,底壳上料轨道312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除尘机构35,除尘机构 35与到达出料口处的底壳相对应,本实施例中,除尘机构35设置为离子风除尘,对底壳进行吹风除尘,有效保证底壳的干净,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工作时,底壳从第一振动盘311输送至底壳上料轨道312上,到达底壳上料轨道312的出料口后,底壳横向拉料气缸323将底壳拉动至底壳错位放置台321上,然后,底壳纵向推料气缸322将底壳向前推动至底壳固定放置槽3331内,旋转气缸332驱动第一摆手333发生180度的翻转,带动底壳发生180度的翻转到达成品下料装置4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5包括用于输送旋转滑块的旋转滑块上料装置51、用于夹取旋转滑块并将其旋转放置在转盘机构2的治具1上的旋转滑块夹取旋转装置52、第一横向驱动装置53和第一上下驱动装置54,所述第一上下驱动装置54装设在第一横向驱动装置 53上,所述旋转滑块夹取旋转装置52装设在第一上下驱动装置54上,并设置在旋转滑块上料装置51的出料端的上方。

较佳的,旋转滑块上料装置5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旋转滑块到位检测光驱55,通过旋转滑块到位检测光驱55检测底壳是否输送到达出料端,有效保证旋转滑块的稳定出料。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旋转滑块上料装置51包括第二振动盘511、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和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振动盘513,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的进料口与第二振动盘511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直线振动器513装设在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的下方,旋转滑块到位检测光驱55装设在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的出料口上。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横向驱动装置53包括第二支撑架531、第一横向安装板532、第一横向滑轨533、第一横向滑块534、第一横向驱动气缸和第一安装板535,第二支撑架531装设在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 出料口的一侧上,第一横向安装板532装设在第二支撑架531上,第一横向滑轨533装设在第一横向安装板532上,第一横向滑块534与第一横向滑轨533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535装设在第一横向滑块534上,第一横向驱动气缸装设在第一横向安装板532上,并与第一安装板535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安装板535的左右运动。

第一上下驱动装置54包括第一上下滑轨541、第一上下滑块542、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第一纵向安装板544,第一上下滑轨541和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均装设在第一安装板536上,第一上下滑块542与第一上下滑轨541滑动连接,第一纵向安装板544装设在第一上下滑块542上,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与第一纵向安装板544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纵向安装板544的上下运动。

旋转滑块夹取旋转装置52包括第一安装座521、旋转滑块夹取夹子 522、第一夹取气缸523、转动杆524、拉簧525和拉杆526,第一安装座 521装设在第一纵向安装板544上,第一夹取气缸523装设在第一安装座 521的底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装设在第一夹取气缸523上,并设置在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的出料口的上方,转动杆524装设在第一安装座521上,并与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传动连接,拉杆526装设在第一安装板536上,拉簧525的一端装设在转动杆524的顶端,另一端装设在拉杆 526的末端。

工作时,旋转滑块从第二振动盘511输送至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上,并输送至旋转滑块上料轨道512的出料口处,第一横向驱动气缸驱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到达旋转滑块的上方,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驱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向下运动,第一夹取气缸523驱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 张开夹取旋转滑块,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复位,拉杆526通过拉簧525 带动转动杆524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发生旋转,以此带动旋转滑块发生旋转,同时,第一横向驱动气缸带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到达转盘机构2上的治具1的上方,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驱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522向下运动,第一夹取气缸523驱动旋转滑块夹取夹子 522松开,将旋转滑块置于治具1内,第一上下驱动气缸543和第一横向驱动气缸复位。

如图1所示,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6包括沿转盘机构2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输送锁针并将锁针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上料放置装置61和用于将锁针锁固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锁固装置62,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锁针上料放置装置61包括用于输送锁针的锁针上料装置611、用于将锁针进行横向错位的锁针错位装置612、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用于夹取锁针并带动锁针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旋转后将其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613上的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614、用于夹取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613上的锁针并带动锁针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后将其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615、第二横向驱动装置616 和第二上下驱动装置617,锁针错位装置612装设在锁针上料装置611的出料端,锁针中转放置台613装设在锁针错位装置612的前方,第二上下驱动装置617装设在第二横向驱动装置616上,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614 和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615均装设在第二上下驱动装置617上,并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的上方,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615设置在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614的前方。

较佳的,锁针上料装置61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锁针到位检测激光618,通过锁针到位检测激光618检测底壳是否输送到达出料端,有效保证锁针的稳定出料。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锁针上料装置611包括第三振动盘6111、锁针上料轨道6112和至少一个第三直线振动器6113,锁针上料轨道6112的进料口与第三振动盘6111的内部相连通,第三直线振动器6113装设在锁针上料轨道6112的下方。

锁针错位装置612包括锁针错位气缸6121、锁针推料板6122、第一滑轨6123和第二安装板6124,第二安装板6124装设在锁针上料轨道6112 的出料口上,锁针错位气缸6121和第一滑轨6123装设在第二安装板6124 上,锁针推料板6122与第一滑轨6123滑动连接,并与输送到出料口的锁针相对应,锁针错位气缸6121与锁针推料板61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锁针推料板6122的左右运动,以此推动锁针的横向错位,锁针到位检测激光618装设在锁针上料轨道6112的出料口。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第二横向驱动装置616包括第三支撑架6161、第三横向安装板6162、第三横向滑轨6163、第三横向滑块6164、第三横向驱动气缸6165和第三安装板6166,第三支撑架6161装设在锁针上料轨道6112的出料口的一侧上,第三横向安装板6162装设在第三支撑架6161 上,第三横向滑轨6163和第三横向驱动气缸6165均装设在第三横向安装板6162上,第三横向滑块6164与第三横向滑轨6163滑动连接,第三安装板6166装设在第三横向滑块6164上,第三横向驱动气缸6165与第三安装板616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三安装板6166的前后运动。

第二上下驱动装置617包括第二上下滑轨6171、第二上下滑块6172、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和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第二上下滑轨6171和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装设在第三安装板6166上,第二上下滑块6172与第二上下滑轨6171滑动连接,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装设在第二上下滑块 6172上,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与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的上下运动。

锁针夹取垂直旋转装置614包括第一旋转气缸6141、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第二夹取气缸6143和第一转动件6144,第一旋转气缸6141和第一转动件6144均装设在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上,第一转动件6144可相对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发生转动,第二夹取气缸6143装设在第一转动件6144上,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装设在第二夹取气缸6143上,第一旋转气缸6141与第一转动件6144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转动件6144 发生转动,带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发生转动。

锁针夹取水平旋转装置615包括旋转夹取气缸6151和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旋转夹取气缸6151装设在第二纵向安装板6174上,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装设在旋转夹取气缸6151上,并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613 的上方,旋转夹取气缸6151与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的张开与收缩,并带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 发生旋转。

工作时,锁针从第三振动盘6111输送至锁针上料轨道6112上,并输送至锁针上料轨道6112的出料口处,并输送至第一滑轨6123上,锁针错位气缸6121驱动锁针推料板6122向前运动,锁针推料板6122将锁针向前推动至第一滑轨6123的出料口处,第二横向驱动气缸6165驱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到达第一滑轨6123的出料口的上方,第二上下驱动气缸 6173带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向下运动,第二夹取气缸6143驱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夹取锁针,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复位,同时,第一旋转气缸6141带动第一转动件6144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转动,第二横向驱动气缸6165带动旋转后的锁针到达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的上方,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驱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向下运动,第二夹取气缸6143驱动第一锁针夹取夹子 6142松开,将锁针垂直放置在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然后,第二横向驱动气缸6165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到达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的上方,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向下运动,旋转夹取气缸6151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夹取锁针,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 复位,第二横向驱动气缸6165带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到达转盘机构 2的治具1内的旋转滑块的上方,同时,旋转夹取气缸6151带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转动,从而带动锁针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转动,第二上下驱动气缸6173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向下运动,旋转夹取气缸6151驱动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松开,将锁针置于旋转滑块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和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同时动作,当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夹取第一滑轨6123出料口处的锁针时,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夹取锁针中转放置台613上的锁针,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与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同步进行横移,第一锁针夹取夹子 6142到达锁针中转放置台613的上方,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到达旋转滑块的上方,当第一锁针夹取夹子6142将锁针置于锁针中转放置台613 时,第二锁针夹取夹子6152将锁针置于旋转滑块内,有效提高了锁针的组装效率。

如图8所示,锁针锁固装置62包括第三上下驱动装置621和锁针下压旋转装置622,锁针下压旋转装置622装设在第三上下驱动装置621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2的治具上方。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三上下驱动装置621包括第四支撑架6211、第三纵向安装板6212、第三上下滑轨6213、第三上下滑块6214、第三上下驱动气缸6215和第四安装板6216,第三纵向安装板6212装设在第四支撑架6211上,第三上下滑轨6213和第三上下驱动气缸6213均装设在第三纵向安装板6212上,第三上下滑块6214与第三上下滑轨6213滑动连接,第四安装板6216装设在第三上下滑块6214上,第三上下驱动气缸6213 与第四安装板621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四安装板6216的上下运动。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锁针下压旋转装置622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6221、压板6222、旋转摆块6223和第三安装座6224,第三安装座6224 装设在第四安装板6216上,第一伺服驱动电机6221装设在第四安装板 6216的上方,旋转摆块6223装设在第四安装板6216的底部,压板6222 固定套设在旋转摆块6223的下端,旋转摆块6223的下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与锁针的竖直端相对应的卡块,压板6222设置在卡块的上方,旋转摆块6223设置在旋转滑块内的锁针的上方,第一伺服驱动电机6221与旋转摆块622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旋转摆块6223发生转动。

工作时,第三上下驱动气缸6213驱动压板6222与旋转摆块6223向下运动,压板6222下压锁针,将锁针固定在旋转滑块内,同时,旋转摆块6223上的卡块与锁针的竖直端相卡接,第一伺服驱动电机6221驱动旋转摆块6223发生转动,从而带动锁针发生转动,以此将锁针卡接固定在旋转滑块内。

如图1所示,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7包括沿转盘机构2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输送扭簧并将扭簧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上料放置装置71和用于将扭簧锁固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锁固装置72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扭簧上料放置装置71包括用于输送扭簧的扭簧上料装置711、扭簧中转放置台712、用于撑起扭簧并将其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712上的扭簧撑起装置713、用于带动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 712上的扭簧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旋转的扭簧垂直旋转装置714、用于夹取放置在扭簧中转放置台712上的扭簧并将其放置在旋转滑块上的扭簧夹取装置715、第三横向驱动装置716、第四上下驱动装置717和挡料装置718,扭簧垂直旋转装置714设置在扭簧上料装置711的出料端的前方,扭簧中转放置台712装设在扭簧垂直旋转装置714上,第四上下驱动装置717装设在第三横向驱动装置716上,扭簧撑起装置713和扭簧夹取装置715均装设在第四上下驱动装置717上,挡料装置718装设在扭簧夹取装置715 的一侧上。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扭簧上料装置711包括第四振动盘7111、扭簧上料轨道7112和至少一个第四直线振动器7113,扭簧上料轨道7112 的进料口与第四振动盘7111的内部相连通,第四直线振动器7113装设在扭簧上料轨道7112的下方。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第三横向驱动装置716包括第五支撑架7161、第三横向安装板7162、第三横向滑轨7163、第三横向滑块7164、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和第五安装板7166,第五支撑架7161装设在扭簧上料轨道7112出料口的一侧上,第三横向安装板7162装设在第五支撑架7161 上,第三横向滑轨7163和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均装设在第三横向安装板7162上,第三横向滑块7164与第三横向滑轨7163滑动连接,第五安装板7166装设在第三横向滑块7164上,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与第五安装板716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五安装板7166的前后运动。

第四上下驱动装置717包括第四上下滑轨7171、第四上下滑块7172、第四纵向安装板7173和第四上下驱动气缸7174,第四上下滑轨7171和第四上下驱动气缸7174装设在第五安装板7166上,第四上下滑块7172与第四上下滑轨7171滑动连接,第四纵向安装板7173装设在第四上下滑块 7172上,第四上下驱动气缸7174与第四纵向安装板717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四纵向安装板7173的上下运动。

扭簧撑起装置713包括撑手7131、撑手撑起气缸7132和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倾斜装设在第五安装板7166上,撑手撑起气缸7132装设在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上,撑手7131装设在撑手撑起气缸7132上,并与撑手撑起气缸713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撑手7131 的张开与收缩。

扭簧垂直旋转装置714包括第一支撑台7141、第二旋转气缸7142和第二转动件7143,第一支撑台7141装设在扭簧上料轨道7112出料口的前方,扭簧中转放置台712倾斜装设在第一支撑台7141的一侧上,第二转动件7143装设在第一支撑台7141的另一侧上,并穿过第一支撑台7141 与扭簧中转放置台712传动连接,第二旋转气缸7142一端与第一支撑台7141的底面相铰接,另一端与转动件714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转动件7143 发生转动,带动扭簧中转放置台714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转动。

扭簧夹取装置715包括扭簧夹取夹子7151和第三夹取气缸7152,第三夹取气缸7152装设在第四纵向安装板7173上,扭簧夹取夹子7151装设在第三夹取气缸7152上,第三夹取气缸7152与扭簧夹取夹子7151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的张开与收缩。

挡料装置718包括第二支撑台7181、挡料气缸7182和挡料板7183,第二支撑台7181装设在第五支撑架7161的一侧上,挡料气缸7182倾斜装设在第二支撑台7181上,挡料板7183装设在挡料气缸7182上,并设置在旋转滑块的上方,挡料气缸7182与挡料板718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挡料板7183的上下运动。

工作时,扭簧从第四振动盘7111输送至扭簧上料轨道7112上,扭簧在扭簧上料轨道7112上倾斜输送至出料口,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驱动撑手7131到达扭簧的上方,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驱动撑手7131向下运动,将撑手7131置于扭簧内部,撑手撑起气缸7132驱动撑手7131张开,撑起扭簧,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复位,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带动撑手7131到达扭簧中转放置台712的上方,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驱动撑手7131向下运动置于扭簧中转放置台712上,撑手撑起气缸7132驱动撑手7131收缩,将扭簧置于扭簧中转放置台712上,撑手上下驱动气缸7133复位,第二旋转气缸7142驱动第二转动件7143发生转动,带动扭簧中转放置台712发生转动与底面相平行,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到达扭簧中转放置台712的上方,第四上下驱动气缸7174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向下运动,第三夹取气缸7152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夹取扭簧,第四上下驱动气缸7174复位,第三横向驱动气缸7165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到达旋转滑块的上方,第四上下驱动气缸 7174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向下运动,同时,挡料气缸7182驱动挡料板 7183向下运动,挡住扭簧,第三夹取气缸7152驱动扭簧夹取夹子7151松开扭簧,将扭簧放置在旋转滑块相应的位置内。

本实施例中,撑手7131与扭簧夹取夹子7151同时动作,当撑手7131 撑起扭簧上料轨道7112出料口处的扭簧时,扭簧夹取夹子7151夹取扭簧中转放置台上712的扭簧,撑手7131和扭簧夹取夹子7151同步进行横移,撑手7131到达扭簧中转台712的上方,扭簧夹取夹子7151到达旋转滑块的上方,当撑手7131将扭簧置于扭簧中转放置台712时,扭簧夹取夹子 7151将扭簧置于旋转滑块内,有效提高扭簧的组装效率。

如图12所示,扭簧锁固装置72包括第五上下驱动装置721和扭簧锁紧装置722,扭簧锁紧装置722装设在第五上下驱动装置721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2的治具1上方。

具体而言,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五上下驱动装置721包括第六支撑架7211、第五纵向安装板7212、第五上下滑轨7213、第五上下滑块7214、第二伺服驱动电机7215和第六安装板7216,第五纵向安装板7212装设在第六支撑架7211上,第五上下滑轨7213和第二伺服驱动电机7215均装设在第五纵向安装板7212上,第五上下滑块7214与第五上下滑轨7213滑动连接,第六安装板7216装设在第五上下滑块7214上,第二伺服驱动电机7215与第六安装板721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六安装板7216的上下运动。

如图13所示,扭簧锁紧装置722包括第三伺服驱动电机7221、旋转下压杆7222和第二安装座7223,第二安装座7223装设在第六安装板7216 上,第三伺服驱动电机7221装设在第六安装板7216上,旋转下压杆7222 装设在第二安装座7223的底部,并与第三伺服驱动电机7221传动连接,旋转下压杆7222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与扭簧相对应的凸块,旋转下压杆7222设置在旋转滑块内的扭簧的上方,第三伺服驱动电机7221与旋转下压杆72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旋转下压杆7222发生转动。

工作时,第二伺服驱动电机7215驱动旋转下压杆7222向下运动,旋转下压杆7222的底端套设在扭簧的上方,并下压扭簧,将扭簧下压固定在旋转滑块内,旋转下压杆7222的凸块与扭簧相卡接,第三伺服驱动电机7221与旋转下压杆72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旋转下压杆7222发生转动,带动扭簧发生转动,将扭簧卡接固定在旋转滑块内,从而将扭簧固定在旋转滑块内。

如图14所示,半成品检测机构8包括第六上下驱动装置81和光电检测装置82,光电检测装置82装设在第六上下驱动装置81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2的治具1的上方,光电检测装置82与旋转滑块内装设的锁针与扭簧相对应。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第六上下驱动装置81包括第七支撑架811、第六纵向安装板812、第六上下滑轨813、第六上下滑块814、第五上下驱动气缸815和七安装板816,第六纵向安装板812装设在第七支撑架811 上,第六上下滑轨813和第五上下驱动气缸815均装设在第六纵向安装板812上,第六上下滑块814与第六上下滑轨813滑动连接,第七安装板816 装设在第六上下滑块814上,第五上下驱动气缸815与第七安装板81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七安装板816的上下运动。

光电检测装置82包括第三安装座821、至少两个半成品光电检测光驱 822和至少两个检测头823,第三安装座821装设在第七安装板816上,检测头823装设在第三安装座821上,并分别与旋转滑块内相应的锁针与扭簧相对应,半成品光电检测光驱822分别与相应的检测头823电信连接。

工作时,第五上下驱动气缸815驱动检测头823向下运动,检测头823 与旋转滑块内的锁针与扭簧相对应,对锁针与扭簧的组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信号传送至半成品光电检测光驱822上,从而检测锁针与扭簧的组装是否合格,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避免混入不良品。

如图15所示,翻转下料机构10包括第七上下驱动装置101、半成品翻转装置102、第一前后驱动装置103和不良半成品收集箱104,半成品翻转装置102装设在第七上下驱动装置101上,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装设在半成品翻转装置102翻转后的一侧上,不良半成品收集箱104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下方,第一前后驱动装置103与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 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前后运动。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第七上下驱动装置101包括第八支撑架1011、第六上下驱动气缸1012、第七上下滑轨1013和第八安装板1014,第七上下滑轨1013装设在第八支撑架1011上,第八安装板1014装设在第七上下滑轨1013上,并可相对第七上下滑轨1013上下滑动,第六上下驱动气缸 1012装设在第七上下滑轨1013上,并与与第八安装板1014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八安装板1014的上下运动。

半成品翻转装置102包括第三旋转气缸1021、第二摆手1022、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和第四夹取气缸1024,第三旋转气缸1021装设在第八安装板1014上,第二摆手1022的一端装设在第三旋转气缸1021上,第四夹取气缸1024装设在第二摆手1022的另一端上,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装设在第四夹取气缸1024上,并设置在转盘机构2上的治具1的半成品的上方,第四夹取气缸1021与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的张开与收缩,第三旋转气缸1021与第二摆手10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摆手1022发生翻转,以此带动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发生翻转,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翻转后到达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上方。

第一前后驱动装置103包括第一前后驱动气缸1031、第一前后滑轨 1032和第一前后滑块1033,第一前后滑块1033与第一前后滑轨1032滑动连接,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装设在第一前后滑块1033上,第一前后驱动气缸1031与第一前后滑块103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前后滑块1033 的前后运动,带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前后运动。

工作时,第四夹取气缸1024驱动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夹取治具 1上的半成品,当半成品通过半成品检测机构8的检测时,第三旋转气缸 1021驱动第二摆手1022翻转,将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翻转至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上,第四夹取气缸1024驱动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松开,将半成品置于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上,等待下一工序的进行,当半成品无法通过半成品检测机构8的检测时,第三旋转气缸1021驱动第二摆手1022 翻转,同时,第一前后驱动气缸1031驱动第一前后滑块1033向后运动,带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远离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第四夹取气缸1024驱动第一半成品夹取夹子1023松开,将不良半成品置于不良半成品收集箱104内。

如图16所示,夹料组装机构11包括第四横向驱动装置111、第八上下驱动装置112、用于夹取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上的半成品并将其组装至底壳内的半成品夹取装置113和用于将半成品固定压紧固定在底壳内的压料装置114,第八上下驱动装置112装设在第四横向驱动装置111 上,半成品夹取装置113装设在第八上下驱动装置112上,并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上方,压料装置114装设在第八上下驱动装置112上,并设置在半成品夹取装置113的一侧上。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第四横向驱动装置111包括第九支撑架1111、第四横向安装板1112、第四横向滑轨1113、第四横向滑块1114、第四横向驱动气缸1115和第九安装板1116,第九支撑架1111装设在成品下料装置4的一侧上,并设置在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的前方,第四横向安装板1112 装设在第九支撑架1111上,第四横向滑轨1113和第四横向驱动气缸1115 均装设在第四横向安装板1112上,第四横向滑块1114与第四横向滑轨1113 滑动连接,第九安装板1116装设在第四横向滑块1114上,第四横向驱动气缸1115与第九安装板111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九安装板1116的前后运动。

第八上下驱动装置112包括第八上下滑轨1121、第八上下滑块1122、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和第七纵向安装板1124,第八上下滑轨1121和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均装设在第九安装板1116上,第八上下滑块1122与第八上下滑轨1121滑动连接,第七纵向安装板1124装设在第八上下滑块 1122上,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与第七纵向安装板1124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七纵向安装板1124的上下运动。

半成品夹取装置113包括第十安装板1131、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 和第五夹取气缸1133,第十安装板1131装设在第七纵向安装板1124上,第五夹取气缸1133装设在第十安装板1131上,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 装设在第五夹取气缸1133上,并设置在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的上方,第五夹取气缸1133与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的张开与收缩。

压料装置114包括压料气缸1141和压料板1142,压料气缸1141装设在第十安装板1131上,并设置在第五夹取气缸1133的一侧上,压料板1142 装设在压料气缸1141的下方,并与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相对应,压料气缸1141与压料板114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压料板1142的上下运动。

工作时,第四横向驱动气缸1115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到达中转放置台9的上方,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 1132向下运动,第五夹取气缸1133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张开,夹取半成品,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复位,第四横向驱动气缸1115带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到达成品下料装置4上的底壳的上方,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向下运动,第五夹取气缸 1133驱动第二半成品夹取夹子1132松开,将半成品置于底壳相应的位置内,同时,压料气缸1141驱动压料板1142向下运动,将半成品下压固定在底壳内,压料气缸1141、第七上下驱动气缸1123、第四横向驱动气缸 1115复位。

如图17所示,拨动自锁机构12包括第九上下驱动装置121、拨块122 和第二前后驱动装置123,第二前后驱动装置123装设在第九上下驱动装置121上,拨块122装设在第二前后驱动装置123的前方,并与成品下料装置4内的成品相对应,第二前后驱动装置123与拨块1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拨块122的前后运动。

具体而言,第九上下驱动装置121包括第十支撑架1211、第八纵向安装板1212、第九上下滑轨1213、第九上下滑块1214、第八上下驱动气缸 1215和第四安装座1216,第十支撑架1211装设在成品下料装置4的一侧上,并设置在夹料组装机构11的前方,第八纵向安装板1212装设在第十支撑架1211上,第九上下滑轨1213和第八上下驱动气缸1215均装设在第八纵向安装板1212上,第九上下滑块1214与第九上下滑轨1213滑动连接,第四安装座1216装设在第九上下滑块1214上,第八上下驱动气缸1215 与第四安装座1216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四安装座1216的上下运动。

第二前后驱动装置123包括第二前后驱动气缸1231,第二前后驱动气缸1231装设在第四安装座1216内,拨块122装设在第二前后驱动气缸1231 的前方,并与成品下料装置4上传送的底壳内的旋转滑块相对应。

工作时,当底壳输送到拨块122下方时,第八上下驱动气缸1215驱动拨块122向下运动与底壳内的旋转滑块相接触,第二前后驱动气缸1231 驱动拨块122向前运动,从而推动旋转滑块。

如图18所示,转盘机构2包括若干个支撑脚21、转盘22和转盘驱动马达23,转盘22顶面间隔装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旋转滑块的治具1,若干个支撑脚21均匀间隔装设在转盘22的底面上,转盘驱动马达23装设在转盘22的底面,并与转盘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转盘22发生转动。

工作时,转盘驱动马达23驱动转盘22发生转动,带动转盘22上的治具1发生转动,将置于治具1内的旋转滑块转动至相应的工位上,进行加工组装。

如图19所示,成品下料装置4包括成品下料轨道41、料道驱动气缸 42和料品拨动组件,成品下料轨道41装设在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出料端的一侧上,料道驱动气缸42装设在成品下料轨道41上,料品拨动组件装设在成品下料轨道41的内部下方,并与置于成品下料轨道41上的底壳相对应,料道驱动气缸42与料品拨动组件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料品拨动组件向前拨动,以此带动料品向前运动。

工作时,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将底壳输送至成品下料轨道41上,料道驱动气缸42驱动料品拨动组件向前拨动,从而带动料品向前运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包括装设有若干个治具1的转盘机构2、底壳自动上料机构3、成品下料装置4,沿转盘机构2旋转送料方向依次装设的旋转滑块自动上料组装机构5、锁针自动上料组装机构6、扭簧自动上料组装机构7、半成品检测机构8、半成品中转放置台9、翻转下料机构10、夹料组装机构11和拨动自锁机构12,可实现将安全锁片中的锁针及扭簧的自动组装至底壳,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有效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放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