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自动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5455发布日期:2019-12-13 20:06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螺钉自动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自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t11螺钉是用于将隔热板焊接在油箱上的连接块,俗称固定座。该螺钉为内衬和外套组成,使用时需要将内衬插入外套内卡合固定。目前装配这种t11螺钉的方式是通过手动按压卡合的方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钉自动装配工装,该螺钉自动装配工装能够自动装配t11螺钉,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钉自动装配工装,该螺钉自动装配工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装配机构,所述操作台上环绕所述装配机构设置有多个装料槽;其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上竖架、压紧气缸和上压紧板,所述上竖架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压紧气缸固接于所述上竖架上,所述上压紧板位于所述压紧气缸的下方,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上压紧板以驱动所述上压紧板于所述上竖架上竖直滑动;所述上压紧板上竖直贯穿地安装有多个吸嘴,所述操作台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板的下方固接有下压紧板,所述下压紧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吸嘴对应的套管,所述套管贯穿所述下压紧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操作台的下方固接有下竖架,所述下竖架上固接有顶出气缸,所述下竖架上位于所述顶出气缸与所述操作台之间滑动地设置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气缸的伸出轴固接于所述顶出板以驱动所述顶出板于所述下竖架上竖直滑动,所述顶出板上固接有多个与所述套管对应的顶出柱,每个所述顶出柱均对应可滑动地伸入于一个所述套管。

优选地,所述上竖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滑杆,所述上压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滑杆对应的上滑孔,所述上压紧板通过所述上滑孔套设于所述上滑杆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下竖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下滑杆,所述顶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滑杆对应的下滑孔,所述顶出板通过所述下滑孔套设于所述下滑杆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内顶部设置为台阶形,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嘴呈直线排布,所述操作台上位于多个所述吸嘴所形成的吸嘴组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装料槽,位于所述吸嘴组合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装料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并固接有看板架。

优选地,所述看板架包括上卡条和下卡条,所述上卡条的下方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下卡条的上方设置有上卡槽,看板的上、下边沿可分别水平滑动地卡设于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装配机构,所述操作台上环绕所述装配机构设置有多个装料槽;其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上竖架、压紧气缸和上压紧板,所述上竖架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压紧气缸固接于所述上竖架上,所述上压紧板位于所述压紧气缸的下方,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上压紧板以驱动所述上压紧板于所述上竖架上竖直滑动;所述上压紧板上竖直贯穿地安装有多个吸嘴,所述操作台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板的下方固接有下压紧板,所述下压紧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吸嘴对应的套管,所述套管贯穿所述下压紧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操作台的下方固接有下竖架,所述下竖架上固接有顶出气缸,所述下竖架上位于所述顶出气缸与所述操作台之间滑动地设置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气缸的伸出轴固接于所述顶出板以驱动所述顶出板于所述下竖架上竖直滑动,所述顶出板上固接有多个与所述套管对应的顶出柱,每个所述顶出柱均对应可滑动地伸入于一个所述套管。具体装配步骤为:将t11螺钉的外套插入至套管的上端,将内衬通过吸嘴的吸气作用吸住内衬,启动压紧气缸使得上压紧板向下移动,带动内衬朝向外套的方向移动并插入卡合在外套内,完成装配工作,装配完成后压紧气缸回收,回收的同时吸嘴吹气使内衬脱离吸嘴,而后,通过顶出气缸的作用带动顶出板上移,进而带动顶出柱位于套管内向上滑动顶出外套和内衬卡合的的整体部分,装配好的t11螺钉顺势落入装料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螺钉自动装配工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钉自动装配工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操作台

3装料槽4压紧气缸

5上竖架6上滑杆

7上压紧板8下压紧板

9吸嘴10套管

11看板架12下竖架

13顶出气缸14顶出板

15顶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2所示的螺钉自动装配工装,该螺钉自动装配工装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装配机构,所述操作台2上环绕所述装配机构设置有多个装料槽3;其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上竖架5、压紧气缸4和上压紧板7,所述上竖架5固接于所述操作台2上,所述压紧气缸4固接于所述上竖架5上,所述上压紧板7位于所述压紧气缸4的下方,所述压紧气缸4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上压紧板7以驱动所述上压紧板7于所述上竖架5上竖直滑动;所述上压紧板7上竖直贯穿地安装有多个吸嘴9,所述操作台2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板7的下方固接有下压紧板8,所述下压紧板8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吸嘴9对应的套管10,所述套管10贯穿所述下压紧板8并延伸至所述操作台2的下方;所述操作台2的下方固接有下竖架12,所述下竖架12上固接有顶出气缸13,所述下竖架12上位于所述顶出气缸13与所述操作台2之间滑动地设置有顶出板14,所述顶出气缸13的伸出轴固接于所述顶出板14以驱动所述顶出板14于所述下竖架12上竖直滑动,所述顶出板14上固接有多个与所述套管10对应的顶出柱15,每个所述顶出柱15均对应可滑动地伸入于一个所述套管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装配机构,所述操作台2上环绕所述装配机构设置有多个装料槽3;其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上竖架5、压紧气缸4和上压紧板7,所述上竖架5固接于所述操作台2上,所述压紧气缸4固接于所述上竖架5上,所述上压紧板7位于所述压紧气缸4的下方,所述压紧气缸4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上压紧板7以驱动所述上压紧板7于所述上竖架5上竖直滑动;所述上压紧板7上竖直贯穿地安装有多个吸嘴9,所述操作台2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板7的下方固接有下压紧板8,所述下压紧板8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吸嘴9对应的套管10,所述套管10贯穿所述下压紧板8并延伸至所述操作台2的下方;所述操作台2的下方固接有下竖架12,所述下竖架12上固接有顶出气缸13,所述下竖架12上位于所述顶出气缸13与所述操作台2之间滑动地设置有顶出板14,所述顶出气缸13的伸出轴固接于所述顶出板14以驱动所述顶出板14于所述下竖架12上竖直滑动,所述顶出板14上固接有多个与所述套管10对应的顶出柱15,每个所述顶出柱15均对应可滑动地伸入于一个所述套管10。具体装配步骤为:将t11螺钉的外套插入至套管10的上端,吸嘴9连通连接有抽气和吹气双拥气泵,将内衬通过吸嘴9的吸气作用吸住内衬,启动压紧气缸4使得上压紧板7向下移动,带动内衬朝向外套的方向移动并插入卡合在外套内,完成装配工作,装配完成后压紧气缸4回收,回收的同时吸嘴9吹气使内衬脱离吸嘴9,而后,通过顶出气缸13的作用带动顶出板14上移,进而带动顶出柱15位于套管10内向上滑动顶出外套和内衬卡合的的整体部分,装配好的t11螺钉顺势落入装料槽3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压紧板7竖直滑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上竖架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滑杆6,所述上压紧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滑杆6对应的上滑孔,所述上压紧板7通过所述上滑孔套设于所述上滑杆6上滑动。上滑杆6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顶出板14竖直滑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下竖架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下滑杆,所述顶出板14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滑杆对应的下滑孔,所述顶出板14通过所述下滑孔套设于所述下滑杆上滑动。下滑杆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t11螺钉的外套外表面呈台阶型,为了与其相适应提高装配效果,优选地,所述套管10的内顶部设置为台阶形,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直筒套管10会导致外套在套管10内晃动的不稳定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装配好的t11螺钉能够更准确的落入到装料槽3内,优选地,多个所述吸嘴9呈直线排布,所述操作台2上位于多个所述吸嘴9所形成的吸嘴9组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装料槽3,位于所述吸嘴9组合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装料槽3。其中大部分t11螺钉落入到位于吸嘴9组合的一侧的装料槽3内,考虑到吸嘴9组合两端的t11螺钉可能会向两端掉落,因此在吸嘴9组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装料槽3,3个装料槽3整体形成u型结构,而多个吸嘴9排布于u型结构的开口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记录或展示操作数据,优选地,所述支架1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并固接有看板架11。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对看板拆卸更换,优选地,所述看板架11包括上卡条和下卡条,所述上卡条的下方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下卡条的上方设置有上卡槽,看板的上、下边沿可分别水平滑动地卡设于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看板的通过水平插入上卡槽和下卡槽内安装或拆卸,方便快捷。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