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5939发布日期:2020-04-07 20:5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铣削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铣削处理,实际生产时,同一工件的左右两侧往往均需要铣削处理,现有加工设备需要对工件的两侧逐个进行铣削处理,一方面铣削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铣削过程中容易因工件两侧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工件两侧铣削加工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利用两个铣削机构分别对载物台所承载的工件的两侧沿竖直方向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工件的两侧受到来自两个铣削机构的作用力大致相同,使得工件的两侧受力均衡,提升工件的铣削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载物台及两个铣削机构,两个铣削机构分别位于载物台的两侧,载物台用于承载外界的工件,两个铣削机构分别用于对载物台所承载的工件的两侧铣削;铣削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的载架、滑动设置于载架的托架、设置于载架并用于驱动托架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托架转动设置的铣刀、设置于托架并用于驱动铣刀转动的驱动电机,铣刀的转动轴线平行水平面,铣刀用于对工件铣削。

进一步地,所述载架可拆卸连接有竖直的第一导轨,托架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具有第一凹孔及与第一凹孔分别连通的多个第二凹孔,第二凹孔贯穿第一导轨的侧壁,第一凹孔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凹孔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凹孔内容设有吸油条,吸油条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条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逸出以润滑第一导轨与托架的滑动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水平面平行设置,载架与第二导轨滑动设置,基座设有用于驱动载架水平靠近或水平远离载物台的第二驱动机构,载架设有抵触第二导轨的外表面的第一吸油件,第一吸油件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载架设有贯穿载架的滑槽,第二导轨容设于滑槽内,滑槽自载架的底端凹设而成,载架具有与滑槽连通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贯穿滑槽的内槽壁,第一吸油件呈弧形,第一吸油件容设于弧形凹槽内,第一吸油件绕设于第二导轨的上端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载架具有与弧形凹槽连通的储油槽,储油槽远离弧形凹槽的一端位于第一吸油件的上方,载架设有用于堵塞储油槽远离弧形凹槽一端的开口的塞头,外界的润滑油经由储油槽远离弧形凹槽一端的开口注入储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储油槽远离弧形凹槽的一端贯穿载架的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第三导轨与第二导轨交叉设置,载物台与第三导轨滑动设置,基座设有用于驱动载物台来回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载物台设有用于抵触第三导轨的外表面的第二吸油件,第二吸油件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转动设置有装夹板,装夹板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载物台设有用于驱动装夹板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装夹板用于装载外界的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装夹板具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围绕装夹板的转动轴线呈环形阵列,载物台具有驱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定位柱,驱动件用于驱动定位柱突伸入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装设有第五驱动机构、与第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压板,压板位于装夹板的上方,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压板将工件压持在装夹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工件装载在载物台上,利用两个铣削机构分别对载物台所承载的工件的两侧沿竖直方向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工件的两侧受到来自两个铣削机构的作用力大致相同,使得工件的两侧受力均衡,提升工件的铣削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轨与吸油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架及第一吸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施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基座2—载物台3—铣削机构

4—载架5—托架6—铣刀

7—第一导轨8—第一凹孔9—第二凹孔

11—吸油条12—第二导轨13—第一吸油件

14—滑槽15—弧形凹槽16—储油槽

17—第三导轨18—装夹板19—定位孔

21—支撑架22—第五驱动机构23—第一减震孔

24—第二减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载物台2及两个铣削机构3,两个铣削机构3分别位于载物台2的左右两侧,载物台2用于承载外界的工件,两个铣削机构3分别用于对载物台2所承载的工件的两侧铣削。

铣削机构3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载架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载架4上的托架5、设置在载架4上并用于驱动托架5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托架5转动设置的铣刀6、设置在托架5上并用于驱动铣刀6转动的驱动电机,铣刀6的转动轴线平行水平面,铣刀6用于对工件铣削。

使用时,将工件装载在载物台2上,驱动电机驱动铣刀6转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载架4连带转动的铣刀6沿竖直方向移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转动铣刀6即可对工件进行铣削,利用两个铣削机构3分别对载物台2所承载的工件的左右两侧沿竖直方向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工件的左右两侧受到来自两个铣削机构3的作用力大致相同,使得工件的两侧受力均衡,避免因工件左右两侧受力不平衡而造成铣削不良,提升工件的铣削良率。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载架4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竖直的第一导轨7,托架5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7上,第一导轨7具有第一凹孔8及与第一凹孔8分别连通的多个第二凹孔9,本实施例中,第一凹孔8为盲孔,即第一凹孔8未贯穿第一导轨7,第一凹孔8自第一导轨7的顶面凹设而成,第二凹孔9贯穿第一导轨7的侧壁,第一凹孔8沿第一导轨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凹孔9沿第一导轨7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第一凹孔8内容设有吸油条11,吸油条11为直条状,吸油条11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条11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9逸出以润滑第一导轨7与托架5的滑动处,降低第一导轨7与托架5的磨损,延长第一导轨7与托架5的使用寿命,避免第一导轨7与托架5磨损而造成铣削机构3铣削不良。

在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托架5沿第一导轨7上下滑动,第一导轨7因托架5与第一导轨7之间的摩擦而生热,温度升高后的第一导轨7加热第一凹孔8内的吸油条11,吸油条11受热后使得所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9逸出到第一导轨7与托架5的滑动处之间,进而对托架5与第一导轨7进行润滑。优选地,吸油条11采用多孔材料制成,例如,吸油条11采用海绵制成。

所述基座1上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二导轨12,第二导轨12呈直条状,第二导轨12与水平面平行设置,载架4与第二导轨12滑动设置,基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载架4水平靠近或水平远离载物台2的第二驱动机构。当载物台2装载完工件之后,驱动电机驱动铣刀6转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载架4使得铣刀6朝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而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托架5连带铣刀6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对载物台2所承载的工件进行铣削。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载架4上装设有抵触在第二导轨12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吸油件13,第一吸油件13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当载架4相对第二导轨12移动时,第一吸油件13吸附的润滑油涂设在第二导轨12上,利用第一吸油件13吸附的润滑油对载架4与第二导轨12之间的滑动处进行润滑,降低第二导轨12与载架4之间的磨损,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所述载架4上设置有贯穿载架4的滑槽14,滑槽14平行水平面,第二导轨12容设在滑槽14内,滑槽14自载架4的底端凹设而成,载架4上具有与滑槽14连通的弧形凹槽15,弧形凹槽15贯穿滑槽14的内槽壁,第一吸油件13呈弧形,第一吸油件13容设在弧形凹槽15内,第一吸油件13绕设抵触在第二导轨12的上端的左右两侧上。

在载架4与第二导轨1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弧形的第一吸油件13绕设抵触在第二导轨12的上端外表面上,第一吸油件13吸附的润滑油涂设在第二导轨12的上端,第二导轨12上端附着的润滑油即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至第二导轨12的下端,实现对第二导轨12与载架4滑动处之间的充分润滑。

所述载架4具有与弧形凹槽15连通的储油槽16,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的一端位于第一吸油件13的上方,外界的润滑油经由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一端的开口注入储油槽16内,载架4上设置有用于堵塞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一端的开口的塞头,防止储油槽16内的润滑油经由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的一端的开口逸出。实际使用时,当第一吸油件13上的润滑油涂设到第二导轨12上之后,储油槽16内的润滑油会在重力作用下浸润第一吸油件13,使得第一吸油件13保持有润滑油,直至储油槽16内的润滑油消耗完,而后使用者向储油槽16内重新注入润滑油即可。

所述储油槽16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储油槽16倾斜设置,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的一端贯穿载架4的侧表面,当塞头塞住储油槽16之后,相较于储油槽16远离弧形凹槽15的一端贯穿载架4的顶面,避免外界的尘埃杂物轻易落在塞头上而造成塞头脏污。

所述基座1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三导轨17,第三导轨17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第三导轨17与第二导轨12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三导轨17与第二导轨12垂直设置,载物台2与第三导轨17滑动设置,基座1上装设有用于驱动载物台2相对第三导轨17来回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载物台2上装设有用于抵触在第三导轨17的外表面上的第二吸油件,第二吸油件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第二吸油件所吸附的润滑油涂设在第三导轨17上对第三导轨17与载物台2之间的滑动处润滑。第三导轨17、载物台2之间的润滑构造与第二导轨12、载架4之间的润滑构造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载物台2上转动设置有装夹板18,装夹板18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载物台2上装设有用于驱动装夹板18相对载物台2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装夹板18用于装载外界的工件。在工件的铣削过程中,第四驱动机构驱动装夹板18连带所装夹的工件转动,进而使得工件待铣削的侧表面与铣刀6正对,使得铣刀6可以轻松地对工件上不同的侧表面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

所述装夹板18具有多个定位孔19,多个定位孔19围绕装夹板18的转动轴线呈环形阵列,载物台2具有驱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定位柱,驱动件用于驱动定位柱突伸入定位孔19内。当第四驱动机构驱动装夹板18连带工件转动到所需的预定位置后,驱动件驱动定位柱突伸入定位孔19内,定位柱抵触挡止定位孔19的内孔壁,防止装夹板18相对载物台2再次转动,辅助提升工件的铣削良率。

优选地,多个定位孔19形成两个同心环,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件分别连接有定位柱,一个驱动件驱动一个定位柱突伸入一个环体上的定位孔19内,另一个驱动件驱动另一个定位柱突伸入另一个环体上的定位孔19内。

所述载物台2上装设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大致呈u型,支撑架21的两个自由端安装在载物台2上,支撑架21上装设有第五驱动机构22、与第五驱动机构22的输出端连接的压板,压板位于装夹板18的上方,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压板将工件压持在装夹板18上,避免工件相对装夹板18发生相对移动,提升工件的铣削良率。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基座1上具有第一减震孔23及多个第二减震孔24,减震孔位于基座1的下端,第一减震孔23沿第三导轨1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减震孔23贯穿多个第二减震孔24,经由在基座1上增设减震孔,一方面降低基座1的重量,另一方面提升基座1对载物台2、铣削机构3施加在基座1上的冲击力的吸收能力,确保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平稳运行,提升空间铣削良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